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与质量分数 ———————————————————————————————— 作者: ———————————————————————————————— 日期:
ﻩ溶解度与质量分数 知识梳理: 物质的溶解性, 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这种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跟溶剂之间的关系。
溶解度: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
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的体积数。
3、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溶解度的变化: 固体: 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 少部分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 .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气体: 当压强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当温度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气体的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分析。 1.点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2.线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3.面 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4.交点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溶质质量分数: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总量不变进行运算,无论是用水,或是用稀溶液来稀释浓溶液,都可计算。
典型例题: 1.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内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外因:受温度影响)。 (1)大多数物质溶解度: 随着温度的______溶解度_______。如______、NH4Cl等。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 随着温度的______溶解度_______如______等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______溶解度_______如______等。 当温度一定时,压强越____,在一定体积溶剂中溶解气体体积也越____。反之,溶解的也越_____。
2.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气体的溶解度受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因素的影响) 当温度一定时,压强越____,溶解度越____,反之,压强越____,溶解度越____。 当压强一定时,温度越____,溶解度越____,反之,温度越____,溶解度越____。
练习:养鱼专业户在炎热的夏天和下暴雨之前的闷热天气里,都要给鱼塘增氧,否则鱼塘会缺氧而出现翻塘死鱼现象,鱼塘缺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 A、无色透明 B、无色均一 C、均一、稳定 D、纯净的液体 2.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 A、氯化钠投入水中 B、冰投入水中 C、碘酒 D、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3.下列对于溶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只能是固体 B. 溶质只能是液体 C. 溶质只能是气体 D.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4. 0.05克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10克水中既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划分为(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5.盐酸溶液中的溶质是 该溶液与足量锌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 6.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7.某同学绘制的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欲使t1℃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可以________温度(填“升高”或“降低”); (2)我国有许多盐碱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 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我认为图中 (填字母) 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3)由图还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
8.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这说明在_____时,______水中最多可溶解________硝酸钾.
9.20℃时,把9克氯化钠溶解在25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克
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0℃时,50 g水可以溶解25 g甲物质 B.升温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甲
乙 0 20 30
2
溶解度 D.3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大 11.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t1℃时,甲的溶解度____乙的溶解度(选填“>” “=”或“<”); (2) 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一种); (3)甲、乙各W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 在t3℃时所得乙溶液为 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12、某同学绘制的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欲使t1℃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可以________温度(填“升高”或“降低”); (2)我国有许多盐碱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 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我认为图中 (填字母) 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3)由图还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
13、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 2)50℃时A、B两种物质恰好饱和的溶液降到10℃,所得溶 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____B(填“>”、“<”或“=”); 3)50℃时将35g A物质加入50g水中,经充分溶解所形成的 溶液是 (“饱和”或“不)溶液; 4)若将A物质从A和少量B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所用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14、甲、乙两种固体纯净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A所示。在常温下,先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装甲溶液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都增多
15、右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aCl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溶解
W 乙
甲
0 t t g
甲 乙 冰 C.t1℃时,100g 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克 KNO3 D. t2℃时,NaCl的饱和溶液与KNO3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相等
同步训练: 1.要使wg 10%的NaCl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20%,可采用的方法是
A.再加入10wg固体NaCl B.蒸发浓缩成2wg NaCl溶液 C.蒸发掉一半溶剂 D.再加入2wg 25%的NaCl溶液
2.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的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A.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3.右图是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图,则P点表示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M未完全溶解 D.无法配制
4.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或者温度仍保持在40℃而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 A.硫酸铜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中Cu2+的数目
5.有一杯t℃时的硝酸铵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x g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后有y g未溶;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2g水再冷却至原温度,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时硝酸铵的溶解度
A.1002xg B.2200xyg C.100()2xyg D.200xyg
6.在烧杯中盛有10%的CaCl2溶液,然后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Na2CO3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为止,过滤得到CaCO3沉淀10g,再将滤液蒸发掉90g水后,所剩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A.11.7% B.10%ﻩ C.9.2%ﻩ D.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