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新闻编辑的规律

网络新闻编辑的规律

网络新闻编辑的规律
1969年11月世界上第一个网络“阿帕网”在美国诞生,宣告网络时代的到来。

1994年4月,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到1995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成为中国第一家上网媒体。

从那时以来,中国网络媒体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

在这里,我们以凤凰网为例,从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网络新闻评论和这两个方面来分析网络新闻编辑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了解网络媒体的优势和展望网络媒体的未来。

一、从凤凰网看网络新闻标题制作。

在网络上浏览新闻时,我们常常被吸引眼球的标题所吸引,正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新闻界有句行话:“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因为新闻标题不仅是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对新闻信息的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网络新闻的标题会如此,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它的特殊性。

1、题文分离。

超链接的诞生,为人类创造了采集、存储、获取信息资源的便利方式,也造就了网络新闻“题文分离”的现象:浏览网站新闻时,首先看到的是风格一致的新闻“目录”,要想知道新闻的详情就必须点击标题。

这也是网络媒体吸引受众的原因之一。

比如,在凤凰网里,要闻头条《国务院:省级政府对楼市稳定负总责》如此强硬的语气从国务院的放出来是很少见的,受众就会想是什么让国务院如此发火,从而吸引受众去点击它去了解详情。

2、新闻目录。

网络新闻所展示的新闻“目录”一般以列表形式排列——在第一级页面上出现的通常只是若干条标题,同一栏目下的标题字节数大致一致,字体、字号及颜色统一。

让人觉得新闻的信息量的庞大,给人一震的感觉。

3、标题长度。

“目录”式浏览信息的方式,同时又要在用户大小各不相同的显示屏上都能实现页面的最佳效果,这就使得网站版面设计不可能如印刷媒体那样挥洒自如。

为了保证页面美观、浏览便利,一般采用单行题。

现行新闻网站的版式主要采用分栏式设计风格,通常是两栏式和三栏式,新闻标题又只占据其中一栏,也就决定新闻标题字数必须受到严格限制。

比较著名的大型媒体网站和商业门户网站的新闻往往都是以单一式标题为主。

这种标题往往用一句话将新闻的精华(事实或评价)用简洁生动朴实的语言呈现出来,这与网络传播容量大、传播速度快、面向全球受众的特点极为相符。

同时,这也十分符合网民的阅读习惯。

《直升机郊外坠毁墨西哥富豪家族3人死亡》(凤凰网)整个标题18个字,中间有分格,这样使受众能够很好的了解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简明扼要。

4、时效性要求。

网站新闻面广、量大、时效性要求高,网站新闻编辑需要在较短时间内编辑大量的新闻标题并及时更新网页内容,否则就会失去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力。

很多网络媒体都在极端的时间发出第一稿件。

有时为了能够在事件的第一时间发出,常常只有一个标题,点明时间、事件、结果就可以了。

例如,2003年3月20日10时30分左右,美国向伊拉克开战。

这个早已在预期中的“突发事件”成为了时效性竞赛的一个重要机会。

10:34分,新华网依靠新华社巴格达报道员贾迈勒向全世界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发出中文快讯。

二、从凤凰网中看网络新闻评论。

随着网络的兴起,网上评论越来越多。

由于网络评论反应及时,传递迅速,受众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具有一定影响的舆论,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网络新闻评论已成为新闻评论的一种
重要形式,丰富和完善了原有的新闻评论的体裁和形式。

1. 和传统新闻媒体的评论相比,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是十分突出的。

首先,网络其速度之快,不是以天计算,而是以小时或分钟计。

其次,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十分巨大的传播空间。

网媒以超链接为基础,以及庞大的容量把将近无限量的内容融入网络之中,使网络评论的思路也丰富化,多样化。

在凤凰网,有一个栏目《自由谈》,在里面人们可以对当下的热点问题和事件作出自己的看法。

2. 普通受众的广泛和平等参与、文本形式的创新。

普通受众的广泛和平等的参与:从评论主体的角度来看,网络新闻评论可分为记者评论、专家学者评论和普通网民评论。

评论主体的多元化,尤其是普通受众的广泛参与是网络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发展。

任何一个网民,只要有基本的表达能力并且有表达的愿望均可就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发言,而且其言论能够进入公众的视野。

在网络虚拟社区中,人们隐去了自己的真实地位和身份,依靠建立在逻辑和事实基础上的真理在网络上与他人平等交流。

网络汇聚四面八方的声音,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政府决策,维护自身利益,推动社会进步。

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评论的发展是革命性的。

文本形式的创新:每一种新媒体的出现,在信息传播上必然带上这种新媒体的技术特征,产生新的文本形式,网络也是这样。

从技术上来说,网络可综合运用文字、声音、画面和图像来传播评论。

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网络评论依然是以文字为主的,但其评论却出现了新的交流方式和新的编辑组织形式。

传统媒体的评论,不管是报纸评论还是广播电视评论,都有其规范和标准。

留言板跟帖和论坛评论则要自由和随意得多,它可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可以是一句或几句简短的话,或者一个词,甚至一些符号(比如说一串感叹号,一串问号,一个笑脸或者一个鬼脸),但以一两句话的帖子居多。

由匿名所带来的自由随意性、即时互动性和言论长期驻留所带来的讨论的持续性,是留言板跟帖和论坛评论区别于传统媒体评论的几个鲜明特征,也是网络媒体在评论形式上的最主要的创新。

通过对网络新闻编辑的特点和规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网媒与传统媒体的区别,以及网络媒体的优势,而且从中能够窥视出网媒的未来。

凤凰网,作为当下很有影响力的网站之一,其编排,变化的特点一直走在网络媒体的最前沿。

当然,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网络媒体的影响不仅对政府的媒体和舆论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网民提出了网络伦理的新课题。

中国的发展需要包括网络在内的媒体的良性运作,网络评论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媒体网站和网民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
08汉本一班
向心雨
082601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