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图论
Graphs/图论
三、子图和补图
定义 无向简单图G=<V,E>中,若每一对结点间都有 边相连,则称该图为完全图。有n个结点的无向完全 图,记作Kn。 图10:
K 4图
Graphs/图论
定理 4 证明:
n个节点的无向完全图Kn的边数为:(1/2)*n*(n-1)。
在Kn中,任意两点间都有边相连,n个结点中任取两 点的组合数为:cn = (1/2)*n*(n-1) 故Kn的边数为: |E| =(1/2)*n*(n-1)。 (证毕)
推论:在一个具有n个结点图中,若从结点u到结点v存在 一条路,则必存在一条从u到v而边数小于n的通路。 删去所有结点s到结点s 的那些边,即得通路。
Graphs/图论
二、无向图的连通性
定义 在无向图G中,结点u和结点v之间若存在一条路, 则称结点u和结点v是连通的。
连通性是结点集合上的一种等价关系。
证明: 设:V1 :图G中度数为奇数的结点集。 V2:图G中度数为偶数的结点集。 由定理1可知
vv 1
deg( v ) deg( v ) deg( v ) 2 | E |
vv 2 vV
因为
vv 2
deg( v) 为偶数。 deg(v) 和2|E|均为偶数,所以 v v1
b
b
Graphs/图论
四、图的同构
定义 设图G=<V,E> 及G’=<V’,E’>,如果存在一一对 应的映射g:V → V’且e=(vi ,vj)(或<vi ,vj>)是G的一条 边,当且仅当e’=(g(vi ) ,g(vj))(或 <g(vi ) ,g(vj)>是G’的 一条边,则称G与G’同构,记作G ~ -G’ 。
2
定义 如果在Kn中,对每一条边任意确定一个方向,就称 该图为n个结点的有向完全图。 |E|=(1/2)*n*(n-1)
Graphs/图论
对任给的一个图G,总可以将他补成具有相同结点的完 全图。 定义 给定一个图G,由G中所有结点和所有能使G成为 完全图的添加边组成的图,称为G的相对于完全图的 - 补图,记作G。 - G=<V,E>与G=<V’,E’> 的关系: 1)V’=V 2)|E+E’|= (1/2)*|V|*(|V| -1) 例: 互为补图
三、有向图的可达性
定义 在有向图G=<V,E>中,若从结点u到结点v有一条 路,则称u可达v。
“可达性”是结点集合上的什么关系? 自反,传递
Graphs/图论
结点u,v之间的路可能不止一条,在所有这些路中,最短 路的长度称为结点u到v的之间的距离,记作d(u,v)。 其满足下列性质: (1) d(u,v)≥0 (2) d (u,u)=0 (3) d (u,v) + d (v,w) ≥ d (u,w) (4) 若u,v不可达,则d (u,v) = ∞ (5) d (u,v )不一定等于d (v,u ) (6) 图的直径:D=max {d(u,v)|u,v ∈V} (7) 距离的概念在无向图中也适用
b
c s为割点
b
c
Graphs/图论
图19 s 点割集不唯一 v
u
图G的点连通度k(G) =min{ |V1| | V1是G的点割集} 为了产生一个不连通图需删除的点的最小数目。
若G为不连通图,则k(G)=0 若G存在点割集,则k(G)=1 若G为Kp,删去m个节点(m<p-1)后仍为连通图,
若G为不连通图,则λ(G)=0 若G为平凡图,定义λ(G)=0 若G为Kp, λ(Kp)= p-1。 若G存在割边,则k(G)=1
Graphs/图论
定理2
对任一图G,有 k(G) ≤λ(G) ≤ δ(G)
证明:见书P283 定理3 一个连通无向图G中结点v为割点的充分必 要条件是存在两结点u,w,使得u和w之间每一条路都 经过v。 证明:见书P284
(a)
(b)
Graphs/图论
定义 设图G=<V,E> ,如果有图G’=<V’,E’>且E’ ⊆ E, V’ ⊆ V,则称G’为G的子图。 注意:G’是图隐含着E’中的边仅关联于V’中的结点。 定义 如果G 的子图包含G的所有结点,则称该子图 为G的生成子图。 (即E’ ⊆ E, V’ = V) a a 图12: a c c b (a) b (b) (b)为(a)的子图 b (c) (c)为(a)的生成子图
φ(e1)=(a,b), φ(e2)=<a,d>, φ (e3)=(a,c), φ (e4)=(b,d) , φ (e5)=<c,b>, φ (e6)=(c,d)
相关概念
Graphs/图论
2、相关概念 a)无向边: 若边ei与结点无序偶(vi,vj )相关联。 b)有向边: 若边ei与结点有序偶<vi,vj>相关联。其中 vi为ei起始结点,vj为ei的终止节点。 c)无向图: 每一条边都为无向边的图。 d)有向图: 每一条边都为有向边的图。 e)混合图: 图中一些边为有向的,而另一些边为无向的 。 图2: e1 图3: 有向图
Graphs/图论
定义 设G’=<V’,E’>是图G=<V,E> 的子图,若给定另外 一个图G”=<V”,E”>使得E”=E-E’,且V”中仅包 含E”的边所关联的结点,则称G”是子图G’ 相对于图 G的补图。 即无孤立结点 图13: a a d
d c
d c b G” c
G G’ G”是子图G’ 相对于图G的补图 G’ 是子图G”相对于图G的补图吗?
Graphs/图论
定义 在简单有向图G中,任何一对结点间,至少有一个结 点到另一个结点是可达的,则称这个图是单侧连通的;若 图G当中的任何一对结点之间是相互可达的,则称这个图是 强连通的;如果在图G中,略去边的方向将它看成无向图 后,图是连通的,则称该图是弱连通的。 图20 a b 强连通=>单侧连通=>弱连通 a a b b a b
删去p-1个结点成为平凡图,故定义k(Kp)= p-1。
Graphs/图论
定义 设无向图G=<V,E>为连通图,若有边集E1 E,使 图G删去E1中所有边后所得子图是不连通图,而删去E1 的任一真子集所得的子图仍连通图,则称E1为G的边割 集。若一条边构成一个边割集,则称该边为割边或桥。 图G的边连通度λ(G) =min{ |E1| | E1是G的边割集} 为产生一个不连通图需要删除的边的最少数目。
划分V1 , V2 , … , Vm 子图G(V1) , G(V2) , … , G(Vm)
G(Vi)称为 连通分支
连通分支数记为W(G)
Graphs/图论
定义 图16
若图G只有一个连通分支,则称G是连通图。
a
d c
(a) 两个连通分支的非连通图
b
(b) 连通图
Graphs/图论
使连通图成为不连通图,可以通过删除点,或删除边。 图17 e
d (a) 强连通
c
d (b)
c
d (c)
c
d (d) 弱连通
c
单侧连通
弱连通
Graphs/图论
起点:v0 终点:vn v0= vn时,路为回路; 迹:若一条路中所有的边e1, e2 , e3,……en各不相同; 通路:若一条路中所有的结点v0,v1…..vn各不相同; 圈(闭的通路):除v0= vn外,其余结点均不相同的路。
Graphs/图论
ae2ce3be4de7ee5be3c 路 ce3be4de7ee5be3c ae1be4d e8ee5be3c ae1be4de8ee6c ae1be4de8ee6ce2a 回路 迹 通路 圈
Graphs/图论
第七章 图论
图论起源于一些数学游戏难题,如迷宫 问题,匿门博弈问题,棋盘上马的行走路线,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等。在这些问题的研究基 础上,图论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有运筹学、 网络理论、信息论、控制论、博奕论及计算 机科学等等 ... 我们这里只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定理。
Graphs/图论
k)自回路/环: 关联于同一结点的一条边。(自回路 既可作为有向边有可作为无向边) 图6: e1 b e3 a e2
Graphs/图论
l )有向图平行边: 两结点间(包括结点自身间)同始点且 同终点的边。 m)无向图平行边:两结点间(包括结点自身间)的多条边 图7: 图8:
Graphs/图论
定义 含有平行边的任何一个图称为多重图,非多重图称 为线图,无自回路的线图称为简单图。
7-1 图的基本概念
一、图
1、什么是图(Graphs)? d a c 由一些点和一些连接 两点间的连线组成。
定义
b 一个图是一个三元组<V(G), E(G), Ψ(G)>,其中 E(G):边的集合; Ψ(G):从边集合E到结点无序偶(有序偶)上的函数。
V(G):非空结点的集合;
Graphs/图论
a 例: 图1: b e5 c V(G)={a,b,c,d}; E(G)={e1,e2,e3,e4,e5,e6}; e1 e3 e4 e6 e2 d 若图中的边ei总 是与两个结点关 联,那么图可简 记为G=<V,E>
多重图
多重图
线图
简单图
Graphs/图论
二、结点的度数
定义 在图 G=<V,E> 中,与结点v (v ∈V)关联的边 数,称作该结点的度数,记作deg(v) 。 说明
每个环在其对应的结点上度数增加2。 图G的最大度 Δ(G)=max{deg(v)| v∈V} 图G的最小度 δ(G)= min{deg(v)| v∈V} Δ(图8)=6; δ(图8)=3 。 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