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课件.pptx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课件.pptx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 是当今全球第一战略权威,被誉为“竞 争战略之父”,是现代最伟大的商业思 想家之一。 32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 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 竞争力方面公认的权威。他毕业于 普林斯顿大学,后获哈佛大学商学院 企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他拥有瑞典、荷兰、法 国等国大学的8个名誉博士学位。波特博士获得的崇高 地位缘于他所提出的“五种竞争力量”、“三种竞争 战略”。目前,波特教授的课已成了哈佛商学院的必 修课之一。迈克尔·波特的三部经典著作《竞争战略》、 《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被称为竞争三部曲。
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对某一产业十分重要的 某类低成本要素禀赋或独特的高质量要素禀 赋,该国的公司就有可能在该产业获得竞争 优势。比如:
• 新加坡处于日本和中东之间的重要贸易 航道上,从而使它成轮船修理中心;
• 瑞士人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方面的优势
(瑞士有德语地区、法语地区和意大利语 地区),从而使它在国际金融、贸易等 方面十分成功。
不利的生产要素可能成为形成竞争优势的源头 ------以荷兰鲜花业为例
荷兰这个国家虽然长年低温、湿寒,但其花卉业 饮誉全球,成为荷兰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每年鲜切 花、花卉球茎、观赏树木和植物出口总值达60亿美元, 其中鲜切花为35亿美元。
由于气候恶劣,荷兰的花卉业不按传统的耕作技术的 荷兰国花——郁金香 思考方式,而特意在提升产品的竞争优势上下功夫,他们 强调钻石体系中各个关键要素的配合,发展花卉培育、包 装、运输等方面的支持。例如:该国有史宾格中心、阿勒 斯米尔研究站等研究机构,也有高效率而完整的花卉处理 和空运网络。荷兰一年四季鲜花需求不断,带动了企业家 投资花卉业的兴趣。单是在荷兰,就有十家拍卖公司,加 上种植企业、营销人员对市场竞争的推波助澜和专业温室 阿尔斯梅尔 设备的出口等条件,又助长了该车花卉业在技术上的升级。——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市场
斯密理论固然正确,但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各国都存在有别 于别国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即一个国家在某 种产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任何商品生产上 都没有绝对优势,那么这个国家是否可以参加国际分工呢?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解决了这一问题。根据斯密的观点, 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 于他国的商品,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一个 国家不应该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 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出口在生产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商 品,进口在生产率方面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 的情况下,增加生产总量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这就是比较优势论。
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是以美国国际经济 地位的变化为背景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和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步伐加快, 美国的竞争力已无法在国际上保持绝对的竞 争优势,面临来自日本和西欧的强大竞争压 力,世界各国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是:如何 在日益激烈竞争中保持持续的国际竞争力。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保持昔日的竞争 优势,必然成为美国朝野都关注的问题,波 特的理论正是适应这一客观要求应运而生的。
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钻石模型
生产率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它根植于一国 和地区的竞争环境,而一国的竞争环境则产生于 某一框架,这一框架在结构上如同一枚四个基本 面所构成的钻石,因而通常被称为钻石理论。
机会 生产要素
相关和支持产业 需求要素
公司战略、 结构和竞争
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政府
(一)取得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
1.要素条件 分为基本(或初级)要素、高级要素;特
殊(或专门)要素和通用(或一般)要素。
生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的产业竞争中有关 生产方面的表现,包括土地、自然资源、人力资 源、资本资源、知识资源和基础设施等。
A.基本要素与高级要素
基本要素:一国先天拥有或不需太大 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 地理位置、气候、非熟练或半熟练劳 动力等。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015年12月7日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 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钻石模型 三、国家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 四、案例:日本的崛起 五、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简评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逻辑起点应当是绝对优势理论。国家 优势理论最早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或称绝对成本论。 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均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合某些特定产品生产 的条件,如果各国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 生产并彼此交换产品,那么它们就能有效地利用各自的资源、 劳动力和资本,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贸易各国的物 质财富和社会福利。实际上这也是竞争,不过这是一种低层次 自然禀赋差异的竞争罢了。
1990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战 略管理研究室的迈克尔·波特 (michael porter)出版了他的 《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书中 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也称波特菱形理论),便是 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最 新成果。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一
书及其中的理论是他与同事对 遍布10个国家的100个行业进 行研究后的成果。
渴求一个新典范
在国际经济和贸易中,为什么有的国家能成功,而有 的国家却会失败?
为什么德国和美国在化学工业占尽优势?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瑞典在精密仪器设备和化学药品生 产和出口领域独领风骚,是由于它在这些行业中最有效 地应用了它拥有的资源。这固然正确,但却依然无法解 释为何瑞士能够在该行业比英国、德国或西班牙有更高 的生产力。
高级要素:经过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 创造出的要素,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或高新技术等。
B.特殊要素与通用要素
特殊要素:指不常见但在生产中起重要作用的要 素。
通用要素:指普通的要素。 如外语人才中学英语的人才为普通要素,学西班 牙语的人才可认为是特殊要素。
C.高级要素与特殊要素的数量和 质量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竞争力
随着世界贸易结构越来越 转向以制成品为主,以及 基本要素的普遍可供性, 一个国家基本要素的重要 性正在日渐下降,高级要 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高级 要素的优势是企业国际竞 争力的一个持续而可靠的 来源。
D.一国的产业要素要在国际竞争 中保持优势地位,就必须进行要 素创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家需要不断地进行要素 的开发和创造,克服要素 上的劣势对于竞争优势所 产生的不利影响,保持竞 争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