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加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的时间和会议名称;记住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包括的主要内容。
(2)理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作用;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后的作用。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资料和其它手段来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特点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通过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内在联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历史联系和比较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学习,认识民主法制建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
2.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的表现。
【教学难点】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与法制建设加强的作用。
【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学生课下阅读课本教材,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人民才有机会当家做主的呢?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又是怎样加强的呢?采取了这些措施对我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2.讲授新课:本课我们共学习两个板块: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利人民社会主义法制加强利国家学生:齐读两个板块内容。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需求,党和国家一直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怎样完善的呢?让我们进入板块一。
板块一: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利人民(一)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师:“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终极目标,我国是通过什么制度来让人民当家作主的?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课件展示小资料,见第5张PPT。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师:人大代表是怎样选出来的呢?(1)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生:我国普遍实行了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保证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
师: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有选民直接选举,代表人民的意志行使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
师:人大代表日常工作的任务是什么呢?(2)人大代表的日常工作:生:人民代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
师: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行使监督权的呢?(3)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的行使: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同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还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等。
师:人民代表大会的不断改善,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
课件展示图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职权,见第7张PPT。
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包括会内职权和会外职权,能保证人民群众行使权力。
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制度又是怎样改善的呢?2.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师:各级政协政协成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课件展示图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见第张PPT。
教师补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知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即协商民主,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是怎样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学生相互讨论。
教师明确: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即选举民主,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即协商民主。
3.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辅相成,把人民内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广泛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民主的实现。
师:我国的基层民主是怎样进一步扩大的呢?3.农村和城镇基层民主的发展师:我国基层民主的表现形式有哪两种呢?(1)基层民主表现形式:生: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师:这两种形式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呢?(2)基层民主的发展过程:生:①1998年,全国人大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至2001年,全国建立69万个村民委员会。
②1989年,全国人大颁布了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全国建立9万多个居民委员会。
它们的建立、扩大和日常工作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
师:基层民主的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呢(影响)?教师补充: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越来越完善,人民可以通过委员会参与和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有力地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师:我们一起看一下人民当家做主的图片。
课件展示图片:重庆市荣昌县昌元镇朱家桥村村民在选举人大代表,见第11张PPT。
教师补充:村民委员会的人大代表由村民投票选举产生,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的权力。
课件展示图片:北京丰盛街道居委会成员到下岗工人家中慰问,见第12张PPT。
教师补充:城市居委会干部由户代表或居民小组代表选举产生,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
过渡:十年动乱,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粉碎“四人帮”后,是怎样重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呢?让我们进入板块二。
板块二:社会主义法制加强利国家(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课件展示图片:文革中的最大冤案是刘少奇案,见第15张PPT。
教师补充:从刘少奇的冤案,我们可以看出在文革时期,我国的宪法受到侵犯,民主法制荡然无存。
师:改革开放后,我国是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呢?课件展示视频: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见第16张PPT。
1.法制建设加强的表现:师:我们一起观看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的过程,它是哪年修订的呢?生: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师:新宪法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
我国以宪法为核心,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的具体表现:师:这个框架形成的基本表现是什么呢?学生结合课本回答。
教师明确:法律体系框架是以宪法为核心,包括民法、商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律部门。
在政治生活、生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做到有法可依。
课件展示图片:我国颁布的《民法》等法律文件,见第18张PPT。
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有超越和法律的特权。
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文件。
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
课件展示图片: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示意图,见第19张PPT。
学生齐读课件文字内容。
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这个体系框架包括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法律部门。
它们覆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做到有法可依。
师:既然“有法可依”,那么能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呢?3.依法治国的原则:师:我国在推行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各级司法部门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1)原则: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师:从这些执行的原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在逐步加强。
师:我国是怎样执行这些原则的呢?(2)执行原则:生:对违法者无论是官是民,也无论职位高低,一律绳之以法。
师:我国这样做对我国的法制建设有什么影响呢?(3)作用: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法制观念逐步增强。
师:我国执行了这些原则后,一些高官利用职权进行犯罪而受到法律严惩。
课件展示图片: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因贪污受贿受审,见第21张PPT。
教师补充:陈希同,原北京市市长、市委书记期间,在对外交往中接受贵重礼物22件,总计价值人民币555956.2元。
在任北京市市长期间,违规建造别墅及购置设备款共计人民币3521万元。
陈希同任北京市委书记后,耗用服务管理费人民币240万元,吃喝挥霍公款人民币105万元。
1998年7月3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陈希同有期徒刑16年。
赃物没收上缴国库。
课件展示图片: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贪污受审,见第22张PPT。
教师补充:胡长清,原江西省副省长、江西省第九届人大代表。
在担任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副省长期间,先后90次收受、索取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544万余元。
1999年经中央批准,中央纪委给予胡长清开除党籍处分,免去其省政府党组成员及副省长职务,200 0年,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胡长清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追缴非法所得。
师:这些贪官得到法律的严惩,真是大块人心,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教师组织学生分议一议:我国是怎样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学生相互讨论。
教师明确:1.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如受教育的权利和服兵役的义务。
违法者一律绳之以法,如上海市市委书记陈良宇犯事,和普通人一样,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法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法制为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指明了方向;法制保障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
3.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推行依法治国的原则,执行有法必严、违法必究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师:接下来让我们检验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吧,让我们进行练习环节。
练习:1.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年()A.1980年B.1981年C.1982年D.1983年答案:C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是( )A.宪法B. 民法C.商法D.行政法答案:A3.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表现,叙述正确的选项是()①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③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④颁布了居民委员会组织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4.我国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下列对各级司法部门应遵循的原则,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执法必严②违法必究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④因人而异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5.材料:浙江省奉化市有一家电影院,一场电影只卖出两张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