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部编版1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部编版1
•
7.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 见闻、 掌故和 趣事, 当他晚 年坐在 火炉旁 给孩子 们讲述 这一切 的时候 ,他本 人就是 故事的 一部分 。传统 故事是 否值得 转述, 往往只 取决于 故事本 事的趣 味性和 可流传 性。
•
8.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 程度的 减损或 逐渐消 失。现 代小说 家对待 故事的 方式复 杂多变 ,以实 现他们 特殊的 叙事目 的。小 说家呈 现人生 ,有时 会写到 难以言 喻的个 人经验 ,他们 会调整 讲故事 的方式 ,甚至 将虚构 和表述 的重心 挪到故 事之外
•
1.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 ,有着 为官的 阅历和 广阔的 视野, 对下层 民众生 活有深 刻的了 解。他 们既可 以将下 情上迭 ,也可 以将官 方的意 旨贯彻 于民间 。
•
2.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 民众的 责任, 同时参 与地方 教育和 地方管 理,引 领着一 方社会 的发展 。乡绅 群体的 消失, 使乡村 失去了 传统文 化的传 承人, 失去了 文化颁 被和灵 魂,没 有了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 文 35《邹忌讽齐王纳谏》(共27张PPT)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 文 35《邹忌讽齐王纳谏》(共27张PPT)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 文 35《邹忌讽齐王纳谏》(共27张PPT)
谢谢观看
Exit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 文 35《邹忌讽齐王纳谏》(共27张PPT)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 文 35《邹忌讽齐王纳谏》(共27张PPT)
1.课下注释字词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______讽_谏_,_用__含_蓄_的__话_委_婉_地__规_劝_________
谏:______规_劝_国__君_、_尊__长_等_改__正_错_误________
(2)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____长_,_这__里_指_身__高______
(3)而形貌昳.丽. (4)朝服.衣冠
×
()
(推出的结论是“王之蔽甚矣”。)
2.“又弗如远甚”说明了邹忌善于自省,不易
被美言蒙蔽,如此才会有后文的“思之”,进
而向齐威王进谏。( ) √
3.第三段的“善”是齐威王对邹忌劝谏的肯定
和赞扬,写出了他虚心纳谏的态度和作为政治
家的胸怀,也衬托出邹忌讽谏的说服力之强。
()
√
4.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 间接提意见,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
纳:________
朝:__接_受_____ 窥:__早照_晨,_看______ 孰:__谁_,_哪__一_个_______
比得上
及:__睡_觉_______ 寝:__真_正_,__确_实_
指责讥刺
诚:______________
谤讥:____________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2.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
4.修邹 乃忌 重修 修. .八 岳尺 阳有 楼余______修__理____,长__修,__建这____里__指__身___高_____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__修__养___
5.私宫 大妇公左无右私.莫__不_自_私_私.__王____偏__爱___ 窃窃私.语_____暗_地__里_,_私_下_____
(应该是“政令刚出,很多人进谏;数月之后, 偶然有人进谏;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5.第三段写齐王下令按上、中、下三个等次奖
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
后”“期年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
得到了根本整治。
√
()
6.第二段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
客三种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以此作为劝谏的 切入点和有力证据,有利于劝谏的√ 顺利推进。
第35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2014) 《战国策》
【结构脉络】
【文章主旨】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谏齐王, 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说明了 国君必须广开言路,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 道理。同时,告诉人们: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 所蒙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不犯或 少犯错误。
【写作特色】①“三叠”式结构。文章有“比 美”“进谏”“赏谏—朝齐”三个段落。“比美”中 的“三问”“三答”展现了“比美”的过程,“三 思”揭示了邹忌在“比美”中遭受蒙蔽的原因;“进 谏”中的“三比”比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赏谏”中的“三赏”“三变”演绎了齐王从善如流 的魄力以及“战胜于朝廷”的辉煌。文章“三叠”式 结构的运用,彰显了整齐对称之美。
里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
7.[201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
市一样。
8.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 打“×”。
1.邹忌以自身经历与齐王之“蔽”进行类比, 从自家“比美”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生活 琐事推及国家大事,顺理成章地推出“不如徐 公美”的结论。
莫:____没_有_谁____
(8)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四境之内:____全__国_范_围_内_____
(9)王之蔽.甚矣 蔽:_____蒙_蔽__,_这_里__指_所_受_的__蒙_蔽________
(10)群臣吏民能面[2017]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__当_面_指__责_____
(11)闻.寡人之耳者 (12)时.时.而间.[2014]进 时时:____常_常_,__不_时_____
()
7.第三段齐威王提出进谏及奖励的方式,说明 了齐威王勇于听取不同意见,是一个贤明的君 主。
√
()
8.《邹忌讽齐王纳谏》与《曹刿论战》都关注 民心。邹忌劝齐王广开言路,听取民声;曹刿
√
劝鲁庄公取信于民。( )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 文 35《邹忌讽齐王纳谏》(共27张PPT)
于是入朝.见威王___朝_廷____ 1.朝皆 能 朝.谤朝 服.讥于 衣于齐 冠市/_有__朝时._朝__朝见__.__发__公_白_共_帝场_合_/_朝.__晖夕阴/山间之朝.
②类比说理、委婉劝谏的劝说艺术。邹忌以自身经历 与齐王“之蔽”进行类比。邹忌先从自家“比美”的 趣事侃侃道来,通过“三比”,顺理成章地推出了 “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这种由近到远、由小到大、 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的类比进谏,不能不让齐王 欣然领悟,从而接受群言,而使齐国大治了。
【人物形象】(1)邹忌:足智多谋,娴于辞令; 勇于进谏,深谙君王心理;对人对己有实事求是的态 度;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和自省的能力;观察事 物细致入微,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昳丽:___光_艳__美_丽_____ 服:__穿__戴____
(5)明.日.徐公来,孰.[2014]视之 明日:____次_日_,_第__二_天______
孰:_____同_“_熟_”__,_仔_细______
(6)臣之妻私.[2014]臣
私:__偏__爱____
(7)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______君_主_左__右_的_近_侍__之_臣______
3.诚臣 此诚 诚. .知 危不 急如 存徐 亡公 之美 秋也/诚._宜__开_真_正张_,_圣_确_实听__/___ 帝感其诚./竭诚.相待____诚__心_,_真__诚____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 文 35《邹忌讽齐王纳谏》(共27张PPT)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 文 35《邹忌讽齐王纳谏》(共27张PPT)
(2)齐威王:胸怀宽广,善于纳谏,有富国强民 的愿望,是一个勇于改过的开明君主。
【要点勾连】《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曹刿论 战》都写到了臣向君进谏并且成功,其中人物 有不少相似之处:邹忌和曹刿有强烈的爱国之 心和责任感,善于进谏,有很强的以理服人的 说话技巧;齐威王和鲁庄公均做到了广开言路, 虚心纳谏,同时也知人善任,开明公正。
•
5.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 于大自 然是“ 不隔” 的,是 父子亲 和的关 系,没 有奴役 自然的 态度。 中国人 对他的 用具, 不只是 用来控 制自然 ,以图 生存, 他更希 望能在 每件用 品里面 ,表出 对自然 的敬爱 ,把大 自然里 启示着 的和谐 、秩序 ,它内 部的音 乐、诗 ,表现 在具体 而微的 器皿中 。一个 鼎要能 表象天 地人。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 文 35《邹忌讽齐王纳谏》(共27张PPT)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 文 35《邹忌讽齐王纳谏》(共27张PPT)
6.冠朝 丈服 夫衣 之冠 冠. ._也__,帽_子_父__命_之____行_冠_礼____ 皆以.美于徐公____动_词__,_认_为_____
闻:____使_…__…_听_到_____
间:____间_或_、__偶_然_____
(13)期.年.之后
期年:___满__一_年____
2.课下未注释的重点字词
(1)邹忌讽齐王纳.谏 (2)朝.服衣冠,窥.镜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4)徐公何能及.君也 (5)暮寝.而思之 (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7)能谤.讥.于市朝
策之不以.其道 ____介__词_(“_按_照__”_)________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7.以_以.__光__先介_词_帝(_“把_遗_”_德) _______ _以.__伤__先__帝连_词_之(_表_名目_的_/以_,._“塞_来_忠”__)谏__之__路__也_ ______连_词__(表_结__果_,_“_从__而_”_)_________
•
6.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 的区别 清晰起 来。小 说中的 故事可 以来自 想象, 不一定 是作者 的亲历 亲闻。 说家 可以闲 坐在布 宜诺斯 艾利斯 的图书 馆中, 或者在 巴黎一 间终年 不见阳 光的阁 楼里, 杜撰他 们想象 中的历 险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