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1.1.运用幼儿园模拟教学直观体现幼儿科学教育的观察方法;
2.2.运用视频短片直观再现观察的指导方法;
3.3.教学过程中紧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




《指南》→探究

观察
/ \
指导 含义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去年九月份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指导当前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其中,在幼儿科学领域的学习活动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为了更好地体现《指南》的要求,我在教学中渗透《指南》精神,使学生掌握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培养学生引导幼儿开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由于我系学生平时幼儿园的见习、实习较少,缺乏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感性认识,故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幼儿园教学情境,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所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方法——观察的含义及指导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组织指导幼儿开展科学探究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树立幼儿科学教育的正确思想,积极引导幼儿开展科学探究。




教学重点:观察的指导;
教学难点:观察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灵活运用。




借学校组织“微课”教学大赛之际,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精心备课,使我认识了“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问题更聚集,主题更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同时也适合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使学生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应用性课程,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入幼儿园教学现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情意,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实践性知识,有助于增强教学实践能力。为此在课程的教学中模拟幼儿园教学场景、观看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短片是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提高课内容
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观察
授课时间
2013年4月26日
教学背景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将相关的专业理论具体付诸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应用性学科。本次授课内容是其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中的一个知识点,即幼儿教师如何通过观察指导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主讲二个要点:一是观察的含义;二是观察的指导。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级学科:____教育学_______________
所属专业:____学前教育_____________
课 程: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
适用对象:_ 本科_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____闫芃________
滨州学院
二零一三年四月二十日
课程名称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
授课对象
学前教育本科
本次微课教学活动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具体案例,承上启下,引入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下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常用的重要方法——观察。然后通过幼儿园模拟教学,直观呈现了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观察活动场景,通过与学生的讨论交流,并结合相关案例自然渗透本节知识要点,科学引导学生指导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最后通过视频短片进一步加深理解所学内容,突出了教学的重点,有效突破难点。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注重了自身幼儿园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效果显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