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砖混结构混凝土施工方案-1

砖混结构混凝土施工方案-1


3.8.1.2浇筑构造柱结构砼前,底部先填以 30~50mm 厚的同配比减石子砂浆。
3.8.1.3浇筑砼时设专人看模,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 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砼凝结前修整完好。
3.8.1.4使用 30、50 插入式振捣棒要快查慢拔,插点呈梅花型布置,按顺序进行, 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 1.5倍( 50 棒应为 52.5cm 取 50cm;30 棒应为 40.5cm 取 40cm )。平板震动器的移动间距,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够覆盖已振 实部分的边缘。振捣时间以砼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序号 1 2 3
项目 工程名称 地理位置 勘察单位
内容 福田四区 412#楼 鹤壁市鹤煤大道东段 鹤煤集团勘查分公司
1.5 各部位 混凝土 具体情 况
4
监督单位
鹤壁市量监督站
5
施工单位
焦作三建建设有限公司
6
建设单位
鹤煤集团
7
设计单位
鹤煤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所
8
监理单位
河南卓越监理公司
3.8.5.4 浇筑现浇板的砼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振捣完毕后用 1.5-4m 刮杠刮平, 用木抹子抹平,并拉线检查板面平标高,严格控制平整度,尤其构造柱根部。
页脚内容 - 6 -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3.3.3 在每一个工作班内,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如下雨或原材料由 变化),应及时检查调整。
3.3.4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 3.4 混凝土试块的留置 3.4.1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m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组标养试 块。
3.7 施工缝留置位置
基础垫层和基础底板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构造柱施工缝在圈梁下皮以下
1cm。
楼梯施工缝留置在楼梯所在楼层休息平台上跑(上一层)楼梯踏步数的 1/3处。圈梁
按伸缩缝分为两个施工段。不留施工缝。
3.8 混凝土浇筑、振捣
3.8.1砼浇筑和振捣一般要求
3.8.1.1浇筑砼时为防止砼分层离析,砼由料斗内卸出时,其自由倾浇高度不得超过 2m,超过时才用串筒或斜槽下落,砼浇筑时不得直接冲击模板。
3.8.4.3 构造柱砼养护:构造柱拆模后立即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3.8.5 梁、板、梯混凝土浇筑、振捣
7 昼夜。
3.8.5.1梁、板砼浇筑采用龙门架运输方式,每次浇筑厚度根据现场使用的振捣棒 (50 棒或 30 棒)而定,为其有效长度的 1.25倍( 50 棒应为 43.75cm,取 40cm;30 棒 应为 33.75cm,取 30cm)。平板震动器的移动间距,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够覆盖已振 实部分的边缘。振捣时间以砼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
一、 编制依据
混凝土施工方案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1.1施工图纸 福田四区 412#楼施工图纸
1.2主要规范、规程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GB502—042002 SJQ00-SG—-0200203
1.3施工组织设计 福田四区 412#楼施工组织设计
1.4 工程概况
页脚内容 - 1 -
M10 水泥砂浆
2
.1

C20



C20



砼强度等级
2
.1.1

M10 混合砂浆



M10 混合砂浆
工 程

二层-四层 M10 混合
凝 土
砂浆,四层以上 M7.5混合 全
砂浆
部 采



C20



32.
C20
5


C20
硅 酸


C20




C20



C20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告。
3.4.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 100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组标养试块。 3.4.3 同条件试块:基础梁留一组;基础梁上每层的构造柱留一组同条件试块;梁、 现浇板留一组同条件试块。同条件试块置于现场带篦加铁笼中做好标识同条件养护。 3.4.4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为保证留置的试件有代表性,应在第三盘 以后至搅拌结束前 30min 之间取样。
3.8.2.2打完垫层后必须进行洒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 12h内立即进行洒水养护, 养护时间不少于 7 昼夜,
3.8.3 条形基础混凝土浇筑
3.8.3.1底板砼浇筑采用吊车运输连续浇筑。在浇筑砼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 的油污等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予以堵严。
3.8.3.2 本工程基础底板厚分别为 300mm 和 350mm,底板砼采用搅拌机搅拌,塔机 吊装运输砼 ,50 插入式振捣棒振捣,要快查慢拔,插点呈梅花型布置,按顺序进 行,不得遗漏。为保证底板整体性,底板砼一次连续浇筑完毕,不留垂直施工缝。并 在初凝前 1-2h 用抹子抹平,以消除早期有可能产生的收缩裂缝。
结构参数 370mmMU10 机砖 240mm 厚 MU10 机砖
内外均为240mm厚 MU10多孔砖
构造柱 370×240、370×370、 240× 240 240×240mm
圈梁 370*180mm、370*300mm 240*300mm 、240*180mm
挑梁、梁厚: 250mm、 边梁: 150mm、板: 100mm.
3.5 施工流水段划分: 基础梁和垫层为一次性浇筑,基础梁以上分为 一个检验批。
○1 -○25轴为一个检验批; ○26-○47轴为
3.6 流水段施工缝处理措施 所有施工缝均采用多层板(根据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切口)分隔,在下一流 水段砼浇筑前,将施工缝处的松散混凝土进行剔除处理,施工缝浮浆层剔除后砼浇水 湿润,施工缝处理必须待砼强度达到 1.2Mpa 后进行。
9
合同范 围
施工图中全部合 同
投资性质
自筹
10
质量目 标
创市优质主体工 程
合同性质
按竣工实际结算
11
计划工期
总工期 16天7 ;

程 12

况 页脚内容 - 2 -
层数
建筑物总高度
18.3. 米
基底标 高
砖混 6 层(不含地下室)
设计室外地坪
-1.00 米
建筑面积
2882.6 4 m2
-2.90 米
主要机具准备:
规格
单数 位量
单耗量 (KW)
总功率 (KW)
备注
ZN-50 型振动棒
台4
1.1
4.4
平板振动器
台2
2.2
4.4
铁锹
把 40
铁抹子
个 40
木抹子
个 40
400 型自落式搅拌 机
台2
7.5
15
地磅
台2
混凝土试模 双轮手推车
组4 辆6
坍落筒
个3
页脚内容 - 4 -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2.2 作业条件: 2.2.1钢筋的隐检工作已经完成,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及固定 情况无误。 2.2.2模板的预检工作已经完成,模板标高、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支架稳 定,支撑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缝严密,符合规范要求。 2.2.3 由试验室确定配合比单,并将其转换违每盘实际使用的施工配合比,并公布与 搅拌机处的标牌上。(试验室 C10配比 : 1:3.39:5.08,C20 配比: 1:2.06:4.19, C25配比: 1: 1.69:3.43。) 2.2.4 所有的原材料经检查,全部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所提出的要求。 2.2.5 搅拌机及其配套的设备应运转灵活、安全可靠,电源及配电系统符合要求,安 全可靠。 2.2.6 所有计量器具必须灵敏可靠,地磅下面及周围的砂、石清理干净,并按施工配 合比设专人定磅。 2.2.7砼浇筑前首次使用不同标号混凝土时,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的工作已进 行并符合要求。 2.2.8 砼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由技术部门讲述施工方案,对重点部 位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2.2.9 浇筑砼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安全稳定,能够满足浇筑要求。 2.2.10砼浇筑前,仔细检查龙门架和塔吊加固情况。 2.2.11各流水段结合部位施工缝均采用多层板(根据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切 口)分隔。 2.2.12在砼浇筑前先将模板内杂物清扫干净,并适量浇水,但不的有积水。 2.2.13梁、板、梯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清理干净。 根据施工工序及工期安排,砼浇筑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若砼浇筑量较大,白天不 能浇筑完成又不能留置施工缝时,现场管理人员分成两班,每班 8 小时,各专业有关 领导及施工人员跟班作业,负责检查,同时做好各方协调工作。 三、施工方法 3.1工艺流程: 3.1.1混凝土搅拌基本工艺流程:
垫层
基 地

墙体
部 构造柱

梁、板
层数 1 层外墙 1 层内墙
2-5 层
地 1层


2-6 层
分 1层
2-6 层
梁、板 1 层
页脚内容 - 23-6- 层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厚度: 100mm
C10
二、


条形基础,底板厚度: 350mm
C20

370mmMU10 机制砖墙 240×240mm
挑梁、梁厚: 250mm、 边梁: 150mm、板: 100mm.
2.1.2砂:用中砂或细纱,含泥量不大于 5%。
2.1.3石子:石子粒径为本地 16-40mm 碎石 ,级配应符合配比要求,含泥量(小于 0.8mm 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应≤ 1%。大于 5mm 的纯泥应≤ 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