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5.1麦芽糊精的生产原理及应用
5.1麦芽糊精的生产原理及应用
3. 酸法工艺生产糊精
酸法工艺生产糊精,淀粉不规则地被切 断,麦芽糊精中的糖成分不会随着DE 值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4. 酶法与酸法工艺的区别
酶法与酸法工艺最大区别在于……不会
析出长链支链淀粉成分,因此……不
会产生白色沉淀物,从而大大地提高
了麦芽糊精的商品价值。
5. 麦芽糊精的保水性
• 麦芽糊精的溶解度低于砂糖和葡萄
糖,但水化力较强,一旦吸收水分
后,保持水分的能力较强。
• 这是麦芽糊精很重要的一种特性。
6. 麦芽糊精的粘度
随着淀粉的水解程度、浓度及温度 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 (1)当浓度和温度相同时,产品 的DE越低,产品的粘度越高; • (2)当产品的DE相同时,则浓度 越高或温度越低,产品的粘度越高。
7. 麦芽糊精的主要性状特点 (P31)
蛋白质含量与硬度成正比。
• (5)胀性:米煮成饭所增加的体积称为胀
性。通常1L白米煮饭2 ~4.5L。胀性增大是
米陈化的表现。
3 大米的化学性质
大米含有水分、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 肪和灰分等成分。 (1)水分:14%左右; (2)淀粉:淀粉为米的主要碳水化合物,集 中在胚乳内,约占米总量的75%左右,米 淀粉由两类淀粉所构成,即直链淀粉和支 链淀粉,这两种淀粉在胚乳内的含量决定 米质。
归
纳
• ▲知识点:麦芽糊精的概念、 性状、生产原理及应用; • ★重点:麦芽糊精的生产原理; • ◆难点:麦芽糊精的主要用途。
复习思考题 • 1 什么是麦芽糊精? • 2 简述麦芽糊精的生产原理。 • 3 简答在糖果中使用麦芽糊精 的作用。 • 4 简答在饮料中使用麦芽糊精 的作用
(6)灰分:大米的灰分为无机物,主要元素 有磷、钾、镁等。 • 磷以肌醇六磷酸结合,经磷酸酶作用可释 放出吝啬,故米为偏酸性。
(二)主要的辅助原料
1. 酶制剂:а-淀粉酶
2. 氯化钙:
• 钙离子对酶活力的稳定性有明显的提高作 用。 • 氯化钙是常用的酶稳定剂,在溶液中呈中 性反应,为易溶性物质。 • 氯化钙在使用时要加水溶解。
(六)在其它行业中的应用
1. 化妆品:由于麦芽糊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低,乳化 稳定性强,用于粉末化妆品中作为遮盖剂和吸附 剂,对增加皮肤的光泽和弹性,保护皮肤有较好
的功效。
2. 农药
3. 牙膏:代替部分CMC(羟甲基纤维素),作为增
稠剂和稳定剂。
综上所述,麦芽糊精作为一种 新型的淀粉衍生物,是一种投 资少、见效显著的粮食深加工 项目。
• 蛋白质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加热变性,变性 蛋白质结构改变,溶解度降低,变性蛋白 质在等电点时成为沉淀析出。 • 酶法生产麦芽糊精就是利用酶作用专一性 的特点,仅水解淀粉而不分解蛋白质,可 以直接使用谷物原料,利用蛋白质加热变 性原理,经过滤除去蛋白质。
麦芽糊精中含有蛋白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液体麦芽糊精产品有蛋白质时会发生浑浊, 降低产品的透明度。 • 蛋白质极易发生泡沫,蒸发时容易跑料, 也容易焦化。
• 麦芽糊精中的糖成分将直接影响它的甜度、粘性、
吸湿性及着色性。
(1)DE在4% ~6% 时:其糖组成全部是四
糖以上的较大分子;
(2)DE在9% ~12% 时:其糖组成是低分 子糖类较少,高分子糖类较多。产品无甜 味,不易受潮,难以褐变;
(3)DE在13% ~17% 时:其甜度较低,不 易受潮,还原糖比例较低,难以褐变,溶 解性较好; (4)DE在18% ~22% 时:稍有甜味,有一 定的吸潮性,还原糖比例适当,能发生褐 变反应,溶解性良好。
(2) а- 淀粉酶
• 内切型淀粉酶, • 切开а- 1,4键, • 液化作用。
水解产物:
• 生成M、麦芽三糖和较大分子的寡糖,
• 然后再将麦芽三糖和寡糖缓慢水解成M和
G。
(3) а- 淀粉酶的水解速度
• а- 淀粉酶的水解速度因底物分子
和分子大小而不同。
• 直链淀粉的水解速度快于支链淀粉
和糖原。
3. 纯碱(碳酸钠) • 纯碱为中和剂,主要作用是调节米 浆的酸碱度。 • 纯碱使用时要加水溶解,配制成 10% ~20%左右溶液。 4. 盐酸:调节浆液PH值。
5. 水 • 每生产1吨产品,需用水20~40 吨,包括 用水洗米、浸泡、调浆、洗涤过滤机和过 滤布以及浓缩用的冷却水等。 • 麦芽糊精生产对水的要求:水首先要符合 饮用水标准,其次水质对产品质量和生产 工艺应不会产生副作用。
• 蛋白质在酸的作用下,极易分解为氨基酸, 氨基酸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生 成黑色素,使产品色泽加深,增加精制困 难。
(5)脂肪:米的脂肪为不饱和脂肪酸,为液
态油,大量集中在米糠中,约占18%,白
米中的脂肪含量小于1%,故米糠可榨取糠
油。
脂肪对麦芽糊精生产的影响:
• 直链淀粉受游离脂肪酸包裹,阻碍了米粒 吸水,糊化时淀粉粒细胞膜不易破裂,妨 碍了酶的作用, • 脂肪为疏水性物质,加热不会凝固,其粘 性很大,能阻止过滤物料的通过, • 同时不溶性淀粉粒系直链淀粉与脂肪酸生 成的络合物, • 因此,对于酶法生产麦芽糊精,脂肪的危 害性相当明显。
4. 麦芽糊精的生产原理
• 麦芽糊精是以淀粉为原料,经а-淀
粉酶水解淀粉并控制水解率而制成
的低程度水解产品。
(二)麦芽糊精的性状
• 1. 葡萄糖值(DE) DE反映葡萄糖的转化程度,即淀粉的水解率,
它是掌握产品特性的重要指标。
2. 麦芽糊精的转化程度与性质关系 • 麦芽糊精的水解程度越高,产品的溶解性、甜度、 吸湿性、渗透性、发酵型、褐变反映疾病点下降 性越大,而组织性、黏度、色素稳定性、抗结晶 性越差。
(3)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 分,集中在米粒的皮层,米糠含纤维素 10%,白米仅0.5%。
纤维素能够吸水膨胀,淀粉中有纤维素存 在,会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米糟 中水分。由于白米中纤维素含量较少,所 以对麦芽糊精生产影响不大。
(4)蛋白质:米内蛋白质主要为碱性米谷蛋
白,占蛋白质总量的80%,其余的是清蛋 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
1. 麦芽糊精(P27)
麦芽糊精系列产品均以淀粉为原料,经 酶法工艺控制水解转化而成。
淀粉的分类:
2. 淀粉
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聚缩而成的碳水
化合物,它的分子结构中大部分是由а- 1, 4键连接,少量是由а- 1,6键连接。 (1)直链粉 (2)支链淀粉
3. а- 淀粉酶
(1)酶制剂的特性 具有催化效率高, 专一性强, 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
(四)麦芽糊精在食品工业中的用 途及用量表
• 1 糖果 • 2 食品 • 3 罐头 • 4 饮料
(五)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麦芽糊精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及较强的粘合 力,可用于造纸行业中,作表面施胶剂和 涂布(纸)涂料的粘合剂。
• 麦芽糊精对浆种没有选择性,流动性能好, 透明度强,用于表面施胶时,不但吸附在 纸面纤维上,同时也向纸内渗透,提高纤 维间的粘合力,改善外观及物理性能。
(二)在饮料工业中的应用(p46)
许多饮料冲剂都是以麦芽糊精为基础原料,
加上合理调配,大大地突出了原有的天然 风味,减少了营养损失,提高了溶解性能, 增强了稠度,改善了口感,降低了甜度, 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在方便食品中的应用
• 方便食品配料中加入麦芽糊精后可以大大
改善产品风味,增加品种,降低成本,增 加经济效益。 • 应用易消化的麦芽糊精作“载体” ,开发 儿童食品,将会逐步满足儿童实际需要,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含淀粉量≥75%
消耗定额
1388~1460
• 耐高温а-淀粉酶 酶活20000IU/mL
• 耐高温а-淀粉酶 酶活10000IU/mL
0.5~0.6
1.0~1.2
• 活性炭
• 氯化钙 • 碳酸钠
吸附力≥110%
纯度≥95% 纯度≥95%
7~10
0.3~0.4 1.3~1.4
四、麦芽糊精的主要用途
(一)在糖果工业中的应用(p45) 在糖果中使用麦芽糊精,可增加糖果的 韧性,防止糖果“返沙”和“烊化” 。 • 用麦芽糊精代替蔗糖制糖果,可减轻 减少牙病、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 等。
三、麦芽糊精的主要原辅材料
(一)大米的构造和性质
1 大米的构造:大米是稻谷的果实,由皮层、 糊粉层、胚乳和胚组成。 2 大米的物理性质 • (1)粒重:糙米千粒重28g以上为大粒; • (2)相对密度:约1.4;
• (3)体积质量:1L米相当于790~830g;
• (4)硬度:米的压碎耐力称为硬度。一般
第五章:麦芽糊精
第一节:麦芽糊精及其应用
知识目标 1. 了解麦芽糊精的概念及其性状; 2. 掌握麦芽糊精的生产原理和主 要用途。
一、 讲解麦芽糊精的概况 1.麦芽糊精的定义
是一种介于淀粉和淀粉糖之间 的、经控制而为低程度水解的 产品,其商品的英文简称为MD。
二、 麦芽糊精的生产原理与性状
(一)麦芽糊精的生产原理
6. 活性炭
• 活性炭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及细孔结构,
可吸附非离子性的色素和相对分子质量较
大的物质。 • 常用的粉状炭的表面积在500~1000㎡/ g, 平均孔半径1~2 nm,粒度为200目。
(三)麦芽糊精主要原辅材料的消耗
麦芽糊精主要原辅材料的消耗为(p43)
• 原辅料名称
• 碎米或大米
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