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金属活动性专题
目标 1.记忆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2.理解金属活动性的应用 3.掌握典型试题的解题技巧知识回顾 1.默写并记忆金属活动顺序(用元素符号表示)
2.归纳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
⑴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
⑵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硫酸中的
⑶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的金属能把位于的金属从它的可溶性盐溶液里关键点拨
⑴不考虑K、Ca、Na与酸及盐溶液的反应,它们可直接与水反应。
⑵判断金属的活动性一般不用“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剧烈程度
......”来比较。
而用“一种金属能否置换另一种金属的可溶性盐溶液”来比较。
典型试题一、两种、三种金属活动性比较
例1 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合理解释的是()
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容易燃烧,说明镁比铝的活动性强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③用硫酸铜、石灰水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
④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银、铂、金)以单质形式存在.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1. 现将X、Y两种银白色金属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X表面有铜析出,Y无明显变化,
则X、Y、Cu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 > Y > Cu B. Cu > X > Y C. Y > X > Cu D. X > Cu > Y 2. 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结果Y表面产生气泡,X表面无
明显现象;另取X放入Z的盐溶液中,结果X表面有Z析出。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Y>Z>X B.X>Y>Z C.X>Z>Y D.Y>X>Z
3.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投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有丙析出。
将乙、丙两种金属分
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丙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丙>乙>甲D.丙>甲>乙4. 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分析下列三个实验:
Y + HCl —不反应X + H2SO4 == XSO4 + H2↑ X + Z(NO3)2 —不反应
则X 、Y和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
方案一方案二
练习:
5.. 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ZnSO4溶液B.CuSO4溶液C.稀硫酸
6..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操作。
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A.①③B.②④C.④⑤D.②③
7. 下列可用于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一组药品是()
①Cu、Zn、FeSO4溶液②Cu、Fe、ZnSO4溶液
③Zn、FeSO4溶液、CuSO4溶液④Fe、CuSO4溶液、ZnSO4溶液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二、一定量的金属与溶液的置换
例2: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蓝色滤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B.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Al
AI CuSO4溶液滤渣滤液
1
2
3
三、一种金属与两种盐溶液的反应
例3: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有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
滤渣滤液
1
2
3
4
5
四、两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的反应
例4: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B.剩余固体肯定是银和铜
2+ 2+ + 2+
滤渣滤液
1
2
3
4
5
8.铜与另一种金属M的混合物(M可能是Al、Fe或Ag),在该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M不可能是,待反应完成后(填实验操作方法),得到铜和滤液,在滤液中加入锌片,其表面有一层黑色物质,则M是.取一定量的原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对反应所得溶液和固体推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有M的离子
B、固体中一定有Ag和Cu
C、固体中一定有Ag
D、溶液中一定有Ag+.
9.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右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
(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2014•十堰)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则:
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
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
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A. 1个 B. 2个C.3个D. 4个
11. 向含AgNO3、Cu(NO3)2、Mg(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Ag、Cu、Mg B.Cu、Mg、Zn
C.Ag、Cu、Zn D.Ag、Mg、Zn
12. 向氧化铜和锌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再向滤液中插入铁片,铁片无变化。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铜和锌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
C.滤液中一定含有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Cu2+
1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
于是,他们重新配制硫酸铜溶液,再次实验,又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②完全反应后溶液呈黄色;③实验中一定发生了置换反应;④由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Cu > Fe;
⑤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⑥重做实验没有任何意义。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
14. 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
结合实际现象
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错误
..的是()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
15. 现有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
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X﹥Y
B.相对原子质量:X﹥Y
C.金属活动性:Y﹥X
D.消耗硫酸的质量: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