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件2.1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件2.1


2.1 相变制冷
2.1.3 蒸汽喷射式制冷
喷射式制冷.exe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2.1 相变制冷
1、蒸气喷射式制冷循环主要热力设备
动力设备,产生蒸气 锅炉: 喷射器: 压缩和输送制冷剂
冷凝器: 冷凝工作蒸气和冷剂蒸气
凝水泵: 将凝结水输送回锅炉
蒸发器与节流器
第一篇 基础篇
模块二 主要制冷方法(1)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2.1 相变制冷
2.1 相变制冷
相变制冷:最广泛
气体膨胀制冷 制冷方法
涡流管制冷
热电制冷
磁制冷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2.1 相变制冷
相变潜热:物质在发生相变时,伴随着吸收或放 出的热量。 相变制冷就是利用某些物质相变时(融解、升华、 汽化)的吸热效应,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
冷凝器
高压、过热蒸气→高压液体
节流元件
高压液体→低温、低压两相流体
蒸发器
低温、低压两相流体→ 低温、低压蒸气
图2-2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 1─压缩机 2─冷凝器 3─节流元件 4─蒸发器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2.1 相变制冷
2.1.2 吸收式制冷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2.1 相变制冷
5、吸附式制冷与吸收式制冷的比较
相似之处:原理,工质的环保,能量的来源
原理:吸收或吸附 工质的环保:工质都是天然工质,大部分对 环境无害 能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吸收式制冷.exe
2.1 相变制冷
吸 收 式 制 冷 系 统 的 组 成
冷凝器
发生器
膨胀阀 溶液泵 膨胀阀
蒸发器
吸收器
— 制冷剂
— 吸收剂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2.1 相变制冷
冷凝器 Q1 “压缩机” 发生器
膨胀阀
Q 加热 膨胀阀
溶液泵
蒸发器
Q2
吸收器
Q1’ — 制冷剂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2.1 相变制冷
2.1.4 吸附式制冷 1、吸附原理
一定的固体吸附剂对某种制冷剂气体具有吸附作用。 吸附剂: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 吸附质:被吸附的物质 冷却吸附剂/吸附:制冷剂液体蒸发,达到制冷 加热吸附剂/解吸:释放出制冷剂气体,并使之冷凝
2.1 相变制冷
5、吸附式制冷与吸收式制冷的比较
相异之处:安全性,传质差别,制冷量
安全性:吸收式,溶液可能结晶,有安全隐患
传质差别:吸收式-以对流为主,兼有导热 吸附式-只有导热,换热能力差
制冷量:吸收式-制冷量大,民用性差 吸附式-制冷量小,民用性较好 在低品位热源利用上,吸附式制冷能利用更低 温度的热量
图4-8 吸附式制冷系统原理 1-吸附剂容器 2、5-单向阀 3-冷凝器 4-贮液器
吸附.swf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2.1 相变制冷
4、吸附式制冷的特点及应用
具有不耗电、无任何运动部件、系统简单、没 有噪声、无污染、不需维修、寿命长、安全可 靠、投资回收期短、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 等一系列优点。 可利用吸附剂吸附吸附质时所放出的吸附热, 提供家庭用热水和冬季采暖用热源。 缺点是循环属于间歇性的,热力状态不断地发 生变化,难以实现自动化运行;对能量的贮存 也较困难,特别是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太 阳能的波动会进一步影响到系统的循环特性。
2、吸附剂-制冷剂工质对
沸石-水、硅胶-水、活性炭-甲醇、金属氢化物-氢、 氯化物盐类-氨等。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2.1 相变制冷
沸石太阳能制冷系统
沸石太阳能制冷系统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2.1 相变制冷
3、吸附式制冷的组成、工作原理
液体蒸发制冷.exe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2.1 相变制冷
液体汽化制冷必须具备四个基本工作过程 Ⅰ、制冷剂液体在低压下汽化,从被冷却对象中吸 收热量,成为低压蒸气,实现制冷 Ⅱ、将低压蒸气抽出并提高压力变成高压蒸气 Ⅲ、将高压蒸气在常温和高压下冷凝,向环境温度 的冷却介质排放热量,成为高压液体 Ⅳ、将高压液体再降低压力回到初始的低压状态
1.属于相变制冷(液态制冷剂汽化吸热) 2.工质循环的动力
机械能 (压缩式) 热能 (吸收式)
3.工质
制冷剂 (压缩式)
低沸点 高沸点
工质对 :制冷剂 - 吸收剂 (氨水、溴化锂水溶液)
4.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组成 5.循环
① 制冷剂循环 ② 溶液循环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swf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按照实际循环中所采用的能量补偿方式的不同,液 体汽化制冷又可分为蒸气压缩式、吸收式、蒸汽喷 射式和吸附式制冷。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2.1 相变制冷
2.1.1 蒸气压缩式制冷 flash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四大件” : 压缩机
低温、低压蒸气→ 高压、过热蒸气
2.1 相变制冷
2、蒸气喷射式制冷循环的特点
1)结构简单,金属耗量少,造价低廉。 2)运动部件少,运行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3)制冷系统操作简便,维修量少。 4)耗电量少,可利用工业余气,能节约能源。 5)水汽化潜热大,无毒,系统安全可靠。 6)用水作为制冷剂制取低温时受到水的凝固 点的限制。 7)蒸气喷射器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工作蒸 气消耗量较大,混合过程的不可逆损失很大, 制冷循环效率较低。

吸收剂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2.1 相变制冷
驱动热源 0.1MPa(表压力)以上的蒸汽或燃气、燃 油为,; 温度在75℃以上的热水、废气等低品位余 热。 太阳能、地热等能源。
因此,吸收式制冷易于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2.1 相变制冷
作业
1.相变制冷的类型有哪些? 2.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主要由哪些部件组 成?各有何作用?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2.1 相变制冷
制冷方法对比较
装置简单:
喷射器比压缩机简单 不需要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制冷剂分离设备
工作蒸气经历过程复杂,不可逆损失增大 实际效率低:
冷却水耗量为压缩式制冷机的3~4倍:
冷凝器负荷
冷蒸气的凝结热
工作蒸气的凝结热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