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妆品卫生标准(DOC)

化妆品卫生标准(DOC)

修改记录目录人员卫生规范 (3)生产车间更衣规范 (5)工厂清洁卫生管理制度 (6)车间生产环境消毒灭菌制度 (8)拆包间卫生规范 (9)半成品贮存间卫生要求 (10)灌包装卫生要求 (11)周转筐管理制度 (13)下水道清洗消毒标准 (14)仓库卫生要求 (15)管道清洗消毒标准 (17)储罐清洗消毒标准 (18)非生产区员工及参观人员卫生要求 (19)人员卫生规范1 目的规范员工个人卫生,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2 范围适用于所有生产车间。

3 定义无4 职责4.1 生产部:负责制度的完善、修改及培训、执行。

4.2 质检部: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5 内容5.1、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包括临时工)或可能接触化妆品的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方可上岗,每年必须体检一次。

凡患有手癣、指甲癣、手部湿疹、发生于手部的银屑病或者鳞屑、渗出性皮肤病者,不得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在治疗后经原体检单位检查证明痊愈,方可恢复原工作;5.2、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四勤”:勤剪指甲(不得长于2mm)、勤理发、剃须、勤换衣、勤洗澡;5.3、生产人员进入车间不得佩戴首饰、手表以及染指甲、留长指甲,不得化浓妆、喷洒香水等;5.4、生产人员进入车间前,必须经换鞋、更衣、洗手、消毒、烘干等过程,工作衣要求钮扣齐全并穿戴整齐,对个人衣物必须完全遮盖;头发不得露于帽外。

从事灌装操作的须佩戴口罩,口罩须将鼻子盖住。

生产人员遇到下列情况应洗手:①进入车间生产前;②操作时间过长,操作一些容易污染的产品时;③接触与产品生产无关的物品后;④上卫生间后;⑤手脏时。

5.5、进入洁净区前的清洗消毒:①用流动清水清洗双手,双手反复搓洗,清洁每一个手指和手指之间的部位,并仔细检查手臂、手指和手掌,对可能遗留的污渍重新进行清洗;②将手彻底风干;③用75%酒精喷洒手部消毒。

清洁消毒完毕后方可进入洁净区。

进入洁净区后需保持手部的洁净,不做与工作无关的工作,不得裸手随意直接接触化妆品及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不得有不卫生的动作或习惯;5.6、工作期间生产人员手部有伤时,不得接触化妆品和原料,须戴乳胶手套才可接触化妆品和原料。

不得随意进出各自的工作现场,进出各车间应随手关门,尽可能减少出入次数。

因需要离开生产车间上洗手间,必须脱掉工作服、鞋、帽,事后再重新进入工作现场工作前,应作必要的清洁消毒;5.7、禁止在生产场所吸烟、进食及进行其他有碍化妆品卫生的活动。

不得穿戴制作间、灌装间、半成品储存间、清洁容器储存间的工作衣裤、帽和鞋进入非生产场所(如厕所,厂区外等),不得将个人生活用品带入生产车间。

5.8不得赤脚穿用工作鞋,且灌装间内必须穿长裤(包括夏季),不得穿裙或西装短裤。

5.9、进出车间应随手关门。

工作期间,严禁不同洁净区域的人员窜岗。

6 相关文件无7 相关记录无生产车间更衣规范1目的:规范员工个人卫生,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2范围:所有生产车间。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制度的完善、修改及培训、执行。

3.2品管部: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4内容4.2更衣程序说明4.2.1、一次更衣4.2.1.1、进入换鞋间,脱去自己的鞋子,更换车间的白球鞋。

4.2.1.2、进入更衣室,将自己的衣服等放入私人物品柜中,锁好。

4.2.1.3、穿上一更工作服,进入相应的工作区域。

4.2.2、二次更衣4.2.2.1、进入更衣室,将自己的衣服等放入私人物品柜中,锁好。

4.2.2.2、穿上一更工作服,进入相应的二次更衣室。

4.2.2.3、换上二更工作服后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开始工作。

4.3、室内不同洁净度的衣、鞋、帽放置在相应指定的位置;4.4、更衣柜应编号做到专人专用,不得混用。

个人服装与工作服,不同洁净级别的工作服不得混用;5相关文件无6相关记录;无工厂清洁卫生管理制度1目的:为达到化妆品生产卫生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所有生产车间。

3职责3.1车间主任:负责相应责任区域的清洁卫生工作。

3.2品管部: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4内容:4.1、地面应保持整洁,无积水,工、器具定位放置,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不能存放车间内,杂物应随时清除;4.2、每个工作日下班之前须对车间进行一次清扫,整理工作台面,清除生产废弃物。

并用0.1%新洁尔灭或500ppm优氯净消毒液拖拭地面;4.3、每周须对车间门窗、玻璃、墙面、墙裙等设施清洁一次,洁净区须用0.1%新洁尔灭或500ppm优氯净消毒液擦拭;洁净区每周须用10-15ppm的臭氧薰蒸一次,时间60分钟。

如停产两天(含)以上应在生产前用2-4ppm的臭氧薰蒸一次,时间60分钟;4.4、每月须对车间天花板、照明及其它附属装置清洁一次,洁净区须用0.1%新洁尔灭或500ppm优氯净消毒液擦拭;4.5、洁净区温湿度控制:温度18-28℃,相对湿度45-75%。

洁净度按下表要求执行;沉降菌(cfu/皿,30min)≤154.6、拖把、扫帚等清洁用具应存放于相应的清洗间内,使用完毕用1:300的84消毒液浸泡后,放置于固定位置;4.7、各车间内放置的物料不可遮挡住回风口。

过滤器网应及时更换或清洗。

4.8、清洁标准4.9、消毒方法注:每天下班后由各车间负责人按照责任区域安排人员进行打扫,结束后由负责人进行验收合格后才可下班。

4.10、安全注意事项4.10.1清洁下水道时,若使用开水的,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防止烫伤等事故发生。

4.10.2部分工作会涉及到用水或清洁剂等,要防止滑倒等事故。

4.10.3清洁玻璃时,可能会涉及到用梯子或凳子等垫高,必须安排一个扶着,一个清洁,保证安全。

5相关文件:《下水道清洗消毒标准》6相关记录:无车间生产环境消毒灭菌制度1目的:为达到化妆品生产卫生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所有生产车间3职责:3.1生产部负责制度的完善、修改及培训、执行;3.2品管部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4内容:4.2消毒液标准4.2.1地面消毒:0.5%二氧化氯水溶液,1%新洁尔灭溶液交替使用4.2.2墙面、门窗消毒:0.5%二氧化氯水溶液,1%新洁尔灭溶液交替使用4.2.3操作台面消毒:75%酒精溶液4.2.4机器消毒:75%酒精溶液4.2.5空气消毒:0.5%二氧化氯水溶液,1%新洁尔灭溶液交替使用4.2.6地漏消毒:高温水消毒4.3消毒方法说明4.3.1消毒液按对应的比例配置使用即可。

4.3.2 5g高锰酸钾加6-8ml的福尔马林(含甲醛37%~40%),让其氧化挥发。

4.2.3熏蒸需要专人负责,同时每个车间每次熏蒸要安排二人以上。

5 相关文件:无6 相关记录:无拆包间卫生要求1目的:为达到化妆品生产卫生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所有拆包车间。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相应责任区域的清洁卫生工作。

3.2质检部: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4内容:4.1、所有包装材料拆外包装前须对外包装进行清洁,拆外包装只能在拆包间进行;4.2、容器拆包后放在清洁的塑料周转箱内。

中转塑料筐用前必须清洗洁净,并用纱布擦拭干净,无孔塑料筐还需用75%酒精擦拭内外壁消毒;4.3、掉落到地上的容器需用75%酒精擦拭后方可使用;4.4、容器熏蒸消毒时,容器不得超过有孔塑料筐容积的5/6;4.5、消毒完毕的容器不得用手接触内壁,尽快运往净瓶储存室;4.6、每日工作结束后应认真打扫工作间的卫生,清洗中转塑料筐等器具,拖净地面,不能有积水,将各类包装物料摆放整齐,保持室内整洁。

5 相关文件:无6 相关记录:无半成品贮存间卫生要求1目的:提高环境洁净度,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半成品贮存间3职责3.1生产部:负责相应责任区域的清洁卫生工作。

3.2质检部: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4内容:4.1、半成品贮存间用于存放半成品,不得存放其它任何物品,不得在其中进行与存放、取用半成品无关的工作;4.2、半成品贮存间的室温必须保持在18-28℃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4.3、半成品存放区域的环境卫生干净、空气中无异味,有消毒用具。

4.4、半成品在存放期内不得无故打开桶盖和塑料薄膜;检验人员取样时,应速取速封;取样和观察膏体质量时,须戴口罩;4.5、半成品存放周期不得超过15天(自生产日期起),超过存放周期的半成品需重新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灌装;超过60天存放期的半成品,原则上不允许灌装,如若灌装需出示书面报告经领导签字后方可使用。

5 相关文件:无6 相关记录:无灌包装卫生要求1 目的:为达到化妆品生产卫生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2 范围:灌装车间。

3 职责:3.1生产部:负责培训及落实标准的作业规范。

3.2质检部:负责日常的检查。

4内容:4.1、灌装车间4.1.1、工作人员卫生要求4.1.1.1、灌装间工作人员必须着洁净连体服,穿防静电洁净鞋(白色),戴口罩;4.1.1.2、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确保不低于2小时左右对手部进行清洁消毒一次。

4.1.1.3、洁净连体服每天须清洗、消毒一次,防静电洁净鞋每周须清洗、消毒一次。

4.1.2、机台设备、工作台面表面卫生要求4.1.2.1、使用前须用75%酒精喷洒表面,用洁净纱布擦拭干净。

4.1.2.3、使用后须用蘸有75%酒精洁净纱布擦拭干净。

4.1.2.4、传输带在工作时应每小时用75%酒精纱布擦拭消毒一次。

4.1.3、生产设备、工器具的卫生要求4.1.3.1、生产前检查设备(灌装机头、料斗等)是否清洁完毕,并在使用前进行消毒;对流水线传送带及台面进行消毒。

4.1.3.2、生产结束后必须将灌装机机头及料斗冲洗干净,并用75%酒精进行消毒。

4.1.3.2、所有生产辅助工具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后统一存放在工具存放间。

4.1.4、灌装间环境卫生要求4.1.4.1、如用桶装的半成品进入灌装间前必须75%酒精浸湿的洁净纱布擦拭半成品桶外壁、桶盖。

桶底应干燥、洁净;4.1.4.2、加料斗加满料后,必须加盖,半成品桶也应及时盖上。

4.1.4.3、灌装间地面散落的东西要随时拣起,并用蘸有75%酒精洁净纱布擦拭后使用。

4.1.4.4、灌装间所用纱布当天为一次性使用,班后集中清洗干净后,烘干,消毒后备用。

4.1.4.5、灌装车间的门应随时保持关闭。

4.1.4.6、各种容器应随用随领,减少积压。

4.1.4.7、灌装车间内一律不得进纸箱、木板等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物品。

4.1.4.8、车间地面应始终保持干燥、净洁,地面不得有任何积水。

4.1.5、温度控制范围为18-28℃,相对湿度控制范围为45-75%之间。

4.1.6、每日生产结束后,需要对所有的区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消毒。

4.2、包装车间4.2.1、车间内的物品应分类放置,码放整齐、车间良品与不良品不可混在一起,必须分开存放。

4.2.2、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台面不混乱,防止包材落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