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导学案答案)-语文七年级下册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导学案答案)-语文七年级下册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导学案(答案)
三、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诵读《竹里馆》完成以下问题: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幽篁深林明月
2.诗中的人物有哪些活动?
独坐弹琴长啸
3.概括诗歌主旨。

这首诗写了隐者在月夜树林中弹琴自娱的情景,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宁静淡泊的心境。

赏析《春夜洛城闻笛》诗歌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2.你是否同意“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关键。

3.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从“故园情”三字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自我检测允许差异
1.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 C )
3.( C )
课后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幽篁.(huáng )长啸.( xiào )散.入(sàn )曲.中( qǔ)洛.城(lu ò)
2.文学常识与积累.
王维(701年-761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存诗400
余首,代表诗作有《从军行》、《送元二使安西》等。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将进酒》、《蜀道难》等多首。

3.《春夜洛城闻笛》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你是否同意“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关键。

5.古诗词中借月抒怀的诗句有哪些?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