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养生原则

中医养生原则

四、慎避邪气,正气安和
? 《素问 .玉机真脏论》:“邪气胜者,精气衰也” ?邪气是机体发病的触发因素,应避免六淫入侵、七
情内伤、饮食劳伤、金刃外伤、虫兽灾害等,使正 气安和,不受损耗。
中医养生基本原则
第二节 天人相应,和谐统一
中医养生基本原则——天人相应,和谐统一
一、积极主动,顺应自然
?“天” -----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人” ----- 《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
?腰部(肾俞)按摩法: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 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 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可补肾纳气
?脚心(涌泉)按摩法:每日临睡前用温水泡脚,再 用手互相擦热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脚心,右手心按 摩左脚心,每次100次以上,以搓热双脚为宜。此法 有强肾滋阴降火之功效。
中医养生基本原则——保养正气,慎避邪气
? 补肾食物:芝麻、粟米、牛骨髓、狗肉、羊骨 、猪肾、干贝、鲈鱼、桑椹、栗子、山药、海 参、虾、泥鳅、鸽肉、甲鱼、韭菜等。
? 补肾药物:鹿茸、枸杞子、胡桃仁、冬虫夏草 、杜仲、菟丝子、何首乌、蛤蚧、紫河车、地 黄、肉苁蓉、蜂王浆、灵芝、燕窝等。
? 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
?补脾食物:粳米、糯米、菱角、鸡肉、兔肉、 猪肚、牛肚、羊肚、牛补脾药物:大枣、山药、茯苓、芡实、薏苡仁、 莲子、党参、太子参、蜂蜜、白术、陈皮、鸡 内金、山楂。
?香砂六君子丸、山楂丸、健胃消食片等。
中医养生基本原则——保养正气,慎避邪气
?节食——保养脾胃良方 。《本草纲目》:“饱 食不节,杀人顷刻”。《退庵随笔》:“所食 欲多,心愈塞,年愈损” .美国抗衰老专家希尔 严肃地指出:“长期饱食是用牙为自己掘墓。”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保 养 正 气,慎 避 邪 气
中医养生基本原则——保养正气,慎避邪气
? “正气”指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及抗病、康复能力。 “邪气”指损害人体正气的一切致病因素。
? 《中医养生学》特别重视保养人体正气,增强生 命活力和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的能力,以达到健康 长寿的目的。
? 正气是生命之根本,《黄帝内经》:“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健康和投资一样,早一点注意,就早一天有收 益,开始的越晚,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一、保 养 正 气,慎 避 邪 气 二、天 人 相 应,和 谐 统 一 三、动 静 互 涵,形 神 合 一 四、审 因 施 养,三 因 制 宜 五、综 合 调 摄,杂 合 以 养 六、知 行 并 重,持 之 以 恒
月相应也,秉天地之气而生,法四时而成”。 ?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人是天地的产
物,能主动适应和改造自然。
中医养生基本原则——天人相应,和谐统一
二、协调内外,调内为主
?《寿世保元 .饮食》:“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 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 之气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 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丰腴,容色悦 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形神虚矣。”
? 三餐分配要合理。一般早、中、晚餐的能量分 别占总能量的 30%、40%、30%为宜。
中医养生基本原则——保养正气,慎避邪气
?按摩、艾灸足三里: ? 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脊外一横指。 ? 理脾胃、调气血、助消化、补虚弱。 强壮保健要穴。《外台秘要》: “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 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
中医养生的 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学相关概念
养:护养、保养、调养、培养、补养; 生:生命、生存、生长 养生:保养生命,养护生命。
?中医养生:
?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 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 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中医养生学相关概念
?养生之道: ?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最早见于《庄子·内 篇》。 ?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 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 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中医养生基本原则——保养正气,慎避邪气
三、清静养神,真气从之
? 《素问 .移精变气论》:“得神则昌,失神则亡” ?“静神”指精神专一,屏除杂念及神用不过。它有
两层含义:一是机体不可过劳;二是指心不轻动, 以便保持生理和心理的平衡。 ?清静养神的方法:少私寡欲、调摄情志、顺应四时 、常练静功等。
中医养生基本原则——保养正气,慎避邪气
中医养生基本原则——保养正气,慎避邪气
二、调理脾肺,益气扶正
?脾为后天之本,肺为气之本,“养脾者,养气也, 养气者,养生之要也”“内伤脾胃,百病丛生”。
?脾虚最常见的症状:纳呆、腹胀、便溏。 ?调理脾肺的方法:饮食、药物、精神、针灸按摩、
气功、起居、劳逸调摄
中医养生基本原则——保养正气,慎避邪气
中医养生学相关概念
?寿命与天年 ?寿命 ? 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 化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 ?天年 ? 是我国古代对人的寿命提出的一个有意义的 命题。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即自然寿命。
中医养生学相关概念
?人的寿命有多长? ? 目前普遍认为是 120岁左右。 ? 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巴丰指出,哺乳动物 的寿命约为生长期的 5-7倍,通常称之为 巴丰系数,或巴丰寿命系数。人的生长期 约为20-25 年,因此预计人的自然寿命为 100-175 年。
中医养生基本原则——保养正气,慎避邪气
一、护肾保精,扶正固本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人之有肾,如树之 有根”。著名医家张景岳说:“五脏为人身之 本,肾为五脏之本。故欲长寿,须补肾。”
?肾虚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腰酸、腰痛。 ?护肾保精的方法:节欲、运动、按摩、食疗、
药疗。
中医养生基本原则——保养正气,慎避邪气
中医养生学相关概念
?古代养生家、医家认为在百岁到百二十岁之间。 ?《素问》:“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尚书 ·洪范篇》:“寿、百二十岁也”; ?《养身论》说:“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
中医养生学相关概念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人的健康,遗传占 15%; 社会条件占 10%;气候、地理条件占 7%,医疗条 件占8%,自我保健占 6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