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度第一学期期末补考

2020年-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度第一学期期末补考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一学期期末补考
法律九九级第三学期刑事诉讼法学试题
3月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 共20分)
1.强制措施
2.立案管辖
3.当事人
4.死刑复核程序
5.侦查
二、填空题(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每小题的空格内。

每空1分, 共20分)
1.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由公安机关负责。

2.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回避应当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3.在自诉案件中, 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 能够同被告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证据事实的表现形式能够将证据分为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

5.对于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如果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能够采用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的方法。

6.正在被______________或者依法被_______________人身自由的人, 不是担任辩护人。

7.公检法机关决定取保候审时, 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___________或者交纳_____________。

8.对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__________, 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____________。

9.证据必须经过______________, 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10.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 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 剩余刑期在________以下的, 由____________代为执行。

11.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的四个答案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出正确答案, 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每小题2分, 共10分)
1.人民法院宣告判决, ______。

A.涉及国家秘密的判决不公开宣告
B.未成年人犯罪的判决不公开宣告
C.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判决不公开宣告
D.一律公开宣告
2.划分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标准是______。

A.证所是否能够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
B.证据的存在形式
C.证据的来源
D.证据是否定还是肯定犯罪
3.下列案件中, 依法应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死刑核准权的是
______。

A.杀人案 B.贪污案
C.强奸案 D.爆炸案
4.下列各项中, 属于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共有的职权是______。

A.拘传 B.检察
C.执行拘留 D.批准逮捕
5.公诉案件的犯罪嫌颖人、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的最早时间是
______。

A.从立案之日起
B.在开庭十日以前
C.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
D.自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
四、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的四个答案中, 有二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

选出正确答案, 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每小题2分, 共10分) 1.某甲目睹了被告人杀死某乙的全部过程, 某甲关于被告人犯罪
的证言属于______。

A.直接证据 B.间接证据
C.传来证据 D.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
2.在侦查阶段, 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具有的权利主要有______。

A.杳阅案卷材料, 为刑事辩护作准备
B.申请鉴定或者勘验
C.提供法律咨询
D.代理申诉、控告
3.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的案件, 应当根据不同情况, 作出下述决
定______。

A.提起公诉 B.免予起诉
C.不起诉 D.撤销案件
4.在法庭审理过程中, 能够延期审理的情形有______。

A.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的
B.检察员发展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 提出建设的C.由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D.被千人死亡的
5.下列证据中属于书证的是______。

A.被告人遗留在犯罪现场的记载犯罪计划的笔记本
B.贪污案件中被告人伪造的单据、帐簿
C.被告人遗留在犯罪现场的书包和书籍
D.被盗的大型工具书
五、简答题( 每题8分, 共24分)
1.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 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2.刑事拘留与治安拘留有哪些区别?
3.试述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条件。

六、论述题( 16分)
试述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一学期期末补考
法律九九级第三学期刑事诉讼法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 供参考)
3月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 共20分)
1.强制措施, 是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强制性限制其人身自由
或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各种法定强制方法。

2.立案管辖, 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直接
受理刑事案件范围上的分工。

3.当事人, 是指与案件事实和诉讼结果有切身利害关系, 在诉讼中分别处于控诉或者辩护地位的主要诉讼参与人。

4.死刑复核程序, 是指对死刑的判决和裁定进行复审核准的
一种特殊程序。

它包括对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和对判
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5.侦查, 是指公安机关和人民俭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 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采取的有关强制性措施。

二、填空题( 每空1分, 共20分)
1.执行逮捕预审
2.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
3.自行和解撤回自诉
4.言词证据实物证据
5.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6.执行刑罚剥夺、限制
7.保证人保证金
8.十二十月六个月
9.查证属实
10.一年看守所
11.十二十小时
三、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 共10分)
1.D 2.A 3.B 4.A 5.D
四、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 共30分)
1.AD 2.CD 3.ACD 4.ABC 5.AB
五、简答题( 每题8分, 共24分)
1.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
( 1)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不认为是犯罪的。

( 2分)
( 2)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 1分)
( 3)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 1分)
( 4) 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
的。

( 2分)
( 5)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 1分)
( 6) 其它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 1分)
2.刑事拘留与治安拘留的区别有:
( 1) 法律性质不同, 刑事拘留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是一种保证
性措施, 其本身不具有惩罚性。

治安拘留是治安管理处罚, 具有惩罚性。

( 2分)
( 2) 适用于不同的对象。

刑事拘留适用于刑事案件中的现行
犯或重大嫌疑分子, 是即将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对象。

治安拘留适用于一般违法行为人。

( 2分)
( 3) 适用目的不同。

适用刑事拘留的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活
动的顺利进行。

治安拘留的适用目的是处罚和教育一般违法行为
人。

( 2分)
( 4) 羁押期限不同。

普通刑事拘留不得超过14日, 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拘留期限不得超过
37日。

治安拘留的期限最长是15日。

( 2分)
3.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有:
( 1) 原告人必须是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

( 1分)
( 2) 有明确的被告人。

( 1分)
( 3) 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 2分)
( 4) 被害人的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

( 2分) ( 5)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
管辖。

( 2分)
六、论述题( 16分)
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主要内容是:
( 1) 分工负责, 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法律赋予的职权, 按照不同的分工进行本部门的工作, 各负其责, 各尽其职, 不能互相代替和超越职责权限。

( 4分) ( 2) 互相配合, 是指公、检、法机关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 要通力合作, 互通情况, 互相支持, 协调一致, 共同完成刑事诉讼的任务。

( 3分)
( 3) 互相制约, 是指公、检、法机关按照职权和工作分工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各守关口, 相互牵制和约束, 坚持真理, 防止可能发生的错误和偏差, 使已经发生的错误及时纠正。

( 3分)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 4)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
原则, 彼此之间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辅相成的, 辩证统一的关系, 不能否定或者忽视其中任何一项内容。

( 3分)
( 5) 这一原则的精神体现在刑事诉讼的全过程中, 刑事诉讼规定的一系列制度、程序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 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