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政治制度史随堂练习(正确)

中国政治制度史随堂练习(正确)

22.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时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参考答案:√
第四章
1.汉武帝时开始重用(D)为中朝官以牵制外朝。
A.丞相B.御府C.侍郎D.尚书
2.隋唐时期,正式确立和发展了三省(B)部制。
A.三B.六C.八D.九
3.宋代在中枢机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之外的最重要的机构是主管全国财政的(C)。
5.东汉时期,以(B)、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A.司马B.太尉C.御史大夫D.丞相
6.唐代自开元以后,成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并有专印的是(C)。
A.门下省B.尚书省C.中书省D.中书令
7.宋代(D)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A.枢密院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A)。
A.兄终弟及B.父死子继C.嫡长子继承制D.王子继承制
8."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哪一种王位继承制的基本原则。(C)
A.兄终弟及制B.父死子继制C.嫡长子继承制D.王子继承制
9.西周中央政府三公以下最主要的政务官是三司,即司徒、司马和(D)。
A.司农B.司士C.司公D.司空
10.正式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是(C)。
中国政治制度史随堂练习
第一章
1.一般把政体分为(B)和共和制两类。
A.君主专制制B.君主制C.等级君主制D.君主立宪制
2.下列不属于传统社会特征的是(C)
A.分工简单B.社会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C.社会组织为社会的核心单位D.角色分化少
3.中国传统社会是以(B)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
A.法家B.儒家C.阴阳家D.道家
16.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封建社会】的农耕社会。参考答案:√
17.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封建社会】的农耕社会。参考答案:√
18.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上是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
2.从夏、商、西周和春秋的奴隶制时代到封建制时代开始阶段的战国时期,历史上称之为:"(A)"。
A.先秦时期B.前秦时期C.先汉时期D.前汉时期
3.(C)破坏了禅让制,取被推举出的伯益之位而代之,自此,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A.舜B.尧C.启D.禹
4.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是(B)。
A.商朝B.西周C.东周D.春秋
A.皇帝B.司马C.宰相D.太史
2.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B)。
A.春秋B.战国C.秦朝D.西汉
3.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D)为主干。
A.三公B.三司C.九卿D.三公九卿
4.(B)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
A.汉高祖B.汉武帝C.汉景帝D.汉文帝
15.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参考答案:√
16.隋炀帝杨坚统一全国后,正式确定了决策、审议和执行三大系统的三省制。参考答案:×
17.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管理和任免,边防、兵备布置,出纳军事密令等。
参考答案:×
18.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7.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即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参考答案:×
18.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母系大家长制演变而来,至西周是趋于完善。宗法制的基本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大、小宗的区别与划分。参考答案:×
19.中国奴隶制时代的世袭贵族,与王侯同姓的称为"公族",异姓的称为卿族,统称"世族"。参考答案:√
22.秦汉时的少府掌供皇室所需的"山海池泽之税"和手工业制造等,类似宫廷总务处。参考答案:√
第五章
1.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建制的基本结构是(B)制度。
A.乡镇B.郡县C.郡国D.领地
2.汉代(B)时采纳晁错的建议,实行"削藩"。
A.汉武帝B.汉景帝C.汉文帝D.汉献帝
3.(A)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继续推行削弱王国势力的"推恩法",王国土地日以缩小。
A.内阁大臣B.内阁大学士C.军机大臣D.宰相
12.中国古代君主独裁下的封建官僚行政体制萌芽于秦朝时期,初步形成于西汉时期,至东汉开始在全国统一确立。参考答案:×
13.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参考答案:×
14.汉武帝末年,自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后,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者往往为掌军国大政的实际丞相。参考答案:√
A.《中国古代社会研究》B.《中国考试制度史》
C.《中国政治制度通史》D.《中国政治制度史》
8.中国奴隶制国家结构是一种(B)。
A.中央集权制B.等级君主制C.联邦制D.邦联制
9.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则是建立在封建(A)制度基础上的一种封建专制君主制。
A.家庭B.分封C.法律D.内阁
10.封建社会是封建(D)地主阶级执掌国家政权的时代。
A.农民B.农民阶级C.地主D.地主阶级
11.司马迁写(C)是为了鉴往事,知来者。
A.《春秋》B.《资治通鉴》C.《史记》D.《左传》
12.政治是对公共权利的争取与运用。参考答案:√
13.国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管理形式。参考答案:×
14.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是国体。参考答案:×
15.政治制度是一国各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它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参考答案:×
7.唐代京城附近所在县称(D)。
A.赤县B.望县C.紧县D.畿县
8.(C)是宋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A.州B.道C.路D.府
9.元地方最高行政组织是(A)。
A.省B.路C.府D.州
10.明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是(D)。
A.国B.寺C.司D.省
11.清代幕府制盛行,从督、抚到州、县长官,多自辟幕客处理各种具体事务,这些幕客俗称(D)。
15.隋和唐前期是州(府)、县二级制,安史之乱以后是郡、州(府)、县三级制。参考答案:×
16.唐朝州的最高长官称太守,府的最高长官称刺史。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9.与儒学同处于官方正统地位。参考答案:×
20.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政体标志着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参考答案:√
21.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参考答案:√
22.传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一般走的是传统史学的治学之路,以写”信史”为原则,注重考据和实录。参考答案:√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
11.关于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终止时间问题,史学界通常取(A)。
A."战国封建说" B."西周封建说"
C."魏晋封建说" D."先秦说"
12.春秋时代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历史上出现了所谓"春秋五霸",奴隶制走向瓦解。参考答案:√
13. "先秦时期",这是奴隶制生产方式和奴隶制上层建筑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参考答案:√
20.春秋这一时代名,因孔子所修鲁国史书《春秋》而得名。参考答案:√
21.夏、商、周实行等级君主专制的国家结构,其王朝实际是一种复合制。
参考答案:×
22.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这三个历史时期年代学的项目。参考答案:√
第三章
1.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C)为核心。
14. "外服官"指商王和周天子直接管辖的中央地区(王畿地区)的行政官员。参考答案:×
15. "礼"是为了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目的是使君臣有位、贵贱有别、尊卑有等、长幼有序。参考答案:√
16.商和西周时期,宗教官和史职官有严格的划分。史职名称的太史、史、御史、作册、内史等负责管文书册命,宗教官负责记录祭祀、占卜的事务。
A.军机处B.内阁C.国子监D.尚书
7.清代三院指理藩院、翰林院和(D)。
A.太阁院B.宣政院C.太和院D.太医院
8.(A)掌皇宫内一应事务(包括宦官系统),设有总管大臣,由满族贵族担任。
A.内务府B.宗人府C.詹事府D.宁国府
9.汉代(D)往往被作为内朝官来限制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的权限。
A.、御史B.、太监C.都尉D.郎吏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范围。(D)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5.中国的君主制出现于公元前21世纪的(A)。
A.夏朝B.商朝C.周朝D.春秋时期
6.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B)。
A.领主制B.中央集权制C.贵族民主制D.等级君主制
7.国内外第一部最大部头的现代方法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性著作是(C)。
A.中书令B.尚书令C.三司D.少卿
4.所谓"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制度指的是(B)。
A.东西面官制B.北南面官制
C.契丹官制D.以汉制汉
5.明洪武十三年废除宰相制度以后,(D)成为直属皇帝的全国最高法定政务机构。
A.三省B.枢密院C.中书省D.六部
6.清代官制中,(B)是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构。
13.元朝重宗教,宣政院权力很大参考答案:√
14.明代中央官制的一个特点是中央主要官僚机构有三系统。参考答案:×
15.明代掌学校教育的是国子监。参考答案:√
16.明代东厂设于成祖时期,西厂设于宪宗时期,人员和权利超过东厂。参考答案:√
17.清朝各部中有一批属于雇员性质的,专门负责处理文书事务的书吏,称"部办"或"承差"。参考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