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稳层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水稳层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土料场公路项目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开工项目名称:K11+150-K13+150段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长河坝水电站项目经理部二00九年五月十日目录1.路面工程数量表2.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3.施工放样报验单4.测量资料5.建筑材料报验单6.进场设备报验单7.工程概况8.施工方案9.原材料试验检测、击实及配合比资料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土料场公路项目工程分项开工申请批复单(编号:01 ) A—Ⅰ—7 合同号:CHB-SG047-2007 项目名称:土料场公路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长河坝水电站项目经理部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土料场公路项目施工放样报验单(编号:01 )A—Ⅰ—2合同号:CHB-SG047-2007 项目名称:土料场公路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长河坝水电站项目经理部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土料场公路项目合同号:CHB-SG047-2007 项目名称:土料场公路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长河坝水电站项目经理部监理单位: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长河坝水电站监理部进场设备报验单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土料场公路项目合同号:CHB-SG047-2007 项目名称:土料场公路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长河坝水电站项目经理部监理单位: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长河坝水电站监理部建筑材料报验单工程概况本次开工项目名称为水稳碎石基层,桩号为K11+150-K13+150,开工长度为2公里,路面标准宽度为8.5m,厚度为25cm,方量约为4250m3,材料来源为关口料场。

基层实施方案1.原材料准备a)设计要求: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初凝时间应在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应在6小时以上,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压碎值不应大于35%,级配组成满足下表要求:使用碎石应事先分成3-4个粒级分开堆放,然后配合,使颗粒组成符合上表的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应采用厂拌法施工,混合料的配合比应根据现场选用的料实验确定,水泥用量6%,混合料7天浸水抗压强度不低于3.5mpa.,混合料必须及时摊铺和碾压,在水泥粗凝前完成.b)基层所用的砂、碎石材料来源为关口料场,经送检,原材料满足规及设计要求,并按设计要求做了配合比设计及击实试验,所用水泥为权治生产的“峨塔”牌,型号为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早强、快硬水泥,此厂为中外合资,质量免检,送到工地的水泥经检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c)原材料贮备丰富,能满足本段施工需要,施工用水采用生活用水。

d)待底基层交验后,方可进行基层作业。

2、混合料配合比控制:a)、配合比:根据试验室做出的配合比,计算出每盘拌合所需的原材料数量,用磅秤计量,采用两台JS500集中拌合,严控拌合时间,搅拌站设专职技术员全程监控。

b)、水泥剂量:此搅拌站采用人工上料,严控水泥剂量,在拌和过程中随时观察混合料拌和后的颜色,嗅其气味,同时按规定频率及时抽检水泥剂量;如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整个施工过程中,混合料水泥剂量必须控制在允许偏差围。

c)、最佳含水量:拌和站开拌之前对原材料的实际含水量进行检测,计算出合适的施工含水量;在施工期间根据不同的天气状况进行现场含水量的控制,确保碾压时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状态;混合料在出料前的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七天抗压强度≥3.5Mpa,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24h后,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及技术a)、准备下承层I.基层的下承层为底基层,底基层表面要求平整、坚实、具有设计规定的路拱,平整度和压实度等指标严格按照质量检评规进行检查验收,凡不合格的路段,要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可铺筑。

II.对于底基层上的低洼及坑洞,仔细填补及压实;搓板和辙槽需刮除;松散处,需耙松洒水和重新加水泥拌和并碾压,达到平整密实。

III.验收合格后的底基层先清除表面的石块等杂物后方能施工。

b)、施工放样恢复中线及边线,每隔10米设一中桩和一边桩(按半幅);因要通车,故需要半幅施工,用水准仪在桩上测出松铺高程,并用红笔明显标记在桩上;放出松铺控制线,在整平过程中挂线(横、纵)控制;在碾压过程中跟踪检测,以确保高程、横坡度达到设计要求。

松铺系数采用1.1。

c)、备料与设备准备I.根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需要的碎石的数量。

II.根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需要的水泥的数量。

III.拌和站根据施工计划和施工任务提前3天确保贮存或落实足够数量且合格的碎石和水泥。

不同粒级的碎石进行隔离、分开堆放。

IV.施工前对所需的运输车辆、操作机具、人员等进行全面计算、统一配置、统筹安排,并保证提前到位。

同时拌和设备、运输设备、施工设备的生产能力必须匹配,尽量避免窝工。

对相应的拌和设备、运输车辆、操作机具进行检查与修理,保证完好地投入使用,减少非正常停工发生。

V.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先调试所用的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d)、拌和与运输I.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和采用集中拌和法。

采用JS500搅拌,人工上料,磅秤计量的方式。

II.拌和前,根据设计的配合比及搅拌机的生产能力,确定每生产单位应配送的水泥、碎石、水的数量,并将相关数据用告示牌注明,确保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及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III.拌和时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

IV.根据拌和站的生产能力和运距计算运输车辆的需要量,足额配置运输混合料的车辆,以确保搅拌站满负荷运转,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拌和站的“停机待装”现象。

V.合理确定运输路线,尽量减少运输距离并保证道路24h畅通,及时将混和料运至现场。

同时注意装料均匀,以便现场布料。

VI.当摊铺现场距拌和厂较远时,混合料在运输中要加覆盖以防水分蒸发。

VII.根据各路段水泥稳定基层的厚度、宽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每车料的堆放纵横向距离,用石灰布设卸料点标记。

VIII.由远到近将混合料按上述计算距离或卸料标记卸置于路基上,卸料位置严格控制,以避免有的路段混合料不够或过多,减少装载机的工作负担。

e)、摊铺和整型I.根据混合料的特点、理论干密度、试验路段的经验计算混合料的松铺厚度。

II.混合料的摊铺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机械进行,并使混合料按上述的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规定的宽度上。

表面要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

III.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要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IV.摊铺采用装载或挖机机辅以人工进行。

在直线段,装载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

V.设一个3-5人的小组,携带一辆装有新拌混合料的小车,跟在装载机后面,及时铲除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补以新拌的均匀混合料,或补撒拌匀的细混合料,并与粗集料拌和均匀。

VI.对局部机械无法施工的区域由人工进行摊铺。

人工摊铺区域同样严格控制其相关技术指标。

用人工进行整形时,用锹和耙先将混合料摊平,用路拱板进行初步整形。

初压1-2遍后,根据实测的松铺系数,确定纵横断面的标高,并设置标记和挂线。

利用锹耙按线整形,再用路拱板校正成型。

VII.严格控制粗细集料离析,如果已离析,应弃除不合格料,碾压前重新摊铺合格料。

特别要铲除局部粗集料“窝”。

摊铺过程中应禁止车辆通行。

VIII.摊铺完成,由人工对边缘进行检查和修理。

对宽度和厚度过大的区域要对可利用的材料进行回收,对宽度不足或厚度太薄的区域要采用相同的材料进行修补,且要快速完成,以便在水泥初凝之前对基层进行压实。

f)、碾压I.整形后,用20t压路机进行碾压。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先静压2遍,然后震压4遍,最后静压2遍。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km-1.7km/h,以后采用2.0-2.5km/h。

II.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的表面要始终保持潮湿。

如表面水蒸发得快,要及时补洒少量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

III.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不受破坏。

IV.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要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V.经过整形的混合料,要在水泥初凝前并不应超过2小时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轮迹。

g)、接缝和“调头”处理I.时间间隔较短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采用搭接。

前一段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II.对于非同日施工的衔接处,在混合料未端,如图4-7放置一根与结构层同宽同厚的方木,方木轴线与路的中心线垂直,一面与施工段紧贴成垂直面,另一面用碎石筑成3米(长度)以上厚度逐渐趋于零的斜坡,便于压实机械的上下及方木的稳定。

整平的混合料应较方木高出约5cm,以利碾实后形成一个平顺的接缝,最后接缝应修整平顺。

1-底基层顶面、2-基层施工段、3-方木、4-碎石横向接缝处理示意图图4-7III.下次铺筑时,除去方木和碎石,要将下承层清扫干净。

IV.如拌和机械或其他机械必须到已压成的基层上调头,要采取措施保护调头作业段,在准备用于调头的约8-10m长的段落上先覆盖一厚塑料布或油毛毡纸,然后铺上约10cm厚的砂。

完成后,用人工除去砂,并收起塑料布。

V.为保证施工过程中行车畅通,故采取半幅施工,中桩位置采用与结构层等厚的槽钢(25cm),以便成型后的纵向施工缝垂直、順适。

h)、养生I.每一段碾压完成后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立即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d。

II.养生方法采取覆盖麻袋并用洒水车洒水的方法。

在整个养生期间始终保持麻袋及基层表面湿润,养生期终了拆除麻袋。

III.养生期禁止除洒水车外的一切车辆通行。

部分路段不能封闭的,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要将车速限制在20km/h以下,但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i)、其他事项I.作业方法:基层施工采取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

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和延迟的时间。

II.作业段长度:一般情况下,每一流水作业段的长度以200-250m 为宜。

III.气象:本结构层施工不会处于低温期。

但要注意天气变化,勿使混合料受雨淋。

降雨时必须停工,但已摊铺的混合料要尽快碾压密实。

IV.取样与试验:基层在施工现场每天取样一次,检查混合料的级配是否在规定的围;并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标准方法进行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含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已完成的铺筑段上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进行压实度试验,取样频率不低于检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