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建立

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建立

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建立
摘要: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医学生身担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所”的重要使命,更应在教学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将核心价值观与医学相结合,实现“爱国、诚实、友善、敬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缓解社会医患矛盾,推动社会和谐。

关键词:医学生;医德教育;核心价值观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务人员对医学认识越来越深,医疗器械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然而社会的医德认同感却大不如前。

现今,一些医务人员出现了是非不分、荣辱颠倒、拜金主义、欺诈舞弊的恶习。

这种现象扰乱了正常的医学秩序,严重损害了医务人员的整体形象。

医患矛盾的激烈迫切需要用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武装广大的医务人员,才能更好的提升医疗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民。

一、医学生所需要的核心价值观内涵
1.1爱国爱民诚实有信
作为医学生,更应该有高责任感和高使命感,有坚定的爱国主义,有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做贡献的信念,才能做到以民为先,因此爱国主义是医德教育的前提。

同时,作为医学生,更要注意诚信教育,“诚为先,信为本”。

没有诚信,也没有事业的根基,以诚待民,才能换取群众对于医务人员的信任。

1.2静心求学甘于寂寞
科学事业是一条漫长的过程,仅凭借聪明是远远不能爬向成功的。

研究过程必然少不了坎坷困境,有些问题可以寻求导师帮助,有些可能绞尽脑汁也无法解决,学生如果缺乏耐心,很难在医学研究中坚持下去。

很多工作,虽说是研究,但更多靠的是独立思考。

学会潜心研究,不急不躁,才能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1.3勇于挑战志存高远
求学过程中,学生必须拥有一定的品味,不要一味选择容易完成或者最有实效的事情,更应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敢为人先。

面临抉择时,第一遵循的原则是从心,选择自己喜欢的去奋斗,遇事要有主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第二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尽力,一旦下定决心,就要全力以赴,力求完美。

做决定慎重大胆,做事情有勇气敢担当才是青少年应该具有的活力。

1.4仁爱厚德心怀感恩
医务人员所具有的基本的职业操守就是要求从医人员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一位好医生要有一颗悲天悯人的情怀,才能由心关爱患者,关爱其他人。

医学人文精神的根本就在于既要关心人的躯体,又要关心人的精神和心理。

让友善成为心灵良药和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在医德指导之下,把握关爱友善的度,提高与医患交流的沟通技巧,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1.5精医敬业技优术精
医学是一个需要高度敬业的行业,面对患者,医生除了良好的愿望与微笑,要有与疾病斗争的精湛技,更要有充满对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的渴求与追求,这就是敬业的本质要求。

唯有身怀敬业,才能在临床实践中耐心,爱心的用“心”
投入学习和工作,才能不断探索,创新,调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二、医学生坚守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2.1医学生信念收到冲击
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理念不断变革的近些年,有些医学生的价值观受到扭曲,导致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以钱为重的观念占主导地位。

同时随着医患关系的越发紧张,公共媒体为博眼线的夸大效应,医学生对于患者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态度,淡漠了医学道德,动摇了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理念。

2.2学校教育脱节
大多数医学校的医德教育仅仅通过单一的人文课堂讲授为主,就连授课老师也没有临床和实践的切身体会,空有人文专业的背景。

这样的授课与重实践的医学实际情况有所偏颇,学生不能讲课堂上的医德教育内化于心,因为教育的效果也不甚明显。

同时很多的医学院校一味追求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对于医德教育的资源分配,同样影响了医德教育的效果。

2.3学生专业认知错误
许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并非遵从内心,而是听从家长吩咐,或者追求未来利益。

这样的医学生一味的关注个体,自然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为医者的“仁心”。

仅仅依赖纯医学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而忽视了道德价值对于自身的选择。

这种状况正如穿衣服系扣子一样,开头第一颗扣子系错,之后都系不准。

2.4医学生坚守核心价值观能够缓解医患矛盾
医学生坚守的核心价值观是为了调节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和患者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基础,也是社会对从医人员表现的思想、行为、品质、道德修养的总的评价。

坚守核心价值观能够为学校培养全能型医学生,能够改善现今医疗行业的歪风邪气,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要求。

只有使医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才能避免之后工作岗位所犯错误,才能改善医患关系,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基础。

三、医学生简历核心价值观的举措
3.1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首先,学校的规则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为学生提供一个公正的环境。

其次在运行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诉求,学校必须及时合理地解决,长期的不满只会恶化学校印象,引发同学不满。

再次,同学们日常生活应该多举办医德讲座、模范人物交流等正能量的活动,并对于突出表现的同学给予表彰,在潜移默化中带动青少年思维的改变。

对学生在道德生活领域的正能量进行嘉奖和给予助力,会增加学生满足感,也会感染其他人对此的学习。

3.2合理制度的建设
为了成功构建医德框架,制度的保障具有其必须性。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可以在网络建立医德成长档案记录制度,详细记录医学生在校期间道德表现奖评情况,为医学生学习知识,参与实践提供动力,为事业单位择生提供建议。

同时建立医德考核制度,不仅能够评估医德教育的成果,更能为同学掌握医德提供了方
向,提供了指标。

同时还可以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为有优良德行的同学予以奖励,才能鼓励青少年向组织靠拢,追求良好的医德发展。

3.3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话语权的构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形态的认知,离不开中国国情这一大前提,尤其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术话语权的构建。

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还未完全形成,但是学校老师应该正确讲解中国特社会主义,并将理论与事实相联系,将社会主义价值观无形的渗透入青少年的生活中,加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两者相融,才能引导学生有效的行使权力,提高参政能力,逐步形成对中国式民主的认知。

总之,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实践,要把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广大医务人员的道德行为任重道远。

我们必须把握青少年这批至关重要的区里,用更大的力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全践行机制的建设,通过可敬科学的楷模,带领广大医务人员见贤思齐,汲取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竞,隗铁夫,孙传海.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J]. 中华医学教育杂,2014,(34):545-547.
[2] 边江. 医务人员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企业文化,2014,(9)
[3] 陈炳锡. 从38家三级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分析人文精神[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
(27):52-54
[4] 宋佐东,苏丽君. 多元文化背景下医学生医德系统构建探讨[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402-404.
[5] 粟金,宏姚理,余剑颖. 基于医德医风教育树立当代医学生核心价值观[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60-161.
[6] 王晨艳,李奎刚.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分析与培育着眼点[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9):30-32.
[7] 王彩珍. 如何树立青年医务人员正确的核心价值观[J]. 理论探索,2014,(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