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万华搬迁一体化项目结构设计总说明3210 供施工版次说明设计校核审核审定项目经理日期目录1.设计依据 (3)2.概述 (3)3.工程所在地自然条件 (4)4.结构设计基础数据 (5)5.荷载取值、组合 (5)6.设计中所采用的主要范和标准图集 (6)7.材料选用 (8)8.地基处理及结构选型 (10)9.混凝土结构统一做法及施工要求 (11)10.钢结构统一做法及施工要求 (15)11.后砌墙等构件构造措施 (20)12.其它 (21)1.设计依据1.1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与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老厂搬迁异氰酸酯一体化项目工业园总体设计工程设计合同》(合同编号:SH-2010-005)1.2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与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老厂搬迁异氰酸酯一体化项目MDI装置、气化装置设计合同》(合同编号:SH-2011-001)1.3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与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环氧丙烷及丙烯酸酯一体化项目总体设计及丁辛醇装置设计合同》(合同编号:SH-2011-007)1.4建设厂址自然条件。
1.5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搬迁一体化项目(详细设计)开工报告。
1.6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提供的《烟台万华老厂搬迁MDI一体化项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号:(鲁)甲009-2008-761.7勘察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
1.8有关专业提供的详细设计条件。
1.9本项目的相关会议纪要。
1.10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及政策。
2.概述2.1建、构筑物设计标高和平面定位:各主项建、构筑物设计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和平面定位分别见总图。
2.2本说明同时为与各设计图纸中所选标准图集相配套的结构总说明,各图集中未表示部分按本说明采用,本说明与图集中规定有出入时,应以本说明为准;本说明与具体图纸不一致时,以具体图纸为准。
2.3本工程所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图均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法,除另有说明外,施工及构造要求详见《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3)及其修改条文。
2.4建筑抗震构造措施执行国标11G329-1~3。
2.5除本说明外,施工、验收等还应严格遵守现行各有关现行规范及规程。
2.6本设计未考虑冬、雨季施工措施,施工单位应根据有关施工规范确定。
2.7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或使用环境。
2.8在施工中若遇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协商解决。
3.工程所在地自然条件3.1 工程地质本项目厂址位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八角港(烟台市西港)的临港工业区内。
项目厂址为剥蚀堆积地貌~山间河谷冲洪积平原地貌,东北部为丘陵边缘地带,南、北、西部为山间河谷冲洪积平原地带。
地势总体上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场区大部分地段地面标高10~20m,地形坡度一般在1~5°。
项目厂址中部高程47.4m。
东部丘陵海拔高度一般小于150m,东部的陈家围子山最高海拔高程为130m。
项目厂址归属于鲁东工程地质区,根据区内的岩石力学性质、强度和对工程建筑稳定性的实验数据,进一步分为坚硬的块状侵入岩亚区;坚硬、半坚硬层状变质岩亚区;山间河谷冲洪积层亚区三个工程地质亚区。
综合区域地质资料,项目厂址区域内不存在全新活动性断裂和其他不良地质作用,区域稳定性较好,无液化土层,适宜建设。
地下水该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季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及侧向地下水径流补给。
场地地下水水位变幅受降水、蒸发和开采条件影响,全年7~9月份最高,4~6月份最低,7~9月份及9~12月份为两者之间,水位变化幅度为2.00m左右。
地基土、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处于长期浸水状态时,该场地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处于干湿交替状态时,该场地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
该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水和土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的规定。
地震根据《烟台万华老厂搬迁MDI一体化项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万华烟台工业园工程建设指挥部2011年10月28日的工作联系单,确定万华烟台工业园项目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整个场地可划分为Ⅰ0、Ⅰ1、Ⅱ、Ⅲ类四种场地类别,特征周期分别采用、、、。
4.结构设计基础数据4.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为50年。
4.2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一般为二级。
4.3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地面以下均为二b类;地面以上有围护结构部分为一类,露天部分为二b类(除图中特殊注明者外)。
4.4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不低于B级。
风压基本风压值: m2(5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类别: A类雪压基本雪压值: m2(50年一遇)冻土土壤最大冻土深度 80cm抗震设计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烈度 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15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场地类别Ⅰ0、Ⅰ1、Ⅱ、Ⅲ类四种特征周期分别为、、、5. 荷载取值、组合荷载取值原则(1) 凡《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有规定的按该规范取用,设备、管道荷载和化工建、构筑物楼、地面可变荷载应由有关专业提出并参照《化工、石化建(构)筑物荷载设计规定》(HG/T 20674-2005)取用。
(2)塔型设备基础、动力机器基础等结构的荷载取值应按专门规定进行。
荷载组合(1)荷载组合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规定进行。
(2)塔型设备基础等结构的荷载组合按《石油化工塔型设备基础设计规范》(SH/T3030-2009)进行。
其它化工设备基础参照《化工设备基础设计规定》(HG/T20643-98)和有关专门规范、规定进行。
6.设计中所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图集6.1 主要设计规范、规程《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97《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化工、石化建(构)筑物荷载设计规定》HG/T20674-2005《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45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石油化工钢结构防腐蚀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SH/T3603-2009《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040-96《石油化工塔型设备基础设计规范》SH/T3030-2009《化工设备基础设计规定》HG/T20643-98《石油化工管架设计规范》SH/T3055-2007《石油化工钢储罐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SH3068-2007《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2006《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2007设计中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图《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3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3《梯形钢屋架》05G511《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05G515《钢筋混凝土屋面梁》04G353-1-1~6《钢吊车梁》03SG520-1~2《钢筋混凝土吊车梁》04G323-1~2《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05G525《悬挂运输设备轨道》05G359-1~4《钢梯》02(03)J401《热扎H型钢和剖分T型钢》GB/T11263—2010《焊接H型钢》YB3301-2005《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04SG362《预埋件通用图》HG/T21544-2006《地脚螺栓(锚栓)通用图》HG/T21545-2006《柱间支撑》05G336《钢筋混凝土基础梁》04G320《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02(04)SG518-1~3注:选用规范、规程及标准图时应按最新的版本选用,不得选用已经作废的版本。
7.材料选用7.1钢筋纵向受力钢筋优先采用HRB400钢筋;梁、柱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400钢筋;箍筋直径12mm以下的采用HPB300钢筋;箍筋直径12mm(包括12mm)以上的采用HRB400钢筋;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7.2混凝土强度等级(见各主项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和结构计算需要综合确定,且应满足以下要求:灌注桩:不低于C30;基础垫层:C15;素混凝土基础:不低于C25;钢筋混凝土基础(或桩承台):不低于C30;现浇梁、板、柱:不低于C30;圈梁、构造柱:不低于C25;二次灌浆材料:采用无收缩高强灌浆材料。
当采用标准图时,混凝土强度等级按标准图要求进行施工。
7.3砌体(见各主项要求)砖砌体:±以上不低于MU10级蒸压灰砂砖,级混合砂浆;±以下不低于MUl0级蒸压灰砂砖,级水泥砂浆;±以上填充墙等非承重砌体应优先采用轻质材料,具体采用材料见建筑专业要求。
钢材(1)钢材的质量应分别符合国家标准GB/T 700-2006和GB/T 1591-2008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