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淡水鱼类营养及饲料

淡水鱼类营养及饲料

罗非鱼 Tilapia nilotica
草食性鱼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草鱼:Grass carp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团头鲂—武昌鱼 Bluntsnout bream
肉食性鱼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黑鱼:乌鳢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鳗鱼:eel
• 流水养殖:围栏、循环水养殖 • 水库、湖泊养殖 • 水库、湖泊网箱养殖 • 稻田养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国水产配合饲料概况
– 长期以来,在鱼类饲料中习惯使用单一饲料, 因而鱼类的生长期长,饲料系数高,生产水 平低,经济效益差,不利于养殖环境。
– 近二十年来,我国淡水鱼饲料发展迅速: – 1976—1980年进行了草鱼、鲂鱼、青鱼、鲤
• 同一种鱼,其蛋白质适宜含量随水温增 加而增加。
• 2.对氨基酸的需要:
– 精氨酸、组氨酸、异亮、亮氨酸、赖氨酸、 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颉氨 酸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鱼类营养需要
• 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
– 温水鱼类适宜量为30% – 冷水鱼类适宜量为21% – 草鱼、鲤鱼等为30—50%
• 鱼类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率低于畜禽原因:
– 鱼类消化道内几乎无纤维素酶,淀粉酶活性 又较低
– 哺乳类红肌与白肌之比大于鱼类,而红肌己 糖酶活性高于白肌
– 鱼类胰岛素分泌少。
鱼类的营养需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鱼类对脂肪的需要
– 鱼类对脂肪有较高的消化率,尤其是对低熔 点脂肪,其消化率一般为90%以上。由于鱼 类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率低,因而脂肪成为鱼 类重要而经济的能量来源。其添加量一般为 5—6%,最高可达10%以上。
• 日摄食率的大小和鱼种类、体重、饲料 的种类以及水温、溶氧等环境条件有关。
三、水生动物的营养特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鱼类不需要维持恒定的体温,生长Hale Waihona Puke 需能 量约为陆生动物的50—67%。
• 鱼类可摄食天然饵料,通过鳃、皮肤吸收 无机盐,并不费力地排出废物。因此,人 工饲料相对节省矿物质。
• 鱼类摄食不易直接观察。鱼饲料 投入水中后,一些营养素易在水 中散失,这要求饲料要有一定的 稳定性
• 钙磷比例不象畜禽为2:1,而是1: 1或1:1.5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鱼类营养需要
• 1. 对蛋白质的需要
– 草食性鱼类:22——30%; – 杂食性鱼类:30——40%; – 肉食性鱼类:38——55%
– 3.鱼类需要高蛋白、低能量的饲料,决定了 鱼类需要较高的与氨基酸代谢有关的B族维 生素
中国内陆水产养殖现状介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主要养殖鱼类:鲤、鲫、鲢、鳙、草鱼、 鲂、非鲫、淡水白鲳、鲶鱼 北方和西南以鲤鱼、鲫鱼养殖为主。 南方以草鱼鲂鱼为主或以鲫鱼为主
水产养殖的几种生产方式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池塘养殖;
– 粗养;亩产500千克以下,基本不喂料 – 半精养:亩产500—1000千克。喂料。 – 精养:亩产1000千克以上,喂精料。
鱼等品种饲料配方的研制和养殖试验。
– 1977—1979年,进行“颗粒饲料养鱼”在全 国的推广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国水产配合饲料概况
– 长期以来,在鱼类饲料中习惯使用单一饲料, 因而鱼类的生长期长,饲料系数高,生产水 平低,经济效益差,不利于养殖环境。
– 近二十年来,我国淡水鱼饲料发展迅速: – 1976—1980年进行了草鱼、鲂鱼、青鱼、鲤
• 鲤鱼、鲫鱼:属底栖鱼类,以各种植物、 动物为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鲫鱼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斑点叉尾 鱼回
Channel Catfish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鲶鱼拉丁文:Silurus asotus
英文:Catfish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鱼类消化器官分化简单且短,消化道与体 长之比要比陆生动物小许多。消化腺不发 达,肠道细菌种类少,数量也不多,故消 化能力差,基本不能消化粗纤维,除少数 杂食性鱼类外,对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差, 但对脂肪利用能力特别强(90%以上)。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鱼类对饲料蛋白质要求较高,畜 禽为12—22%,鱼类为22—55%, 且需要10种必需氨基酸。对精氨 酸、赖氨酸、蛋氨酸要求高,对 色氨酸要求最低。
– 目前,研究名、特、优水产品种的营养需要和 饲料配方
鱼类的营养需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鱼类的食性及摄食特点 食性:1. 鲢、鳙鱼的食性
2. 草鱼的食性 3. 鳊、鲂的食性 4. 鲤、鲫的食性 5. 青鱼的食性 6. 鲮鱼的食性 7. 虹鳟的食性 8.鳗鱼、甲鱼的食性
杂食性淡水鱼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摄食特点:
• 一般说来,主要养殖鱼类为白天和傍晚 摄食,虾、蟹在夜间索饵。
• 大部分鱼类喜吞食,鳗、鳖喜撕咬,虾、 蟹喜以胸肢抱食物嚼食,或叫蚕食。
• 日摄食率:鲢鳙为5.6—16.8%,草鱼为 26.3—38.6%,鲂6.3%(配合饲料)青鱼 5.96%(配合饲料)。
– 鲤鱼一般为4—8%;草鱼、团头鲂为3— 3.6%;青鱼为6—6.5%
– 鱼类主要需要低度不饱和脂肪酸(n-3&n-6)
鱼类的营养需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对维生素的需要:
– 1.鱼类肠道短,不能合成维生素C;而哺乳 类能够合成。
– 2.鱼类对某些维生素合成能力差,如将ß-胡 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能力低,因此要在 饲料中添加。
鱼等品种饲料配方的研制和养殖试验。
– 1977—1979年,进行“颗粒饲料养鱼”在全 国的推广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1980—1985年,研究我国主要养殖鱼类的营 养需要,使初级配合饲料向中高级发展。
– 1986—1991年,主要研究“水生动物饲料标 准及检测技术”
– 1992—1996年,主要研究“鱼虾配合饲料及 其添加剂生物学综合评定技术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