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分车间低温液体储槽、充装安全操规

空分车间低温液体储槽、充装安全操规

6、严密监视压力表,避免超压,防止因操作失误引起超压。
7、定期检查储槽夹层内充氮压力和流量。
8、定期检查液氧储槽夹层内气体组分。如果有氧气增浓现象,应用氮气吹洗,并查明原因,以便氧浓度降至安全范围。
9、液体储槽应定期做低温液体纯度和液氧中碳氢化合物的检测,并做好相应记录,备案。
10、安全阀应每年校验一次,内筒防爆膜片每年更换一次。
11、要认真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泵;
12、装卸车过程中,操作人员、驾驶人员等均不能离开现场,需随时时检查运行情况,防止过量充装,出现异常立即停泵排除故障。
13、装卸工作完毕后,操作人员将操作过程的阀门恢复到初始状态并拆除接地线。
14、槽车充灌结束后应及时离开,如果充灌工作中断时间过长(过夜或假日中断),应解脱输液管连接。
液氧、液氮罐车充装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严格按照低温液体灌装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2、罐车的使用运输和检修必须按《低温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作业;罐车容器的使用管理和检修必须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作业。
3罐车灌装,必须有供销部门出具的产品提货单并量单相符,无提货单不得进行灌装作业。
4、储槽区域按照要求安装风向标。
5、灌装操作、检修用的各种防爆工具配备齐全。
6、进入储槽区域必须按要求穿防静电工作服。
7、装卸车辆及有关人员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并符合安全要求。
8、现场灌装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低温液体储槽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精心操作确保压力容器及管道安全运行。
(2)需要检修作业时,应对低温管道加温后方可作业。
32、罐车装车:
(1)检查充车泵密封气投用正常。
(2)液氧充装前对接头连接处进行脱脂。
(3)确认连接好相关阀门、管线、接地线及确认压力表完好读数准确。
(4)缓慢打开充车泵进口阀逐步至全开进行充分预冷后启动装车泵。
(5)缓慢打开装车泵出口阀门对出口管线及罐体进行充分预冷,逐步关闭回流阀,按照装车量进行灌装。
(1)要防止氮气的局部增浓。如果发现某些区域已经增浓或有可能增浓则必须清楚地作出标记,并加以强制通风。
(2)严禁人员进入氮气增浓区域。如要进入氮气增浓区域,需先通风置换,经检验分析确认正常以后才能允许进入。并要在安全人员监督下进行。
31、防止冻伤:
(1)在处理低温液化气体时,必须穿着必要的保护服,戴手套,裤脚不得塞进靴子内,以防止液体触及皮肤。
2、按工艺要求执行相关参数,缓慢开阀,随时注意观察压力、温度等参数变化情况。
3、定时检查压力表、温度表、减压阀、安全阀等表件情况,发现损坏不灵等情况及时更换。
4、及时正确地按照操作规程处理运行中的设备故障,对有异常现象危急安全时,应采取紧急停用措施,并报告有关领导。
5、遇到有碍设备安全运行的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
28、有液体少量泄漏需要处理的,必须停止充装,分析大气含氧量,当含氧量低于18%,操作员必须戴上自供或防护面具,并需在有专人监护下进行操作处理。
29、操作人员的皮肤因接触低温液体或低温气体而被冻伤时,应及时将受伤部位放入温水中浸泡或冲洗,切勿干加热,严重冻伤应迅速到医院治疗。
30、防止窒息事故的发生::
(3)安全附件失效,接管端断裂、紧固件损坏等难以保证安全运输的;
(4)储槽、罐车液体发生大量泄漏。
(5)雷击、暴风雨天气或附近发生火灾。
注:初次槽区域按要求配备消防设施。
2、储槽区域按照要求安装释放静电装置。
3、储槽区域按照要求布置液氧、液氮安全风险告知牌。
7、罐车在连接充灌输液管道前,必须熄灭发动机,拉紧手刹,处于制动状态,防止移动,在斜坡处应设置防滑块。
8、检查罐车的静电接地线与装卸台的地线接牢。
9、把装卸台的液相管与罐车的液相管接通(管-管相连时),打开罐车的排气阀。接管时应先检查快速接头是老化或损坏,装卸软管有无坏损。
10、车辆进行灌装作业时不能开音响系统,不能在储槽区域内维修车辆及在液氧灌装现场使用手机接打电话。
(6)低温阀门如果出现结冰卡涩,不能用力猛板,防止损坏阀门可用热空气或温水加温除冰。
33、发生下列异常情况时,一律不准灌装,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报告车间:
(1)储槽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许可值,采取各种措施仍不能使之下降;
(2)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缺陷危及安全;
18、每次装卸作业完毕后均应做好记录,驾驶员及灌装人员必须亲自确认汽车罐车与装卸装置的所有连接件,已妥善分离,方能启动车辆。
19、灌装人员现场作业时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分析仪,随时检测空间氧、氮含量变化情况。
20、驾驶人员、灌装人员随时注意现场方向变化情况,应站在上风头作业。
21、灌装作业时必须使用防爆工具进行操作。
15、操作人员在充灌或处理液氧时,不得穿戴被油脂沾污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凡被油脂沾污过的衣服和防护用品必须更换;不得穿戴有静电效应的化纤服装;不得穿有钉子的鞋。
16、操作人员的工作服若已渗透了氧,则不得进入有明火的场所。必要时,必须更换衣服或经过充分的吹除,在大气中至少吹除15分钟。
17、雷雨天严禁装卸作业,附近有明火严禁装卸作业,罐车异常严禁装卸作业,检测出泄漏或其他的不安全因素,立即停止装卸作业。
4、装卸车辆及有关人员必须具有国家规定的资质并符合安全要求。装卸人员必须熟悉所装卸物料的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理措施。
5、灌装前,必须对罐车体阀门和附件(安全阀、压力计、液位计、温度计)可靠性进行检查。
6、罐车必须按照要求安装阻火器方可进进入氧氮储槽区域;充灌操作应按操作规程进行,防止低温液体外溢。充灌液氧时,50米内不得有明火作业。
22、区域内严禁携带烟火、吸烟。
23、对输送管线、阀门、泵等设备要经常进行检查,保持完好,不得泄漏,开关阀门应缓慢,以免造成损坏引起事故。
24、装卸灌装时严禁敲击碰撞,以免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25、罐区要保持清洁,附近可燃废物及时清除。
26、消防器材应固定放置,不得随意挪用。
27、作业时以防低温液体溅入眼睛,作业过程中出现物料溅到人员皮肤上时,应该尽快到距离最近的洗眼器和冲洗器进行冲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