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高三下学期总复习化学专题精品试题专题六氮、硫及其化合物与环境保护【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O在血液循环中能舒展血管和清除血液微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残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健康信使”B.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封闭式焚烧、卫生填埋、堆肥C.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酿酒师通常在葡萄去梗、破碎时添加二氧化硫D.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其成分为木炭、硫和硝酸钾,其爆炸生成物在常温下均为气体,所以爆炸破坏力大2.()气体(杂质)()()()()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B.C .D.4.莫尔盐也叫硫酸亚铁铵,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作净水剂。
在不同温度下其分解产物不同,下图为500 ℃时隔绝空气加热,探究其分解生成的气体产物的装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装置的干燥管盛装无水硫酸铜检验分解产物中可能含有的水B.丙中浓盐酸检验可能的分解产物,浓盐酸可用浓硝酸代替C.若分解产物有,无,则丁装置中无现象,戊装置中有白色沉淀生成D.己装置吸收实验尾气,防止酸性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5.实验室进行喷泉实验前,需先收集干燥的。
在制备和收集干燥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装置正确的是()A.制备B.干燥C.排空气法收集D.尾气吸收6.室温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溶液:、、、B.溶液:、、、C.饱和溶液:、、、D.溶液:、、、7.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a、b、c、d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甲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其中a为强碱,常温时,c的水溶液久置于空气中,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浑浊,且溶液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c、d中至少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B.d为硫的氧化物C.b、c两种物质相同元素的化合价相同D.c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8.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和在溶液中的反应,若通入适当比例的和,即发生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与的盐酸共热制备氯气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氯气C.装置℃的作用是便于控制通入的量D.若制备的中含有NO,应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以除去NO二、选择题(本题共4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Y形管是一种特殊的仪器,与其他仪器组合可以进行某些实验探究。
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探究与反应生成沉淀的条件。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玻璃管的作用是连通大气,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广口瓶,参与反应B.c、d两根导管都必须插入溶液中,保证气体与充分接触C.Y形管乙中产生的为氧化性气体,将氧化为沉淀D.e、f两管中的试剂可以分别是浓氨水和固体10.下()实验结论向溶液中通入气体溶液褪色有还原性将蓝色石蕊试纸浸入氯水中向硅酸中分别加入和溶液硅酸具有两性D将充满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试管充满水与水完全反应11.工厂排放的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某企业用如图流程综合处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B.氨气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C.上述流程利用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D.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1种12.某实验小组取得一集气瓶混合气体,其中可能含有、、、、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针对这一集气瓶的混合气体,该小组同学的下列实验设计及预测的结论正确的是()A.将混合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B.将混合气体通过稀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通过酚酞溶液后收集的气体是、C.将混合气体通过溶液,出现黑色沉淀,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D.将混合气体通过稀的酸性溶液,溶液不褪色,则原混合气体是、、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52分。
)13.(15分)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其中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是,试解释该装置中产生的原理:。
(2)装置乙中盛有的试剂名称是。
(3)装置戊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4)价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可发生反应:=。
某同学取上述反应后玻璃管内的物质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振荡后发现溶液为蓝色,且试管底部有红色,他得出结论:还原生成。
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5)已知装置丙的玻璃管内粉末为,实验结束后测得玻璃管内固体粉末为,若完全被还原为,则;写出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丁中的干燥管增重为g(用含m或n的代数式表示)。
14.(11分)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用钾肥,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是以尾气为原料制备和的工艺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1)中的元素有价和价,则中价锰与价锰的比例为。
(2)反应I (选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为提高该反应的转化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答出一条即可)。
(3)反应II的反应原理是。
(4)操作b的名称是,该操作用到的非玻璃硅酸盐仪器有。
(5温度240 ℃~290 ℃290 ℃~650 ℃650 ℃~900 ℃>900 ℃质量开始减少质量约为不变质量减少质量约为不变不变时的剩余固体物质为(式是。
15.(13分)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PMPS)的化学组成为,可用作饮用水消毒剂、养殖业中的供氧剂和烟气的脱硫脱硝剂等。
某校设计实验制备PMPS并探究其性质。
冋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制备PMPS溶液的步骤如下:步骤1.将30%溶液用冰水冷却后,向其中缓慢滴加浓硫酸,得到和的混合溶液;步骤2.加入作稳定剂,分批加入,至溶液为2~3时得到无色的PMPS溶液。
℃“步骤1”溶液需事先用冰水冷却的目的是;加入浓硫酸发生反应(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方法是。
(2)乙组同学取少量PMPS溶液加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入2滴溶液,溶液变为紫色,说明氧化性:(填“>”或“<”)。
(3)PMPS可用于刻蚀铜,丙组同学在PMPS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并加入铜箔,则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文献报道添加适量的PMPS可有效脱除烟气中的,某同学设计下列装置进行验证。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盛装稀硝酸的仪器名称是;装置C的作用是。
℃能说明D(气体无色)中几乎不含的现象是。
16.(13分)硫的化合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
(1)借助太阳能,利用循环法可分解水制备氢气,从而获得绿色能源——氢能。
该法制备氢的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2)硒、碲跟S为同族元素。
某种废料含、,利用硫酸、烧碱等原料可提取该废料中的、等单质,其工艺为:已知:难溶于水;微溶于水,易溶于较浓的强酸和强碱;元素碲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有、、。
℃“操作i”的名称是。
②“溶液”中存在元素的物质的化学式是,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转化为,转化为的过程中充当还原剂,盐酸的作用是。
(3)钠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主要是钠盐,相较于锂盐而言储量更丰富,价格更低廉。
如图是一种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图。
太阳光作用下可完成充电,充电时生成。
放电时的电源正极是(选填“a”或“b”)极,充电时的阴极反应为。
(第16题(3)图)(第16题(4)图)(4)利用可吸收工业烟气中的。
测得吸收液中与含硫组分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a点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b点时溶液,则。
专题六氮、硫及其化合物与环境保护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科学家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确定了有益于人体健康,特别是在人类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有重要作用,正在开启新的里程碑,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健康信使”,A项正确;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方法有封闭式焚烧、卫生填埋和堆肥,B项正确;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消毒,且具有还原性,可防止葡萄酒遭到细菌的损坏和被氧化,C项正确;爆炸生成物有固体物质,D项错误。
2.A【解析】二氧化硫和硫化氢都具有还原性,都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中的硫化氢气体,A项符合题意;极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B项不符合题意;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铜与氮气不反应,故可用灼热的铜丝网除去氮气中的氧气,C项不符合题意;可与反应,不与反应,可用溶液除去中的,D项不符合题意。
3.B【解析】的氧化性强,与反应直接生成,A项错误;与石灰乳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高温煅烧生成和水,B项正确;S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再与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C项错误;与和溶液反应生成,受热分解可生成,溶解度大,与和溶液反应不能直接生成,D项错误。
4.B【解析】根据莫尔盐的成分是可知其分解的气体产物可能有:、水蒸气、、。
为白色粉末,而为蓝色,通过颜色变化可判断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是否含水蒸气,A项正确;分解产物中若有,则装置丙中出现白烟,用挥发性的浓硝酸,也是该现象,但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进入装置丁会导致被氧化,故装置丙中的浓盐酸不能用浓硝酸代替,B项错误;装置戊中发生的反应为:=,C项正确;逸出可导致污染,需用碱液吸收,D项正确。
5.C【解析】与反应时有水生成,A装置易导致水倒流,致使热的试管炸裂,A项错误;碱石灰不能用洗气瓶盛装,洗气瓶盛装液体干燥剂,用干燥管盛装碱石灰,用于干燥氨气,B项错误;密度比空气小,短管进气,长管出气,C项正确;极易溶解于水,容易引起倒吸,故最好用倒扣漏斗连接,防止液体倒吸,D项错误。
6.A【解析】酸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A项正确;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B项错误;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C项错误;水解显碱性,水解显酸性,二者发生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7.C【解析】若a为,根据c溶液在空气中久置生成淡黄色沉淀,可知c为,在空气中久置发生氧化反应,即:=,溶液增大。
由此可知b为,c为,d为,C项正确。
8.C【解析】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备氯气,而的盐酸为稀盐酸,因此不能发生反应制取氯气,A项错误;实验无需保证氯气是干燥的,所以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杂质氯化氢气体,B项错误;由于气体不能在中溶解,气体通过装置℃,可根据导气管中气泡的多少,观察气体流速,因此作用是便于控制通入的量,C项正确;若制备的中含有,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会发生反应=最后导致气体完全变质,D项错误。
二、选择题9.D【解析】玻璃管起到平衡内外大气压的作用,A项错误;要使与溶液反应生成,应通过d管向溶液中通入碱性气体,d管不能完全插入溶液中,否则氨气溶于水时易造成倒吸,B项错误;该实验目的是探究生成沉淀的条件,不是探究生成沉淀的条件,所以Y形管乙中不会产生氧化性气体,C项错误;Y形管乙用于制备碱性气体,使广口瓶内溶液为碱性,从而促进沉淀的生成,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