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散文研究开题报告
选题说明:
(一)当代散文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1.当代散文的发展状况:
上个世纪90年代以降,散文表现出了一种繁荣的态势。
总的来看,当代散文的创作有两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注重深度,加强了散文的精神性的探询,表现人文精神与人文理想,融入作者自身的生命体验,自觉承担起对历史反思,对人生审度,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对人与自然的思考,从而建构时代精神。
对思想性的追求,使散文突破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创制方式,在表现上更为自由。
许多作家加入了散文创作的行列,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
如史铁生、张承志、周涛等。
其次,注重表现日常生活,透现出一种闲适的风格,加上传播媒体的推波助澜,出现了诸如“小女人散文”、“休闲散文”等,拥有大量的读者。
2.当代散文存在的问题:
社会氛围的宽松,多元化的价值选择,一方面促进了散文的繁荣,同时也存在着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的情况。
而传媒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网络的普及,许多作品出现媚俗化倾向,流行一种“小散文”模式:小故事+小情调+小哲理。
这种文化快餐不乏温馨的一面,但是它回避直面社会人生,使读者的感觉和理解力日趋肤浅,这种模式化创作出来的东西“就像微量的鸦片一样,对人心悄悄发生着麻醉作用”。
(二)周国平散文的特色:
周国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他以一个哲学研究者的身份进行散文创作,从哲学的眼光审视文学,进行精神性探询,增强了散文的思辩性和理性思考的深度,赋予了这种文体哲学的底蕴。
同时他安于寂寞,无意张扬,坚持知识分子精神品格,在作品中融入生命的体验,真诚的表现自己的人文精神、人文理想,严肃思考社会、人生的意义,探讨价值标准的选择,让浮躁的社会与人们不忘精神家园的建设,在浮华的背后寻找心灵的寓所。
严肃的创作态度反映了脚踏实地的为人准则,发自内心的文字与当下的速食文学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在对散文进行精神性探询的同时,还应赋予散文鲜活、灵动的生命力,“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达到精神性与文学性的和谐,既能启发人的心智,触动心灵的思考,又能具备诗性品格;既能有“共时性”的共鸣,又能有“历时性”的回声与响应。
优秀的散文总是“思”与“诗”完美结合的产物。
周国平是一个哲学诗人,同时也是一个性灵哲学家。
诗性的语言和情思使他的散文在从容中有一份恬静,深邃中有一份平易,平静中有一份激情,简单朴素中有一份凝练含蓄。
一.论文的基本框架:
(一)当代散文的基本现状
1.当代散文创作中,精神性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作家自觉的在作品中表现出对社会、自然、人生意义的严肃思考,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作品。
2.物质文明的发展,享乐主义已在我们的生活中蔚然成风,先锋写作的探索在丰富文学形式的同时,也让文学远离了普通大众,成了作家的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