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周1课时年月日制定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为“李杜”。
其诗多是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被称为“诗史”,风格沉郁顿挫。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等。
2、创作背景: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贵族官僚或大地主的住宅)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3、诗文释义: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优美的歌声。
没想到在一派大好风景的江南,在落花时节又遇见了你。
4、主题:
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书写现实中与李龟年的相逢,运用了对比手法,抒写了时代的变迁,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感叹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悲叹。
第周2课时年月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