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税改革——费改税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
环境污染业内人士曾指出,中国环保行业面临投资资金、监管力度双重不足。
严峻的环境形势下,迫切需要运用税收,调节发展和保护的关系,透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
征收排污费是我国在“污染者付费”原则下,目前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但排污费自身有很多的不足,所以我国正在进行费改税改革,计划征收环保税。
因为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并保证他们之间的均衡,我国现在还没有真正开征环境税。
2015年6月,我国发布了《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这是我国环境税改革最新的进展。
本文以费改税为主线,在该意见稿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税的开征提一些意见。
关键词:环境税污染意见稿随着污染的加重,环保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已经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
国家为了防止企业只顾经济利益,而不惜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行为,在环保方面采取了行政措施。
目前,我国在环保方面采取的措施是征收排污费,而且正在进行费改税,但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环保税一直没有出台。
征收环保税,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
费改税也是我国改革措施的一种重要措施,而且环保税比排污费更能有效保护我国的环境。
今年6月,我国发布了《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虽然说环保税意见稿的提出已经是一大进步,但是该意见稿还是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我国现行的环境治理体系我国现行的环境治理体系,主要是国家和企业两个方面,在环境受到污染后,国家就要尽其所能来进行治理,这有点类似于以前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但是,我国现在除了国家进行财政拨出进行环境治理外,另一方面还在采取措施防止企业进行污染,消除污染源,这就是征收排污费制度,排污费收入是一项用来进行环境治理的专项收入。
2014年我国污染治理的投资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这些治理投资的资金来源除了国家财政支出外,还有的就是国家用来治理环境的专项资金收入,而排污费收入就是这种专项资金收入。
(一)国家——财政支出在我国,对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国家“十一五”规划首次把环境保护目标确定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
2006年,环境保护支出科目被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国家开始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财政支出。
此后,随着污染的加重,环境问题备受重视,国家也在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支出。
2010-2014年国家财政环境保护支出的变化指标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国家财政2441.98 2640.98 2963.46 3435.15 3752.24 环境保护支出(亿元)图1: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图2: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财政支出越来越多,这说明我国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
从图2可以看出,2014年我国环境保护支出的财政支出比例在总支出中仅占3%,虽然我国在加大环境保护支出比例,但是因为预算等原因,同其他财政支出相比,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还是很小的,这就要求我国不能仅仅依靠财政支出资金来进行环境治理,我国还需要环境专项保护资金,而这部分资金可以通过征收污染源收入来实现。
(二)企业——征收排污费我国现行的环境治理体系,除了国家财政支出外,另一个是对企业征收排污费。
排污费是依照“污染者付费”原则,即谁污染的由谁来负责,让企业为他们的污染行为负责。
排污费的征收依据是2003年7月1日开始实行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9号)。
排污费的征收程序是(1)先进行排污申报登记。
每个企业需要到环保局进行排污申报登记,不论其污染程度是什么样的,首先都要有一个登记过程,方便环保部对企业进行污染管理;(2)排污申报登记审核。
环保部需要对企业的排污申报登记进行审核,以保证登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排污申报登记核定。
环保部对于排污申报审核后,对全部企业进行核定,对于申报不准确的企业责令改正;(4)排污收费计算。
环保部根据企业的排污申报核定结果,按照征收标准来进行排污收费计算;(5)排污费征收与缴纳。
排污收费计算结果出来后,环保部告知企业,企业可以自行缴纳,也可以环保部征收缴纳,然后完成排污费征收与缴纳的过程。
通过征收排污费一方面取得专项资金收入,用来环境保护支出,另一方面,政府也企图通过征收费用,将企业的这部分环保支出纳入产品成本,以促进企业引进先进设备,进行排污管理,从根源上减少污染。
二.现行治理体系下我国的环境状况虽然我国已经不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并且同时通过国家财政支出和对企业征收排污费来进行环境治理,但由于国家在环保方面的支出力度不大和排污费的征收过程不规范,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还是越来越严重。
图1:2015年11月份全国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图2:2014年我国地下水状况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325620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万吨)204330.2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2.1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万吨)45033.2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万吨)80387.5图3:2014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状况(图1来源于国家气象局,图2、3来源于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从以上几个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率是很高的。
这表明在现环境治理体系中,我国的环境污染水平还是很高,我国需要改善现存的环境治理体系。
三.费改税的原因在现环境治理体系下,我国的环境污染还是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就说明了现环境体系还是有很多不足的,需要进行改善。
除了加大财政支出外,进行费改税,更有效的进行环境治理,也是现在人们所关心的。
那为什么要进行费改税呢?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一)排污费的征收依据效力低排污费的征收依据是《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而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环境税立法,法比条例的效力要高。
现行排污收费在监管上不甚规范且地方监察部门没有执法权力。
对于排污量虚报、谎报,排污费未缴或逾期缴纳的现象没有罚则。
新《环保法》后,虽然加严了排污费的监管力度,但是仍有不规范的情况存在,造成了国家收入的损失,不能起到规范污染企业的排污行为的作用。
费改税后,纳税人有义务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并且需要对申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能够有效规范污染企业的排污行为。
(二)排污费征收面较窄,征收标准偏低排污费由于其征收面较窄且征收标准偏低,无法弥补污染治理成本,不能全面发挥排污收费的经济杠杆作用。
排污费只是对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4类污染物征收费用,但是现行污染物除了这4类污染物外,还有光污染、重金属、有毒气体等污染,现行的排污费征收范围太窄,且因为排污费的征收标准低,企业即使缴纳排污费后,这些成本也小于企业进行污染治理的成本,企业仍然会选择对于自己更加有利的方式,他们会放弃引进先进的污染物处理设备,继续排污交费,这和征收排污费的初衷不一样,不能够有效规范企业的排污行为,我国的环境还是继续饱受着伤害。
而环境税则可以更有效的将环境污染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可以更有效的治理环境。
征收环保税时扩大征税范围,提高征收标准,排污企业会在此压力下想办法减排,这才是征收排污费或者环境税的初衷。
(三)排污费征收效率低排污费征收效率较低,造成应收排污费少缴,且一些地方存在企业与环保部门在排污费征收过程中的议价现象,留下寻租空间。
排污费具有较低的规范性,且处罚标准较低,这就降低了排污企业的缴费积极性。
对于收费人员来说,也可以借此机会,为自己的腰包捞一笔钱,这不但没有起到征收排污费规范排污企业排污行为的作用,而且还丧失了一部分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环境税的税额和税率都是特定的,无法随意更改,没有所谓的讨价还价空间。
此外,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需要为自己纳税行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法律责任,这就大大提高了缴纳的效率,有效的保证了环境保护资金的专项收入。
环境税比排污费更严谨。
(四)费改税是我国财税改革的基本趋势长期以来,对污染排放的收费是政府治理环境和公共财政发展过程中的过渡形式。
从现代政府和经济发展看,公共财政有个重要趋势,就是要“清费立税”,费要改成税。
现在很多税种都是由原来的费改革过来的,附加税就是由原来的附加费改革过来的,征费一般都是一个过渡期,最终会慢慢转化成法律效力和规范性更强的税。
四.环境税改革的进程环境税作为新设立的税种,必须先立法才可设立。
新修订的《中国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了在“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制定法律来推进。
所以要征收环保税则必须要先立法。
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费改税,开征环保税,此后,这一直成为业内的热门话题。
2011年12月,财政部同意适时开征环境税。
国家在《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印发国务院2012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中分别要求:推进环境保护税相关立法工作,财政部、税务总局负责起草环境税法。
环境税立法历经三年多轮密集的准备工作,包括多次环境税立法调研、环境税法起草和论证说明材料、环境税实施条例的起草,以及制定环境税实施配套方案等。
经过多年研究和反复论证,《环境保护税法(草案)》于2014年上报国务院。
经审议,由国务院法制办于2015年6月发布了《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条:(一)征税对象包括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4类。
污水和废气的征收范围,按每个排放口的污染物种类数,以污染当量数从大到小的顺序征税,最多不超过3项(重金属污染物为5项)。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地方减排的特殊需要,增加同一排放口征税的污染物种类数。
在特定税目的基础上给了征收机关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
(二)税额标准与现行排污费的征收标准相同。
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在全国统一税额标准基础上适当上调税率。
对超标、超总量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加倍征税。
符合税收优惠范围的污染排放源及低于排放标准和总量指标的污染物免征或减征环境税。
(三)税收征管方式按照“企业申报、税务征收、环保协同、信息共享”的模式,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对申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对重点和非重点污染源的纳税人进行分类管理;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有申报数据明显不实、逃避纳税等行为的,可提请环保部门审核纳税人的污染物排放情况;环保部门和税务机关建立相关信息共享机制。
五.环境税意见稿基础下的改革意见虽然该意见稿相对于排污费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针对这些不足,本文主要有以下建议:(一)税额标准应提高该草案保留了现行排污费的征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