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杨湾小学易霞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4、体会女娲补天精神。
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设计特色: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品读、想象、描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拓宽学生思维,引导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准备: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要求学生课前查找有关女娲造人、补天的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二课时一、揭题导入1、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
它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感情丰富,寄托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比如《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牛郎织女》等。
2、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3、齐读课题。
对这个课题,我们上节课提出了哪三个有价值的问题?(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怎样补天?补的结果怎样?……)4、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去探讨探讨吧!二、学习第一、二段,解决问题一1、女娲为什么补天?其实答案在课文中了,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描写女娲为什么补天的有关语句。
2、指名答,交流:哪些语句在写女娲为什么补天?再出示:课件6出示语段: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1)天地间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A、能把这两句话概括成一个词语吗?指名说(板书:天塌地裂)你们也在旁边写一写B、可怕吗?指名读这句话,读出可怕的场景c、齐读d、指导读“天哪,太可怕了!”(2)“天塌地裂”造成什么后果呢?a、指名说b、课件出示熊熊大火师述: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
熊熊大火会烧掉什么?可怕吗?再读读这句,指导读“天哪,太可怕了!”c、课件出示滚滚洪水。
师述: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滚滚洪水会冲走什么?许多人无家可归,许多人在水里挣扎,可怕吗?再读读“天哪,太可怕了!”这两句话也能概括成一个词语吗?指名说(板书:水深火热)写一写师:同学们,像这样,我们学习时可以用一个句子、一个短语或者一个词语把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写在段落的旁边。
这种方法叫“批注”。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希望孩子们养成用这种方法读书的好习惯。
d、(课件出示)洪水中,火海里,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啊!谁来读读这几句话?读出你的担心、焦急,读出场景的可怕。
3、读了句子,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女娲看到这一切,心情怎么样?她为什么难过? (难过,因为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她是人类的母亲啊!)(课件出示:女娲难过极了!)指名读、齐读4、女娲难过极了,她想拯救人类。
自由读第二段,思考:女娲为了救人们,先做哪些事?用简洁的语言说说。
(板书:求雨灭火造船救人)5、在这里我们发现,补天这一件事情就写了两段,而求雨灭火、造船救人两件事情才写了一、两句话。
为什么这样写?因为本文重点是讲女娲补天,求雨灭火、造船救人是补天前做的事情,所以略写。
(板书:略)这就叫做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把重点要说的主要内容写清楚、写详细,其他不是那么重点的东西就只需要稍微地交代一下就可以了。
在旁边写上详略得当。
我们平时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详略得当。
6、过渡:是呀,正因为,“天塌地裂”,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救人们,女娲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这样,人们是否真正脱离了危险呢?从哪里看出?(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
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是呀,虽然天火被熄灭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是在喷火,人们依然生活在苦难之中。
所以,女娲为了彻底拯救人们,决定怎么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是呀,女娲发誓,一定把天补上。
(板书:补天)那她又是怎么样补天的呢?三、学习第三、四段,解决问题二:女娲是怎样补天的?1、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简洁的话填空:女娲补天先,接着,最后。
想完后,和同桌讨论一下(女娲补天的经过可以概括为这三个词语:课件14出示先找五彩石一一接着炼五彩石一一最后补天空。
)请在文中圈出这三个字,就是板书“找一一炼一一补”。
2、女娲是怎么找五彩石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三段。
女娲找五彩石容易吗?(不容易)请你们再读读这几句话,把你认为找五彩石不容易的词句多读几遍,好好练练,能读出她的艰辛就更好了。
3、交流找石的艰难:你从哪里感受到她找五彩石的不容易?重点从两个句子的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机动)A , 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
(链接课件32、33)a、“零零星星”是什么意思?就是数量很少、不多,而且零零散散,这里一块,那里一块,不集中,很分散,而且还是一些碎块,都是一些小碎石头。
又少,又碎,又散,还可能有锋利的棱角,你说好找不好找?(不好找,要把这些零零星星碎块集中起来,很费神,她的手都有可能被石头锋利的棱角划伤)师:但是她想到人们的痛苦,她没有放弃,她任劳任怨的把这些零零星星的石头聚在一起。
b 读一读B,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链接课件34、35)a 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看出找五彩石很艰难。
)师:你很会读书思考,透过字面看到了里面的东西。
b 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我也感受到了女娲的辛苦不容易。
)c “几天几夜”显屏你为什么要突出这个词语?(“几天几夜”不是“一天一天”,说明她找五彩石的不容易)C,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链接课件36、37)a 这种纯青石容易找吗?从哪里,那些词可以看出?(终于)终于,表示经过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出现的情况。
还有一个词语,看谁眼睛最敏锐?(找啊找啊)这里怎么连着写了两个“找啊”,太啰嗦了吧,去掉一个“找啊”好不好?“于是,她又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这样行不行?(不行)一个词重复地用可以加强它的意思,表明她找了很久很久找了很多地方。
那么女娲都可能到过哪些地方去找呢?让我们来发挥一下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
(出示:她到了(),但是();她到了(),但是还();她又到了()还是()...... )指导小练笔:那些地方都没找到,但女娲放弃没有?(没有)老天不负有心人啊!女娲不怕困难不畏艰辛,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纯青石。
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通过这些词语读出找五彩石的苦,读出找五彩石的难。
(生读)4、交流炼石的不容易。
女娲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齐了五彩石,她是怎么炼石、补天的呢?(1)课件16出示请同学们默读第四段,想想这段共几句话?哪些句子在写“炼石”?哪些句子在写“补天”?用圆圈圈出描写女娲炼石、补天的动词。
(2)交流,课件17出示,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A、找一找,那个词体现了炼石的艰辛?(五天五夜)五天五夜说明炼石的时间非常——长,过程非常——苦B、什么是“冶炼”?课文中是把什么炼成什么?要把石头炼成液体,那个神火的温度该有多高啊,老师查了一下资料大概要1000多度。
可是女娲却要在这么高温的神火旁呆上五天五夜。
在这五天五夜里,女娲必须精神高度集中,一刻也不敢闭眼,一刻也不敢松懈。
一步也不敢走开,怕一疏忽出了一丝的差错……即使累得头晕目眩,即使困得实在不行,女娲还是坚持着。
女娲这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一不怕死,二不怕苦,是为了什么啊?(为了补天,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这种精神就叫做——不畏艰辛,甘于奉献【板书:不畏艰辛,甘于奉献】。
5、交流补天:A、师:经历了那么多困难,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终于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终于可以用它来补天了,之前所经历的一切困苦,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终于等到这一刻了。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出示: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补好了。
)(齐读)B、找一找补天用了哪几个动词?(装、端、对准、泼)那个动作最关键?(泼)C、泼完之后出现了怎样奇异的景象?(金光四射)就这么一泼,就看见金光四射,大窟窿不见了!火也没有了!神奇不神奇?(神奇)看!传说这就是女娲补过的地方!D、五彩云霞太漂亮了,原先天塌地裂,经过女娲补天,那地方变成了五彩云霞,人们又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
此时此刻,你想对女娲说些什么?(女娲,你真是一个善良的人,勇敢的人。
女娲,你真神奇!真了不起!)E、了不起的女娲终于用自己的神力把天补好了,真神奇!还有更神奇的,传说女娲补天找了了36501块五彩石,补天用了36500块,还剩了一块,这一块哪里去了呢?有的认为这块仙石变成了《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而有的则认为变成了《红楼梦》里的贾宝玉。
四、回归整体,歌颂升华这个神话故事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女娲,一个了不起的女娲。
师: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美丽的神话──生:女娲补天师:让我们记住这惊天动地的壮举──生:女娲补天师:让这嘹亮的声音在天地间回响──生:女娲补天五、感受神话的实质和特点1这些事情真的都发生过吗?(没有,是神话。
神话故事中的人和事都是不存在的,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2.神话有什么特点?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六、拓展在灿烂世界文明史上有许许多多神话故事,老师推荐同学们下来可以读一读《中国神话故事》《古代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板书设计:31女娲补天天塌地裂水深火热求雨灭火造船救人(略)找石炼石补天救人(详)不畏艰辛甘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