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事业单位考试大纲一、贵州省遵义市事业单位考试说明笔试内容分综合知识和专业知识两部份,其中管理类岗位的笔试成绩按综合知识和专业知识考试成绩各占50%计算;综合知识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与政策、法律基础知识、事业单位基础知识、职业道德、科技常识、人文历史常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专业知识考试的范围主要包括:本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由主管部门和招考单位根据招考专业岗位工作需要确定的本岗位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面试:侧重考察公共服务、组织协调、办文办事等能力,主要适用于管理类或部分专业技术类岗位。
遵义县2014年事业单位招考笔试内容为综合知识,内容包括: 2013年 4 月至2014年 4 月的时事政治和《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理论与政策、事业单位与职业道德、行政管理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公文写作与处理、科技人文基础知识及贵州省省情。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与政策、法律基础知识、事业单位基础知识、职业道德、科技常识、人文历史常识、时事政治、基本国情、省情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遵义务川自治县2014事业单位考试大纲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文件精神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工作需要,结合公开招聘职员和一般专业技术岗位的特点,拟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通用知识》考试大纲。
此大纲涵盖的内容为纲领性内容,仅为考生复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政治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物质和意识、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商品与货币、资本理论等。
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地位以及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
(二)法律1.法学基础理论。
基本概念、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等。
2.宪法。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3.有关部门法。
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社会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诉讼程序法、国际法等。
(三)道德建设1.公民道德。
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公民道德教育等。
2.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特点、核心和基本原则,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等。
(四)时事政治与基本常识1.时事政治。
近一年来的国际、国内重大时事、重大会议、政治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等。
2.自然、历史、人文、科技、生活、安全等百科知识及吉林省省情。
(五)其他与事业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及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从业背景知识等。
二、重庆市㈠《综合基础知识》考试主要测试应试者对综合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题型均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100分。
㈡《管理基础知识》考试主要测试应试者对管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题型均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100分。
㈠《综合基础知识》1、政治(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
(3)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2、法律(1)法理学法治理论;法的基本理论;我国当代法的体系;法的运行;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2)宪法学宪法的基本理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体、政体和结构形式;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赔偿制度。
(3)主要实体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商法。
(4)主要程序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3、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市场经济概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社会主义市场济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2)中国国情与重庆市情中国的国情国力;重庆市情。
(3)主要国际经济关系国际贸易关系;国际货币关系;国际投资关系;国际经济组织。
(4)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地区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协调;国际经济秩序变化。
4、科学技术(1)科学前沿问题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脑科学和认知科学。
(2)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纳米研究;其他关键科学技术发展动态。
5、公文写作(1)公文知识与公文规范公文基础知识;公文规范。
(2)常用公文写作决定;意见;通知;通报;通告;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3)事务文书写作会议记录;简报;计划;总结;述职报告;调查报告;规章制度;贺词;感谢信;慰问信。
㈡《管理基础知识》1、管理概述(1)管理的概念与特性管理的概念;管理的特性。
(2)管理的职能和类型管理的职能;管理职能的发展;管理的类型。
(3)管理者的职责与技能管理者角色与类型;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
(4)管理环境环境对组织的影响;各种组织的一般环境;具体组织的特殊环境;两种环境分析方法介绍。
(5)管理理论的发展国内外早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和社会系统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2、决策(1)决策概述决策的本质;决策的分类与原则;决策的基本步骤;决策的主要方法。
(2)预测预测的含义;预测的主要方法。
(3)决策与心理决策中的常见心理效应;决策中的心理压力。
(4)群体决策群体决策的含义及其利弊;参与决策;群体决策的基本择案规则。
(5)计划计划与决策;计划的类型与作用;计划的编制;滚动计划法。
3、组织(1)组织概述组织的概念与特征;组织的类型;组织的功能。
(2)组织设计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设计的内容。
(3)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
(4)人员配备人员配备的概念与原则;管理人员的选聘;管理人员的考评;管理人员的培训。
(5)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概念与特征;组织文化的结构与类型;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的内容与影响因素。
4、领导(1)领导与领导者领导及领导者的含义;领导的构成要素;领导艺术;领导者素质。
(2)人性假设和领导理论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理论;领导权变理论。
(3)激励理论激励的含义;人性假设理论;激励理论;激励技巧。
(4)沟通沟通的特点与功能;沟通的过程与流向;沟通网络;沟通障碍及其克服;冲突与谈判。
5、控制(1)控制概述控制的含义;控制的基本条件、特点与功能;控制的类型;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
(2)控制过程制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工作;鉴定偏差并采取矫正措施。
(3)控制方法财务控制;人员行为的控制;综合控制法。
6、创新(1)创新及其作用创新的涵义;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创新的类别与特征;创新的作用。
(2)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概念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市场创新;制度创新。
(3)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创新思维的作用与意义。
(4)创新的过程与组织创新的过程;创新的组织。
7、管理方法(1)管理方法概述管理方法的内涵与分类;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
(2)刚性管理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
(3)柔性管理方法传播方法;情感方法;心理方法。
8、管理绩效(1)管理成本管理成本的构成;管理成本的变动及其原因。
(2)管理效率管理效率的含义;管理成本与管理效率;管理效率的影响及其控制。
(3)管理绩效的评价绩效评价的标准;绩效评价的方法;评价后的修正。
(4)管理绩效的提高绩效不良的原因;绩效提高的方法。
9、事业单位及其改革(1)事业单位概述事业单位及其基本内涵;现行事业单位的范围;事业单位发展概况;传统事业单位的基本特征。
(2)事业单位的改革历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事业单位改革的历程;事业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3) 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措施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方向;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措施。
三、四川省《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全部为客观性试题。
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是非判断题三种。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法律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科技基础知识、四川省情、乐山市情、事业单位和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法律基础知识。
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法学的基本理论、我国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法律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
内容涉及广泛,主要包括正确认识我国国家性质、经济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熟悉行政法、民法、刑法、劳动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理解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等,了解常见犯罪种类、特点与刑罚种类、裁量,理解劳动合同的订立、生效、履行、变更、终止和解除等。
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内容主要涉及: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了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与法制、精神文明建设、“一国两制”的构想与祖国统一以及外交战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意义以及主要内容;掌握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等。
第三部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主要考查应试者对应用文基础知识的了解与实际运用能力。
内容主要涉及应用文含义、特点、种类、作用、格式和应用文的撰写;法定公文的特点、分类、构成要素、写作要求以及常用公文的撰写;事务文书概述以及常见事务文书的作用、要求以及撰写;公文处理的概念、基本任务、基本原则,收文、发文处理的程序和方法,办毕公文的处置。
第四部分:公民道德建设。
这一部分考查应试者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了解,测试应试者的基本道德素质及修养。
内容涉及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内容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
第五部分:科技基础知识。
这一部分主要考查应试者对国内和当今世界的科技动态和科技信息常识的了解情况。
主要涉及信息科学技术、生物技术、能源科学技术、空间技术、农业高科技等新技术的基本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