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中考数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中考数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统计与概率等。

中考数学名师指出,面对即将到来的2015年中考,考生们应该了解:
1、从中考数学试卷所展现的难易度来看,基础题和中等难度的题占总分的3/2左右,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脚踏实地,扎实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学习,只有练好基本功,才能在中考数学方面取得理想的成绩。

2、从中考数学学生所犯的主要错误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会而不对主要是会做的题没有做对,问题关键在于计算和读题会意两方面;对而不全主要表现在答题格式不完整,多种情况没有考虑清楚;全而不美主要表现在卷面不整洁,随手乱写乱画,字迹符号书写模糊不清,逻辑推理不严谨。

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考生要及时收集自己的错题难题,对错题要认真分析,找出自己薄弱环节,有意识进行改进;对难题要对照标准答案,找出思维的瓶颈,完善自己的思路,规范答题用语;有意识提高书写整洁度,平时加强学生草稿纸的使用频率,只有草稿纸使用频率高了,计算准确率和解题速度才能上去
2014中考数学题型分析
一、选择题考点:
(1)数:考一个数的相反数,倒数、算术平方根、平方根
(2)几何体的三视图:常见几何体或常见几何体的组合体,注意问的是那种视图在画图时一定要将物体的边缘、棱、顶点都体现出来,看得见的轮廓线都画成实线,看不见的画成虚线,不能漏掉.
(3)圆与直线或于圆的位置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判断圆关系的三个公式的运用(半径R,距离r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或根据圆的性质考直径,半径,割线长
(4)轴对称与中心对称:记住特殊图形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问题,再者是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定义,会根据对称进行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图形旋转180°后与原图重合
(5)科学记数法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和精确度,注意有效数字和精确度的判定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后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效数字只与前面的a有关,与10的多少次方无关
(6)概率计算,抽样,估计数
(7)坐标与图形性质——通过坐标变换或图形平移,旋转计算其中一点的坐标或结合方位角、距离考坐标
(8)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结合考图形或考取值范围,体现数形结合
(9)利用特殊图形的性质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或特殊图形的面积或特殊几何体的特定线段长度(如高,宽。

)
二,填空题
(1)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数和的有效数字和精确度(选择题里没有出的话)
(2)利用平均数方差看整齐度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中数,众数的考察
(3)垂径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利用这些求角或弦长
(4)根据题意列分式方程,其中找出方程的关键语,找出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5)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或用总体估计样本,体现了统计思想,统计的思想就是用样本的信息来估计总体的信息(或选择或填空)
(6)根据特殊图形的性质做题如2011年13题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移的性质.关键是判断重叠部分图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斜边长,这要求把特殊图形的性质,判定定理记牢并灵活运用
(7)根据题意找规律并写出推导公式,对于这类题一般是先从相邻两个图形的关系入手
(8)计算题或化简题
三、作图题:书上所学图形做法掌握,再结合具体题目具体图形的性质作图
四、解答题:
16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组,化简,分解因式
17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圆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中位数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知识点进行补图,计算填空
18游戏公平性问题,通过概率计算来进行比较,概率相等的公平,不等不公平
19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中的坡度坡角问题,难度不大,注意细心运算即可
20考查不等式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运用数学模型,可使求解过程变得简单
21主要考查对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性质,判定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来求图形全等或线段相等,第二问先猜测再利用性质判断证明特殊图形
22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结合求利润最大化问题(五年来全考这种题型还有一种题型是面积最大化,近几年没考)
23创新性,找规律一般会先给出一部分,下边的通常换汤不换药,我们只需按照他的思路再稍加变通
24动点问题,这里要做大量练习找思维方法又要注意知识的运用
不会人为设置繁难偏旧的试题
能力考察是不是意味着会有一些超难题出现?傅兴春明确指出,今年的中考题目不会“为难而难”,将保持试题背景真实性,即从学生身边生活来寻找命题资源,对那些学生在将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碰不到的问题,将坚决加以杜绝。

也就是说,不会人为设置繁难偏旧的试题,不会编造难题、偏题、怪题。

B
关于题型
数学有两大变化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由于这届初三学生第一届使用新修订的数学和物理课标,因此,今年数学和物理的中考试卷将会大变脸。

数学有两大变化。

一,选择题题量增加。

今年选择题10题,去年7题。

市教科院基础教育室主任肖鸣认为,选择题之所以要增加,为的是测量学生的多种认知方式,不是单一的认知方式。

二,总题量少了,今年要求“适当控制试卷长度”,总题量在25到28题,往年在25到30题。

其中,解答题过去是13题,现在11题,题量减少,是为了让学生更多时间思考。

总题量少,但数学总分又没有变化,也意味着每道题的分值增加了。

2015年厦门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数学学科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初中数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
1.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
2.2015年福建省初中数学学业考试大纲.
3.本年度市教育局颁布的考试要求的有关规定.
4.厦门市初中新课程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 三、命题原则
1.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综合有效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2.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双基”的结果与过程的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性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认识水平的评价.
3. 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基本理念,命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4.试题的考查内容、素材选取、试卷形式对每个学生而言要体现公平性.
5.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试题背景来自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
6.试卷的有效性.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与过程的考查,加强对学生思维水平与思维特征的考查.
四、考试目标
本考试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考生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1 了解、理解、掌握“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中的相关知识. 1.2 直接使用“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中的相关知识,有程序、有
步骤地完成判定、识别、计算、简单证明等任务. 1.3 能对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进行转译. 1.4能正确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尺规作图、画图. 2.数学思想方法
2.1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或然与
必然思想,分类的思想.
2.2掌握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配方法等基本数学方法.
3.运算能力
3.1 理解有关的算理.
3.2 能根据试题条件寻找并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3.3 能通过运算进行推理和探求.
4.逻辑推理能力
4.1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规则和方法,能有条理地表述演绎推理过程. 4.2 能用举反例的方式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5.空间观念
5.1 能根据条件画简单平面图形. 5.2 理解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5.3 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 5.4运用简单图形的性质揭示复杂图形的性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