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培训讲座稿——学年度第一学期
张淑梅
年月日
期盼已久的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终于面世了。
呈现在我们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这份《修订稿》,修订历时九年,是在教育部直接领导下修订的,是一个最大限度地吸纳各方面的合理建议的语文课程标准。
我于年月——日受教育局委托参加了省教育学院组织的黑龙江省首届版新课程标准的培训者培训,学院非常重视,开幕式由培训部副主任冯丽主持,由小语部的教研员组织并全程陪同,培训地点在远离市区百里地之外的乡下,培训期间采取封闭式管理,确保了培训效果。
培训讲师有来自国家的课标修订的核心人员王云峰教授、有省院的教研员郑丹老师、吉林小语教研部的赵士英主任、哈尔滨市教育研究学院的语文教研员王传贤老师。
现在把培训收获向大家做以汇报:
《新课标》的基本定位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语文课程改革,使其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加符合我国语文教育的规律,更加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新课标》的基本思路是:稳中求进,变中有度;校正偏差,谋求发展。
在总体上走的是渐进式的道路。
《修订稿》的正式颁行,将全面开启语文课程改革新征程,预示着新的课程改革热潮的到来。
十年是一个节点,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现在如何评价《修订稿》,与年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相比较,它有哪些继承之处,又有哪些创新之处,这些新的变化折射出怎样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思想,我们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行为要做哪些调适,这些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话题一:我先从《修订稿》的主要特征及其突出的亮点对作简要评述。
(课件)六大特征:《修订稿》充分凸显了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特征一:《修订稿》是在延续《实验稿》课程改革发展思路的基础上修订的,“稳中求进”“变中有度”是《新课标》最显著的特点
“稳”,体现在坚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规划,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稳”,还体现在四个“不变”:一是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和设计思路不变,二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不变,三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不变,四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不变。
“变”,体现在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微观调适。
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需要在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的同时,更加关注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修订稿》广泛和深入地吸纳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实验稿》进行积极的、必要的调整和完善,使概念表述更准确、阶段目标更明确、评价体系更科学、实施细则更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