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国低渗透油气藏开采技术具体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我国低渗透油气藏开采技术具体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法得不出相同结果
真实动态与优化动态之间存在 巨大差异的井,视为复压对象
选井条件:
既具有高渗透率又具有高表皮系数的井; 累积产量非常高及进行过大型压裂的井; 产量高于平均水平的井,初次压裂有效的井; 对初次压裂作业造缝较短,有效缝长不够的井;
选井条件:
砂层上面的隔层有较大的破碎,这样的井复压 后,形成的有效缝较短,不适宜复压; 在小的断层带附近的井,初次压裂后可能泄油 较完全,因之不能成为复压候选井; 靠近大断层的井不能复压。
选井程序:
选择对象
“85/15”法则
15%-20%优先井
15%候选井
候选井
制定出复压步骤与设计
考虑多层中的潜力小层
流体与地层间的配伍性及 伤害机理的实验室研究
估算所需费用及进行增产量预测 复压对象经济可行性分析
复压井新的试井方法证明措施的有效性
3、复杂结构井压裂改造技术
大斜度井(中原、大港、长庆)
重复压裂的选井
重要法则:“85/15”
85%的复压潜力存在于占总井数15%的井中 。
分析方法:
比较生产动态法 构成认定法 生产样板曲线拟合法
构成认定法
优化
井位、地质、钻井、完井、 遗传算法 增产、修井数据
人工神经网络
参数输入
输出参数(对产量的影响)
评估复杂系统、用单 神经网络方法 变量或多变量分析方
2.8815
1.959
0.6489 33.6903
2.285 4.840
10.5485
28.2006
已探明未开发地质储量(亿吨) 落实地质储量(亿吨) 可开发地质储量(亿吨) 近期可开发地质储量(亿吨) 低效一类地质储量(亿吨) 低效二类地质储量(亿吨) 暂无效益地质储量(亿吨) 待落实地质储量(亿吨) 待核销地质储量(亿吨) 表外地质储量(亿吨)
问题:丰度低、单井产量低、开发效益差
第二部分
我国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现状
低渗透油田开采关键技术 1
以提高单井产量为目的的压裂改造技术
开发压裂 重复压裂 大型压裂
低渗透油田开采关键技术 2
以有效补充地层能量为目的的注水技术
超前注水 增注分注
低渗透油田开采关键技术 3
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采油技术
小井眼完井 简易采油
老缝新生
初次压裂井低产的原因的三种类型(之一):
施工工艺及管理原因 初次压裂施工中,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不到
位、压裂液伤害、选择了不合适的支撑剂,施 工过程中形成砂堵;
压裂设计方案不合理,如压裂规模过小, 压裂液配伍性差;一次压裂多层时,出现未处 理的小层等。
初次压裂井低产的原因的三种类型(之二):
裂缝转向
若孔隙压力所引起应力差大于初始 最大与最小水平压力差值,则复压 后的裂缝垂直于初始裂缝!
生产诱导应力场变化:
初始应力差较小时,极易发生转向延伸; 复压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初次缝很长,复压缝 进入地区的孔隙压力仍然很高的时期;
初压缝长,将能获得复压转向的极大利益; 两个水平应力基本上相等,复压裂缝无疑 将会出现转向。
重点研究
重复压裂井的选井选层 重复压裂时机(含水) 重复压裂的造缝机理 裂缝转向条件 造新缝技术
重复压裂的机理
一种是在原有水力裂缝的基础上,进行缝 长的延伸,增强导流能力等措施以扩大水力 缝的泄油范围,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老缝新 生。
另一种则是由于初压填砂缝的存在,在其 附近出现两个水平应力大小的换位及应力场 的换向,新缝的倾角及方位角不同程度地偏 离了老缝,新缝在未泄油区的扩展,增加了 油气井的泄油面积。
问题: ✓破裂压力和施工压力高 ✓压裂材料性能好
重点解决: ✓提高压裂液的抗温、抗剪切性能、降低摩阻 ✓设备能力
5、裂缝性致密油气藏增产改造技术 (碳酸盐岩储层)
重点研究:
✓多重介质渗流机理 ✓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扩展规律 ✓控制滤失技术 ✓天然裂缝支撑技术(复合压裂) ✓压裂分析与诊断技术
6、复杂岩性地层增产改造技术
问题: ✓斜井更易于产生多裂缝,造成裂缝狭窄; ✓斜井在裂缝启裂过程中往往发生裂缝的扭转与弯
曲,造成裂缝连续性差及极高的弯曲摩阻。
重点研究: ✓多裂缝启裂和扩展机理; ✓产量预测及压裂施工方案优化设计等。
水平井、大位移井改造
4、高温、高压、深层改造技术
160°C、压力系数>1.6、深度>4000m
第三部分
我国低渗透油气藏增产改造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特低渗透油气藏的大型压裂改造技术 2、重复压裂技术(高含水期) 3、复杂结构井压裂改造技术 4、高温、高压、深层改造技术 5、裂缝性致密油气藏增产改造技术 6、复杂岩性地层增产改造技术 7、复杂断块油气藏整体压裂开发技术 8、新型压裂材料
1、大型压裂技术
生产过程中,供油气能力逐渐变差
因为裂缝导流能力因支撑剂嵌入或受微粒 的堵塞而降低;由于微粒运移或结垢堵塞了地层; 近井地带和缝口处因吐砂而失去支撑等等。
压裂井泄油区内剩余可采储量降低。
初次压裂井低产的原因的三种类型(之三):
技术上的进展
目前无论完井或压裂技术上,比过去都有 长足的进步。初次压裂采用“老”技术的井, 很可能成为复压的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讲 “老”技术就是初次压裂“低效”的同义词。
针对合适的油藏采用大型压裂是大幅度提高单井 产量的关键,目前支撑剂用量达到100m3以上大型压 裂技术尚不配套。
存 在
压前油藏地应力研究 压裂优化设计
问 题
压裂液支撑剂优选 裂缝监测
连续输砂、连续配液
现场质量控制技术
2、老井重复压裂
老井重复压裂一直是久攻不克的难题
存在问题
有效率低 有效期短 增产幅度小 机理认识不清
我国低渗透油气藏开采技术具体 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汇报提纲
我国低渗透未动用储量概况 我国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现状 我国低渗透油气田增产改造存在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
我国低渗透未动用储量概况
全国有近33亿吨未动用储量,近万亿方低渗透气 藏、凝析气藏,需要增产改造投入经济有效开发。
17.3024 3.1578
变质岩、砂砾岩、煤层等
重点研究:
✓不连续介质、塑性介质裂缝扩展机理 ✓多裂缝延伸机理与控制技术 ✓滤失机理与降滤技术 ✓压力分析与诊断技术
7、复杂断块油气藏整体压裂开发技术
复杂断块油藏,由于受断层、构造等地质条件的控制, 断块的复杂性和不规则性加剧、地应力场分布复杂,因此, 井网与裂缝系统不能达到最优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压裂的潜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