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衣工艺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成衣工艺学课程英文名称: Technology of Garment Manufacture课程类别与性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64学时(其中讲课46学时,实验18学时)先修课程:服装机械、工业样板面向对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开课系(室):服装工程系一、课程教学目标成衣工艺学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述服装企业成衣生产的流程及生产工艺,了解成衣生产过程中准备、裁剪、粘合、缝制、后整理等方面知识,接触成衣生产的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前沿知识,使学生能够获得成衣生产运作的一个完整知识框架,是学生从基于书本的服装制作知识转向基于企业实际的批量成衣生产知识的桥梁性课程,是学生深入学习实践性课程及进行企业实习的必备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着重实际生产过程的工艺和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实践操作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注重学生对产业生产及研究的前沿流域的了解,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一)知识目标通过成衣工艺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服装工业化生产的基本流程和基本工艺方法。
重点把握在企业实际成衣生产流程中关键生产工艺和原理,并了解成衣产业及相关研究的前沿知识,为今后的实践课程、企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获得如下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工艺技术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产业适应能力以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注意培养学生成为成衣生产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深入理解成衣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掌握用成衣工艺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手段,对各种成衣生产技术、工艺难题能进行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素养;结合成衣工艺研究前沿技术,提出和实施企业创新或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思想、新模式等方面的素养。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知识单元1:成衣工艺学绪论 4学时。
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1、了解成衣产业的发展简史,服装业的现状、优势与问题,介绍成衣工艺学课程的地位、发展方向与研究对象。
2、掌握成衣生产的基本流程,包括国外及国内的服装生产工序的组成。
3、了解成衣企业组织结构,在成衣生产流程中每个组织部门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
了解成衣工艺的发展趋势,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方向及应用状况。
知识点:1、成衣工艺发展概况2、成衣生产流程;3、成衣企业组织结构;4、成衣工艺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知识单元2:准备工程 8学时 +4学时(实验)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1、了解成衣生产前材料准备工作所包括的内容,掌握材料的准备原则及材料的选择方法。
2、掌握生产准备过程中材料的各项检测和测试内容,理解材料检测及测试的目的及意义。
3、了解材料预缩与整理的具体内容,掌握材料预缩的原因、方法。
4、了解样品试制的流程及方法,掌握样品试制、试产的具体实施环境。
5、掌握面辅料耗用的预算,具备计算面辅料耗用的能力。
6、通过准备工艺设计案例进一步加深对生产准备内容的实际认识;了解生产准备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知识点:1、材料准备2、面辅料耗用的预算;3、材料的检验与测试;4、材料的预缩与整理;5、样品试制;课内讨论:成衣生产中技术参数测定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本章实验:材料缝缩率测试 4学时实验学习目标:通过实验,学习缝缩率的测试方法、分析、研究影响缝缩率的因素、掌握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
知识单元3:裁剪工程 16学时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1、理解裁剪方案的定义、内容及意义,掌握裁剪方案的制定的原则及需注意的工艺事项,能够针对具体产品生产编制裁剪方案。
2、掌握裁剪工程中排料、划样、铺料、裁剪、验片、打号、拆片及包扎各工艺环节的操作方法、技术要求,了解各环节所用的设备种类及使用要求。
3、通过裁剪工艺设计案例进一步加深对裁剪工程内容的实际认识;了解裁剪新工艺及新技术等研究新进展。
知识点:1、裁剪方案的制定;2、排料3、划样4、铺料;5、裁剪6、验片、打号、包扎;7、裁剪工程的质量控制。
重点:掌握裁剪方案的选择制定、排料与铺料的工艺操作课内讨论:分析裁剪方案案例的优劣,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本章练习:1:5小样板排料练习 4学时知识单元4:粘合工程 4学时 +4学时(实验)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1、了解粘合衬料的起源、作用及粘合工艺的意义。
2、了解粘合衬的种类及分类方法,掌握选用粘合衬的原则。
3、了解粘合工艺设备,掌握粘合工艺的机理及粘合工艺参数。
4、通过粘合工艺设计案例进一步加深对粘合工程内容的实际认识;了解粘合新工艺、新技术等研究新进展。
知识点:1、服装衬料的发展;2、粘合衬的分类;3、粘合衬的选用;4、粘合工艺及设备。
难点:粘合工艺参数及原理课内讨论:讨论粘合工艺各参数及对粘合质量的影响。
本章实验:粘衬剥离强度测试 4学时实验学习目标:通过实验,学习粘衬剥离强度的测试方法与步骤,理解反映剥离强度性能指标的含义,学会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知识单元5:缝制工程 8学时 +4学时(实验)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1、理解线迹、缝迹与缝型的基本概念,掌握缝制服装常用线迹的性能和用途,掌握缝型的分类及其应用。
2、掌握缝口强度的定义和测定方法,掌握影响缝口强度的因素。
3、掌握缝制常见质量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法,掌握缝制效果的检验方法。
4、了解缝制工序分析与制定的方法,了解各种缝制设备的作用及操作。
5、了解成衣生产常用手针工艺(包括可以实现手针工艺的现代新技术设备)6、通过缝制工艺设计案例进一步加深对缝制工程内容的实际认识;了解各种缝制新工艺、新技术及新材料缝制工艺等研究新进展。
难点:能根据缝制工艺编写符合生产要求的工艺单。
知识点: 1、线迹与缝型;2、缝口强度;3、缝制质量因素;4、缝制工序分析与制定;5、缝制设备及辅助器。
课内讨论:各类线迹、缝型的特点及应用本章实验1:缝线耗用比率测定 2学时实验学习目标:通过实验,学习缝线耗用比率的测定方法,掌握不同线迹缝纫线的耗用情况。
本章实验2:缝口强度测试 2学时实验学习目标:通过缝口强度试验,学习缝口强度的测试方法,分析影响缝口开裂的主要因素、掌握这些因素对缝口强度的影响,学会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知识单元6:整理工程 4学时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1、了解熨烫的作用及分类,掌握手工熨烫工艺、操作方法。
2、理解熨烫定形机理及工艺参数,了解各种不同的熨烫设备及使用方法。
3、通过熨烫工艺设计案例进一步加深对熨烫工程内容的实际认识;了解各种熨烫新工艺、新技术等研究新进展。
4、了解成衣加工基础后整理工艺的内容、作用及工艺要求。
5、了解洗水、染色、磨砂、针织、毛衫、牛仔服装等常见成衣后整理工艺。
6、了解包装的功能、种类、材料及工艺要求7、了解储运的标志、要求及储运质量控制。
8、了解成衣标志的种类、内容及作用。
知识点:1、成衣整烫定型2、后整理3、包装4、储运、成衣标志课内讨论:通过哪些方式可获得服装的立体造型和平挺的外观,对各种方式进行比较。
课内讨论:包装的种类、方式及材料,并对各种方式及材料进行比较。
知识单元7:生产技术文件 4学时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1、了解生产技术文件体系内容,掌握制定生产技术文件的方法,能够针对指定款式制定相应的工艺技术文件。
2、了解基于服装生产工序分析的工艺流程图制作方式;3、掌握服装工艺单的制定方法。
知识点:1、生产技术文件2、工艺单的制定本章练习:1)工序分析:针对某一款成衣(西裤、衬衫、外套),分析其缝制工序。
2)编写工艺单练习:根据工序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工艺单知识单元8:成衣常用面料处理工艺 4学时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1、了解绸料、纱料等软料服装的裁剪和缝制工艺2、了解羽绒服装的填绒方法、缝制工艺3、了解皮革的种类、裁剪方法和缝制工艺4、了解弹性面料的裁剪方法和缝制工艺5、了解透明面料、热塑性面料的裁剪方法和缝制工艺知识点: 1、软料服装工艺2、羽绒服装工艺。
3、皮革服装工艺4、弹性面料服装工艺5、透明面料服装工艺6、热塑性面料服装工艺。
三、课程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1. 教学方法注重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创造积极的教学环境,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案例式、讨论式、课题研究式、工作室式、讲座式、研讨班式、实践性教学等教学方法,结合各个知识点,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优化成衣工艺实践,提高学生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2. 教学手段(1)成衣工艺学精品课程网站教学。
成衣工艺学精品课程网站资源丰富,是实体课堂的不可或缺的补充,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2)多媒体教学。
全部采用多媒体授课(除实验和实践环节),节省了板书和画图时间,对重点和难点可以讲深讲透,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并留有讨论式学习的时间。
(3)网络教学。
在精品课程网站上及利用网络沟通工具和学生沟通,辅导学生作业,使得教与学能配合得更好。
(4)生产实践录像教学。
组织学生观看生产实践录像,增加学生对成衣生产实践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课为帮助学生理解陌生的企业成衣生产,领会成衣生产的工艺技术要领,为后续服装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并能够有意识地利用成衣工艺学中的一些理论、方法和技巧解决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在成衣工艺学教学和学习中,利用课内和课外时间布置一些讨论题目是非常可行的。
借助讨论课,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安排或调整讨论课内容。
讨论课1:成衣生产中技术参数测定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参考学时:1学时。
涵盖知识单元:样品试制。
讨论课2:分析裁剪方案案例的优劣,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参考学时:1学时。
涵盖知识单元:裁剪工程。
讨论课3:讨论粘合工艺各参数及对粘合质量的影响。
参考学时:1学时。
涵盖知识单元:粘合工程。
讨论课4:各类线迹、缝型的特点及应用参考学时:1学时。
涵盖知识单元:缝制工程讨论课5:通过哪些方式可获得服装的立体造型和平挺的外观,对各种方式进行比较。
参考学时:0.5学时。
涵盖知识单元:整理工程讨论课6:包装的种类、方式及材料,并对各种方式及材料进行比较。
参考学时:0.5学时。
涵盖知识单元:整理工程。
4. 习题课——成衣工艺学习题课是成衣工艺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可以通过在课堂上采用先讲后练的方式,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练习,并通过教师的作业讲解巩固该知识点。
习题课内容1:制定裁剪方案练习、排料练习。
参考学时:4学时。
涵盖知识单元:裁剪工程习题课内容2:工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