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渗透油藏分类和评价方法

低渗透油藏分类和评价方法

1-2.0 2-3.0 3-4.0 4-5.0 5-6.0 6-7.0 7-8.0 8-9.0 9-10.0 10-20.0 20-150
累计百分数(%)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 渗流研究所研究的评价分类参数和 分类界限
渗流研究所近几年来在储层微观孔隙 结构、渗流特征和敏感性特征方面做了大 量深入细致地研究工作,揭示了影响不同 油区相同渗透率油层开采效果不同的因素, 并提出了储层分类评价参数界限。
(1)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分类
包括:最大喉道半径、主流喉道半径、 平均孔喉半径、喉道均质系数、可流动流 体饱和度。见下表、图:
孔隙结构参数分类表
参数
最大喉道半 径(微米)
主流喉道半 径(微米)
平均喉道半 径(微米) 喉道均质系
数 可动流体饱 和度(%)
低渗透 一类 6-8
4-6
2.5-4 >0.6 >65
可动流体百分数(%)
可动流体饱和度特征
长庆油田
70
长庆西峰油田
60
长庆安塞油田

巴彦查干地区扶杨油层
50
杏树岗表外储层 肇洲扶扬油层
40
榆林扶杨油层
龙虎泡高台子油层
30
20
10
0
0.01
0.1
1
10
大庆油田
100 渗透率(md)
(2) 开采特征参数分类
启动压力梯度分类
启动压力梯度(MPa/m)
<0.01 5 <2
界限
二类 2-4 50-60
0.01-0.2 5-10 2-5
三类 1-2 35-50
0.2-0.5 10-15
5-8
四类 <1 20-35
>0.5 >20 >8
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
从单因素分类过程中发现相邻的储层类型参 数有交叉,因此利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判.
模糊评价方法
三个步骤: 选择评价参数, 计算权重; 确定隶属度函 数; 模糊综合评价.
1)流度分类法
初步调查,低渗透油藏按流度分类,有四个分类标准
表 按流度(K/μ)分类表
类别 咨询中心
大庆 采收率所
开发所

>10 >1.5
>1 >30

1-10 1.5-1 1-0.5 1-30

<1 1-0.5 <0.5
<1
四 <0.5
我们统计了177个已开发低渗透油田流 度的资料,图。资料说明,其流度分布在 三个区段:流度>9md/mPa.s的油藏,储 量占14.9%;流度0.8-9md/mPa.s区间的 油藏,储量占59.2%;流度<0.8md/mPa.s 的油藏,储量占24.6%。分段界线在0.8及 9md/mPa.s,与咨询中心低渗透研究组提 出的分类界线比较接近,考虑到界线之间
参数分类 孔隙结构参数
流体及渗流特征 参数
敏感性参数
低渗透储层评价参数表
评价参数
物理意义
最大喉道半径
反映排驱压力大小
主流喉道半径
对渗流起主要作用的喉道半径平均值
平均喉道半径
岩石总体喉道大小
喉道均质系数
喉道均一程度
可动流体饱和度
流体流动有效空间大小
启动压力梯度
体现渗流非线性程度和渗流能力
原油粘度
粘土含量 伊蒙混层含量
流体性质
对储层有效渗流能力影响较大的因素 影响储集层水敏特性的参数
对9项参数逐一进行统计归纳分析,进一 步精选出5项参数作为评价分类的依据,各项 参数分界标准如下:

分类参数界限汇总表
参数
主流喉道半径(微米) 可动流体饱和度(%) 启动压力梯度(MPa) 粘土含量(%) 原油粘度(mPa.s)
一类 4-6 >65
3μm2。
上述分类虽然基本符合我国低渗透油藏状况,但在生产实践中
也出现一些矛盾问题,例如有些渗透率相近似的油藏,而开发难度 和效果很不一样。
出现上述矛盾现象说明,只以渗透率分类过于简单,因为影响 油藏开发难度和效果还有其它因素。
由于以上原因,最近一些单位提出了对低渗透油藏,按多因素 分类的方法。
2、低渗透油藏一些新的分类方法 简介
主流喉道半径(微米)
主流喉道界限
8
7
6
5 一类
4
3
二类
2
三类
1
四类
0
0.01
0.1
1
10
100 渗透率(md)
平均喉道半径(微米)
平均喉道界限
4.00 3.00

大庆
长庆
2.00
一类
1.00
0.00 0.01
二类
三类 四类
0.10
1.00
渗透率(md)
10.00
喉道均质系数界限

均质系数界限图
界限
低渗透 低渗透 二类 三类
4-6
2-4
2-4
1-2
1-2.5
0.40.6
50-65
0.5-1
0.30.4
35-50
低渗透 四类 <2
<1
<0.5 <0.3 20-35
最大喉道界限
最大喉道半径(微米)
10
9
8
7
大庆
6
长庆
5
一类
4
3
二类
2
1
三类
0
四类பைடு நூலகம்
0.01
0.10
1.00
10.00
渗透率(md)
的储量差别较小,界线取整数,还是合理 的,是符合自然分类的。
低渗透油田储量流度分布图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截至2005年底按流度统计低渗透已开发储量分布
地质储量 地质储量累计百分数
流度(md/mPa.s)
地质储量(万吨)
<0.1 0.1-0.2 0.2-0.3 0.3-0.4 0.4-0.5 0.5-0.6 0.6-0.7 0.7-0.8 0.8-0.9 0.9-1.0



敏感指数(小 数)
<0.3
0.3-0.5 0.5-0.7
>0.7
伊利石、伊利
石/蒙混层
<20
20-40 40-60
>60
相对含量(%)
蒙脱石含量(%) <1
1-2
2-4
4-6
储层评价参数体系
根据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对渗流的影响,从孔隙结 构、渗流及流体特征和储层敏感性等三个方面初步筛 选9项评价参数,见下表:
低渗透油藏分类 和评价方法
2009.3.
1、 问题的提出
原来 我们把渗透率为(0.1~50)×10-3μm2的储层统称为低 渗透油层。
根据实际生产特征,按照油层平均渗透率可以进一步把低渗透 油层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一般低渗透油层,油层平均渗透率为(50~10)×10-
3μm2。
第二类为特低渗透油层,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0~1)×10-3μm2。 第三类为超低渗透油层,其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0.1)×10-
启动压力梯度(MPa.m)
不同油区启动压力梯度不同
10.00
1.00
0.10
0.01 0.01
长庆
0.1
1
大庆
10
100
渗透率(md)
启动压力梯度界限
1.000
0.100
0.010
大庆
长庆
0.001 0.1
1
渗透率(md) 10
(3) 敏感性特征分类
参数
界限
低渗透一 低渗透二 低渗透三 低渗透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