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恶性肿瘤患者的康复-总论

恶性肿瘤患者的康复-总论


一、康复治 疗目标
二、康复治 疗原则
• • • • 1.早期同步 2.综合措施 3.全面康复 4.团队协作
三、康复治 疗方法
• • • • 1.心理康复 2.躯体康复 3.疼痛康复 4.其他对症治 疗 • 5.康复教育
(一)心理康复
心理因素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 预后转归关系密切。 针对处于不同阶段患者的心理特点进 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善医者先医其心,后医其身,其次医 其未病,医人疾病,斯为下矣—华陀《青 囊秘录》
中国发病率排名前十 肿瘤
• 男性: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 管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胰腺癌、淋巴 癌、肾癌
• 女性: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 肝癌、食管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子 宫体癌、卵巢癌
• 癌症离你有多远?你所在的地区是不是癌症高发 区?近日,《生命时报》官微发布的“中国癌症 地图”在网上热传,其中,甲状腺癌和乳腺癌为 全国各个城市都高发的癌症,这些高发癌症与不 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虽然 地图里没有广东,但据4月份广东省疾控中心公布 的数据表示,广东仍是鼻咽癌全球高发地区。

五、生活质量 评定
• Raven生活质量分级 • 根据患者的肿瘤是否得到治疗、控制 及残疾状况分三级(能正常生活;生 活质量好;生活质量差,生存期有限) • 只能对肿瘤患者的残疾做大致分类, 对其生活质量做大体分级,没达到量 化评定
康复的介入能为肿瘤患者带 来什么??
恶性肿瘤
进展性残疾
恶性肿瘤
三、躯体功能 评定
• 1.恶性肿瘤本身所致功能 障碍
2.恶性肿瘤治疗所致功能障碍
四、活动功能评定
• 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 • 2.Karnofsky患者活动状况评定
80-100分 不需特殊照顾 50-70分 不能正常工作,基本能自理生活 0-40分 不能自我照料,病情发展需特殊照
进展性残疾
第三节 康复 治疗
• 1/3恶性肿瘤患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有效预 防; • 1/3恶性肿瘤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治愈; • 1/3恶性肿瘤患者依靠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改善生活质量
• 1.预防性康复:预防残疾的发生,减轻可能发生 的功能障碍 • 2.恢复性康复:促进患者康复,提高ADL及回归 社会 • 3.支持性康复:减缓肿瘤的发展、改善身体健康 及功能,延长生存期 • 4.姑息性康复:尽可能改善一般状况,控制疼痛, 使患者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
癌细胞
肿瘤
二、病因
化学因素
环境因素与细胞遗传物 质相互作用
遗传因素
外源性因素 生物因素 物理因素 内源性因素 内分泌因素 免疫因素
三、临床表现
• (一)局部症状 局部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和 转移症状等。 • (二)全身症状 贫血、低热、消瘦、乏力等。如肿瘤影 响营养摄入,如消化道梗阻或继发感染、 出血等,则可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恶性 肿瘤晚期常可出现恶病质、全身衰竭。
六、临床治疗
传统三大治疗方法
手术
化疗
放疗
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综合治疗、姑息治疗
六、临床治疗
传统三大治疗方法 定义:改善那些伴有 致命性疾病的患者及 化疗 放疗 其亲属的生活质量的 所有医学手段
手术
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综合治疗、姑息治疗
第二节 康复 评定
• 一、心理评定 • 二、疼痛评定 • 三、躯体功能评 定 • 四、活动功能评 定
签字 ?
6.心理治疗
瑜伽-冥想
杜克大学癌症研究中心,发现在对女性 乳房活检时,冥想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
(四)康复 教育
康复的介入能为肿瘤患者带 来什么???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 院
一、心理评定
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的心理反应
恐惧与否认期 自卑与失望期
需要层次紊乱期
癌症个体接受期 丧失感期
接受期
心理评定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EPQ)
二、疼痛的评定
•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相信患者的疼痛主诉是真 实的,尽管其中有可能有隐瞒的部分。 • 部位,是否有放射痛 • 性质(酸痛、跳痛、烧灼痛) • 强度分级时间特征(持续时间、时程、波动情况) • 影响因素(坐、走、排便、咳嗽、平躺等会加重 还是缓解疼痛) • 疼痛的影响(ADL、睡眠、工作) • 既往的疼痛治疗及效果
时内)使用冷疗,冰水10-20分 钟、冰5-7分钟。
3.针灸、推拿和按 摩
4.神经阻滞疗 法
• 神经阻滞法通过药物麻醉和消炎作用,使 组织松弛,紧张消失,疼痛消失。 • 经皮、激痛点注射、腱鞘内注射、关节内 注射、椎管内硬膜外给药、神经根封闭、 神经破坏因子
5.神经外科手 术
• 手术尚不满意,需慎重选 择
• 科技部启动了“《中国癌症地图集》编制”项目。 新版癌症地图,将更全面地了解我国目前癌症负 担的分布,尤其是确定哪些地方高发,可以提高
康复的介入能为肿瘤患者带 来什么?
本章内容
常见病种
概述
评定
治疗
第一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概述
恶性肿瘤的“三高一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 ,致死率高,治愈率低。 每一个恶性肿瘤患者都需要后续的康复治疗。
肿瘤转移
• 指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部位,对肿 瘤临近组织产生浸润性破坏,同时由浸润 部位进入静脉、淋巴或神经鞘膜等体内的 自然管道到达继发组织或器官继续增值生 长,形成与原发肿瘤性质相同的继发肿瘤 的全过程。
• 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 移
• (1)直接蔓延指恶性肿瘤连续不断地浸润、 破坏周围组织部分的生长状态。例如胰头 癌可蔓延到肝脏、十二指肠;浸润型胃癌 可沿粘膜或浆膜直接向胃壁内或十二指肠 发展。癌肿一旦侵及浆膜,即容易向周围 邻近器官或组织如肝、胰、脾、横结肠、 空肠、膈肌、大网膜及腹壁等浸润。
• (2)淋巴转移上皮组织源性恶性肿瘤多经 淋巴道转移。瘤细胞侵入淋巴管后,随淋 巴流首先到达局部淋巴结,继续增殖发展 为淋巴结内转移瘤。例如乳腺癌常先转移 到同侧腋窝淋巴结;肺癌首先转移到肺门 淋巴结。局部淋巴结转移后,可继续转移 至下一站的其他淋巴结,最后可经胸导管 进入血流再继续发生血道转移。在临床上 最常见的癌转移淋巴结是左锁骨上淋巴结, 其原发部位多位于肺和胃肠道。
(二)躯体 康复
推荐低强度有氧运动,以增强肌力,保持或 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提高心肺功能。
(三)疼痛康复
• 约1/4新诊断恶性肿瘤的患者、1/3正在接受 治疗的患者以及3/4晚期肿瘤患者合并疼痛。 • 在欧洲11个国家和爱尔兰最新的流行病学资 料显示,肿瘤患者临终前几个月内患有中度 到重度疼痛的发生率是56%,其中69%的患者 报告因为疼痛导致日常活动受限。WHO估计超 过80%的中度到重度癌痛患者接受了不恰当的 治疗。 • 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之一 •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疼痛学会已经确定 癌痛是全球的公共健康问题
• (4)种植性转移癌细胞脱落后在体腔或空 腔脏器内的转移,最多见的为胃癌破坏胃 壁侵及浆膜后,可在腹腔和盆腔脏器表面 形成广泛的种植性转移。卵巢的 Krukenberg瘤多为胃粘液癌经腹腔种植到 卵巢表面浆膜再侵入卵巢所形成的肿瘤。 值得注意是手术也可造成医源性种植,虽 然可能性较小,但应尽量避免。
躯体感受
精神心理
疼痛程度 多方面因素
多用于科研
(三)痛阈的测定
• 主观测评方法 • 1)机械伤害感受阈 • 2)温度痛阈(热痛阈、冷痛阈) • 3)电刺激痛阈
(四)疼痛五级评定 标准
级别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应用镇痛药物情况 不用 需非麻醉性镇痛剂 需口服麻醉剂 需口服或肌注麻醉剂 需静脉注射麻醉剂
一、基本概念
定义:在肿瘤患者的整个疾病过程中预防、维持 、恢复、再教育的过程。 康复目的:提高恶性肿瘤治愈率、延长患者生存 期、改善功能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回 归家庭和社会。 康复需求:身体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
二、病因
• 肿瘤的病因是指肿瘤发生的原始动因。 正常细胞 癌细胞
恶性肿瘤患者的康复
郭丽新
学习目标
• 掌握:恶性肿瘤康复的基本概念;康复目 标; 治疗原则和 方法;
• 熟悉:恶性肿瘤的康复评定;常见恶性肿 瘤术后的康复;
• 了解:恶性肿瘤的病因;诊断;临床治疗。
中国癌症现状
• 每1分钟就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 • 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
• 每7到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 • 60%—80%的患者伴发疼痛
• (3)血性转移癌细胞脱落进入血管后,随血 流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进入血管系统的肿瘤 细胞常与纤维蛋白及血小板共同粘聚成团,称 为瘤栓。血道转移的途径与栓子运行途径相同, 即进入体循环静脉的肿瘤细胞经右心到肺,在 肺内形成转移瘤,例如绒癌的肺转移;侵入门 静脉系统的肿瘤细胞,首先发生肝转移,例如 胃、肠癌的肝转移等;进入肺静脉的肿瘤细胞 或肺内转移瘤通过肺毛细血管而进入肺静脉的 瘤细胞,可经左心随主动脉血流到达全身各部 分,常见转移到脑、骨、肾及肾上腺等处;侵
右丙氧酚,或辅以可待因、丙 氧芬或曲马多等
脊柱/硬膜外阿片类 药物 ± 可乐定 ± 局部麻醉剂 选择性的神经阻滞 神经损毁术
氯胺酮/Total Sedation/ 吗啡、羟考酮、芬太尼、 美沙酮和氢吗啡酮等
基本原则:1、按阶梯给药;2、(口服)无创给药;3、按时 给药;4、个体化;5、注意具体细节
2.物理治疗-- 热疗、冷疗、运动疗 法、手法治疗 损伤(不严重的)初期(48 小
1.药物治疗
为什么要推荐口服首选?
口服简单、经济、方便 药物吸收规律,医生易于掌控 疗效切确,安全性高,值得信赖 易于调整剂量 患者最易接受,长期应用依从性高,独立性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