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尿护理指南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症、置管方法及护理
一、留置导尿的适应症
二、留置导尿的置管方法
(一)、导尿管的正确使用
(二)、导尿管的选择
(三)、正确的置管技术
(四)、正确的置管流程
三、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一)、留置导尿管的正确维护
(二)、留置导尿管的日常护理
(三)、导尿管阻塞的管理
(四)、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
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一、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
(一)、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导尿管伴随性无症状菌尿(CA—ASB)的定义
(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依据
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
(一)、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风险的策略(二)、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风险的质量改进方案
三、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管理
(一)、无症状菌尿导尿患者减少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正确管理策略
(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患者(CA—UTI)的正确管理策略结语
引言
1、指南制定的意义
留置导尿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并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
因操作者的操作不当或护理人员的护理不当,可引起尿路感染、漏尿、血尿、尿管脱出、疼痛或引流不畅等问题,其中更有大量的临床证据表明感染是伴随导尿的一种显著风险,尿路感染(UTI)占院内感染的比例高达40%,为院内感染首位,约80%的尿路感染与导尿管有关。
为了规范广大护理人员留置导尿管的置入和护理管理,为临床和社区护士提供实践指导,为各层级护士培训提供专业指导或参考,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留置导尿护理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为广大留置导尿的患者服务,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护理学组织编写了《CUA留置导尿护理指南(2012年版)》。
2、指南指导的依据
本指南的制定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参考“美国医院感染控制实践顾问委员会(HICPAC)2009年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指南“和”美国导尿管伴随性菌尿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诊断、预防和管理指南,并广泛征求全国泌尿外科护理同仁的意见和建议,是循证医学指南、专家共识与临床实践的结晶。
3、目的和范围
规范和训练操作人员。
4、职责
所有人员应确保坚持采用规范操作程序。
5、内容
本指南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留置导尿的适应症、置管方法及护理,依据“美国医院感染控制实践顾问委员会(HICPAC)2009年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指南”,第二部分为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依据“美国导尿管伴随性菌尿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诊断、预防和管理指南”,指南涉及的文献按照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成5个推荐等级。
6、推荐等级
第一部分
留置导尿的适应症、置管方法及护理一、留置导尿的适应症
二、留置导尿的方法
(一)导尿管的正确使用
1、留置导尿管必须有适当的适应症,并且留置适当的时间。
(1)对于所有患者都应减少导尿管的使用和留置时间,特别是那些容易引起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例如女性、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
(2)尽量避免对尿失禁的住院患者或者家庭患者使用导尿管。
(3)需要对尿失禁的住院患者或者居民的体外导尿管(如阴茎套导尿管)的定期使用(如夜间)以及使用导尿管预防皮肤破溃进行更多的研究。
(4)手术患者应在必要时采取导尿,而不应常规导尿。
(5)手术患者具有留置导尿适应症时,除了因其它适应症需要持续导尿时,最好在术后24小时内尽快拔除导尿管。
2、有适应症时,考虑采用其它方法替代留置导尿。
(1)对于能够合作的、没有尿潴留或膀胱颈口梗阻的男性患者,考虑使用体外导尿管(阴茎套导尿管)替代留置导尿。
(2)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可采用间歇导尿法,例如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