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专题方案

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专题方案

林和西路商务办公楼一幢工程
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专题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林和西路,正面朝中信广场,左侧靠近广州市电力设计院,右侧靠近广州国际贸易中心,后边为广州体院扩地(即施工临时用地)。

本工程地上45层,楼高187.5m,标准层高4.0m,首至三层局部高6m,其中大堂部位高18m。

本方案为首至三层高支模系统施工专题方案。

本工程首至三层○A~○C×○1~○7、○A~○C×○10~○16轴层高
6m,单层面积为877㎡,大堂○A~○C×○7~○10+○C~○E
18m,面积为385㎡,属高支模体系。

根据两种不同高度设计模板安装方案。

二、模板设计
本工程楼板厚度110mm,梁最大截面6m层高为600×700,18m 层高梁最大截面600×900。

本工程模板均采用18厚夹板,80×80枋木龙骨,6m层高的支顶采用门式架,18m层高的支顶采用Ф48钢管搭设满堂红脚手架支顶。

1、6m高楼层模板
(1)楼板模板
次龙骨间距为≤400mm,主龙骨沿门架方向布置,门架间距为900mm,纵横方向均加两道Ф48@2000×1800钢管做水平拉杆,将整层门式架组合固定,详见模板安装图。

(2)600×700以下梁
次龙骨间距为300mm,主龙骨沿门架方向布置,间距为1200mm,门架间距为600mm(≤400×700梁门架间距为900mm),沿梁侧两边设对顶斜撑,间距为500mm设一根,详见模板安装大样图。

注:≤400×700梁门架间距为@900。

6m高支模模板安装大样图
2、18m层高楼面模板
18m层高的部位,顶架采用Ф48的钢管搭设满堂红脚手架,架顶安装可调螺丝支承主龙骨,钢管立柱的间距为900×900,纵、横水平杆的间距为900×900,步距:为1500,每排立柱纵横向均设剪力撑,每隔5排立柱设一道顶架的高度根据梁底及楼板底的高度减枋
木及可调螺丝所占的高度搭设。

楼板模板的主龙骨间距为900mm,次龙骨间距为400mm,截面为600×900的梁的主龙骨支顶横向间距为900,纵向间距为450,小于600×900的梁,梁模主龙骨支顶间距为900mm×900mm,次龙骨间距为300mm(模板采用18mm厚夹板,主次龙骨均用80×80枋木)。

具体做法详见模板安装图。

18m高支模模板安装大样图
三、施工方法
模板采用18厚夹板,用80×80木枋作龙骨,支顶材料6m层高采用钢门架,18m层高采用Φ48钢管。

3.1施工顺序
定好水平控制标高、柱模板安装—→梁板门式脚手架安装(含纵横向水平拉杆及剪刀撑)或满堂红钢脚手架子安装—→架设梁底木枋龙骨于门式脚手架(钢管立柱)顶托上—→梁底模板及侧模板安装—→架设板底木枋龙骨于门式脚手架顶托上—→楼板模板安装—→梁板钢筋绑扎—→梁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松下可调顶托—→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门式脚手架(满堂红脚手架)。

3.2支顶的安装
支顶安装前,应根据图纸设计所规定的梁底及板底标高确定门式脚手架的安装层数及选用门式脚手架的型号。

支顶安装前,应放出轴线、梁位置和楼面水平控制标高。

安装第一层门式脚手架后,要进行调平校直,然后逐层向上安装。

在每往上安装一榀门架时,门架两侧要安装剪刀撑并锁紧。

门式脚手架安装应垂直,垂直偏差不大于1/100并小于100mm,上下层脚手架立柱应在同一竖直中心线上。

脚手架安装要整齐划一,并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有保证其稳定的支撑系统。

其中框架梁的立柱必须设剪刀撑。

支顶安装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发现问题,应立即整改。

3.3梁、楼板模板的安装
先在楼面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然后按设计标高调整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80mm×80mm 木枋,固定后在木枋上安装梁底龙骨,龙骨采用80mm×80mm木枋。

龙骨安装完成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跨度超过8m时,
施工支模时预先起拱2.5/1000梁跨度。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斜撑。

3.4拆模时间
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方可拆模;同时应依同条件养护的砼试件强度,根据跨度的不同而按下表(按设计强度的百分比)要求来确定。

3.5拆模顺序
(1)梁板模板的拆除顺序:
应按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则进行施工。

(2)拆模施工
梁板拆除:先将支柱上可调支托松下,使龙骨与模板分离,并让龙骨降至水平拉杆上,接着拆下全部连接模板的附件,再用铁钎撬动模板,使模板降下由龙骨支撑,拿下模板和龙骨,然后拆除水平拉杆、交叉撑和支柱。

梁板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斜撑,再拆除模板和对拉螺栓及附件,再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之与砼分离。

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构配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并做相应的防护处理。

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顶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

(3)拆除支撑体系注意事项
拆除前应全面检查支撑体系的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拆除支撑前应先清除其上的杂物及地面的障碍物。

拆除作业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水平拉杆要跟随立杆或钢门架逐层拆除。

四、安全监控及管理措施
对于高支顶模板的施工,必须按要求进行模板支顶的计算及制定施工方案,以指导现场施工。

现场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经公司审批的方案执行。

楼面顶架、模板安装前,应对班组进行全面的技术安全交底,对安装方法、搭设安装顺序、技术标准、质量安全要求等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

在支顶安装过程中,应设置纵横水平拉杆整体拉结,并设八字撑双向固定,防止倾覆,待其安装完毕且核正无误后才予以固定。

在模板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班组的自检以及现场施工员、质安员检查合格后,并进行工序交接才能进行钢筋的绑扎,在检查过程中,必须做好相关检查记录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经公司质安科及现场监理人员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模板必须支撑牢固、稳定,不得有松动、跑模、超标准的变形下沉等现象。

五、安全措施
5.1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措施和规定,做好安全施工交底,加强安全检查。

5.2要对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严格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5.3在混凝土输送浇筑施工中,应防止因输送混凝土的输送管爆裂飞石伤人。

5.4浇筑混凝土的操作人员应穿长统胶鞋,防止钢筋、铁线扎伤。

5.5振动机械必须设有防漏电装置。

5.6完工清洗输送泵管时,一切施工人员不准停留在输送管出口对面,防止管内余渣飞射伤人。

5.7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

六、应急措施
6.1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准备好枋木龙骨及钢管等应急材料备用。

6.2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安排专人监视,检查模板、支架等是否有异常变化。

6.3当发现支撑龙骨有断裂时,应立即补充龙骨并加支顶固定。

6.4当发现模板、支架有位移、变形现象,应立即暂停混凝土输送浇筑施工,并且一切施工人员要离开施工现场,紧急采取应急措施,抓紧时间抢修,视其实际情况,利用Φ48钢支顶配可调螺丝按实际情况加顶校正,并增加八字撑卡紧固定,经检查刚度足够后再重新浇筑混凝土。

18m高支模钢管立柱承载力验算
按18m高支模方案,钢管选用Ф48×3.5mm作单管立柱,立柱高18m(梁下高17.1m),中间设纵横向水平横管10道,步距为1.8m和
1.5m(二步以上)。

现以荷载较大的梁下立柱验算其承载力。

一、立柱荷载
1、砼梁砼板:(0.3×0.9+0.6×0.11)×0.9×2.5
=0.756T=7.56KN
2、钢管重:(17.1+10×2×0.9×)×38.4+10×4×10+2.12×38.4
=1829N=1.83KN
3、操作附加荷载:2700N/㎡×0.9×0.9×1.2×2=4374N
N=(①+②)×1.3+③
=(7.56+1.83)×1.3+4.374
=16.58KN
二、立柱承载力
规格Ф48×3.5mm
A=489mm2 L O=1800mm(取最下步距)
L O 1800
ί=15.78mm λ= = =114.1
ί 15.78
查表得稳定系数φ=0.493
[N]=105135φ=105135×0.493=51832N=51.8KN
三、安全系数:K
K=[N]/N=51.8KW/16.58KN=3.12>2
立柱承载力满足安全系数。

四、模板验算见《层高6m高支模计算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