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溶解度的计算的类型1、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公式:溶解度=m 溶质/m 溶剂 × 100g 注意:(1) 四个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 (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 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 (3)溶解度单位为克(g )2、溶解度曲线: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1)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①影响很大,如硝酸钾,表现为曲线陡②影响不大,如氯化钠(食盐),表现为曲线平缓(2)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气体等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溶质质量分数 =00100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溶液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换算:溶液质量(克)= 溶液体积(毫升)× 溶液密度(克/毫升)3、溶液的稀释:m浓溶液× a % = m稀溶液× b % (a >b ) 其中:m稀溶液=m浓溶液+ m水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不同(a%、b%)的溶液A、B,配制中间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c%),则: m A×a%+ m B×b%=(m A+ m B)×c%三、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比较。
比较项目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意义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度量,受外界温度、压强等影响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多少,不受外界条件限制温度要求一定不一定溶剂量要求100g不一定溶液是否饱和一定达到饱和不一定单位g关系式溶解度=×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100g初中化学总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练习9.右图所示曲线a、b、c分别代表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B>C>AB.t2℃时,A和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C.t3℃时,在100g水里分别加入三种物质各mg,只有b 能形成饱和溶液50-40-30-20-10-甲乙温度/t1t2溶解度/gD .从混有少量C 的A 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 ,最适宜用蒸发溶剂的方法10.右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的溶解度一定小于a 的溶解度B .当a 中含有少量b 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 .通过降低温度可将c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a 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至t 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11.有关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在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 .将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3℃降温至t 1℃,a 有晶体析出,b 无晶体析出D .t 3℃时,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 物质的溶解度 12.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现有t 1℃时的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升温至t 2℃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溶液为饱和溶液B .a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C .c 溶液为不饱和溶液D .b 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13.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50℃时,取甲、乙两种物质各50g ,分别加人100g溶解度 g0 t 1 t 2 温度/℃ab c甲乙溶解度 g0 t 1 t 2 温度/℃30 50 20 40 10水中,使之充分溶解。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上述混合物在20℃时,甲和乙形成溶液的质量相等 B .在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小于乙C .温度高于50℃时,甲和乙形成的溶液都变为不饱和溶液D .5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分别降温至20℃,溶液中未溶解晶体的质量相等14、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任何温度下,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B .a 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b 的大C .t 1 ℃至t 2 ℃之间b 曲线以下区域为a 、b 两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 .对于a 与b 混合溶液,可利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来分离 15.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t 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B .t 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 .t 2℃时,在100 g 水中放入60 g 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D .t 2℃时, 分别在100 g 水中各溶解20 g 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16.根据右图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A. 温度从t2℃降到t1℃时三种物质析出晶体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A>B>CB.t2℃时A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C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C.A 物质中混有C 物质,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D.t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17、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化铵的溶解度最大 B .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C .4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D .把40℃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 析出晶体最多18.右图表示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s)随温度(t)的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B .升高温度可使A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C .t 3℃时,在100g 水中溶解60gA 能形成饱和溶液D .t 2℃时,A 和B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9、右图中M 、N 分别表示二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中A 点表示M 、N 二种物质在t 1℃时均达到饱和B .M 、N 二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 1降至t 2时,一定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C .同处A 点的相同质量的M 、N 二种溶液,当温度从t 1降至t 2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氯化铵温度/ C溶解度/g2030405060203040506070硫酸钠氯化D .0℃时,M 、N 具有相同的溶解度20、右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 物质的溶解度B .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 物质的溶解度C .a 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至t 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D .c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从t 2℃降温至t 1℃时变为饱和溶液[例1] 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现有20℃时饱和食盐溶液100克和200克,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各蒸发掉10克水,析出晶体分别是多少?[例2] t ℃,将A 物质的溶液恒温下蒸发掉20克水,析出晶体A 2克,第二次在恒温下再蒸发掉20克水,结果再析出8克晶体A ,求t ℃时A 物质的溶解度。
[例3] 已知60℃和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为110克和31.6克,现有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105克,将该饱和溶液冷却到20℃,可析出晶体多少?4、有m g 15%的硝酸钠溶液,欲使其浓度增加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蒸发掉溶剂质量的21 B .蒸发掉溶剂2m g C .加入23mg 硝酸钠 D .加入43mg 硝酸钠 5、含硫酸质量分数为90%和10%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小于50% B.等于50%C.大于50% D.无法确定6、今有10%的硝酸钾溶液160 g,分为相等的两份。
(1)欲使其中一份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求:①若用增加溶质的方法,需增加多少克硝酸钾?②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需蒸发掉多少克水?(2)若使另一份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需加水多少克?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题第一类: 溶质质量分数定义的应用要配制30%60克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多少克?水多少克?第二类: 稀释与浓缩问题将100克10%的硝酸钾溶液蒸发50克水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第三类: 配制中间质量分数的溶液100克10%的盐酸溶液和200克20%的盐酸溶液混合,求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第四类: 将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的各种方法现有10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⑴加入氢氧化钠多少克?⑵蒸发掉水多少克?⑶加入多少克40%的氢氧化钠溶液?⑷加入多少克60%的氢氧化钠溶液?第五类: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综合计算100克硫酸恰好和13克锌完全反应,试计算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1] 由于原来都是饱和溶液,蒸发前后温度又保持不变,蒸发析出晶体后的剩余溶液仍是饱和溶液,题中蒸发的水的质量相等,因此只要考虑被蒸发掉的10克水中能溶解的溶质质量是多少即可。
设析出晶体的质量为x100克:36克=10克:xx=3.6克[解析2] 此类题目中,由于前后几次温度都未发生改变,物质的溶解度应相同,而这里两次蒸发的水分一样,而析出的晶体量却不同,说明原溶液必定是不饱和溶液。
第一次蒸发析出了晶体,说明溶液已变成了饱和,这样只要求第二次即可。
(可以认为第一次蒸发的目的是为了第二次的蒸发服务)设,℃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x20克:8克=100克:xx=40克[解析3] (1)此题可分为两步进行计算,先算出60℃时105克饱和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和溶剂,然后根据这些溶剂中在20℃时还能溶解硝酸钾多少,这样就能算出析出晶体的质量;(2)此题也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211100S S S -+克=质液m m ∆解法一:设105克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为x 210克:110克:105克:x x =55克则溶液中含溶剂质量为105克—55克:50克 设20℃时50克水中能继续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y 100克:31.6克=50克:y y =15.8克所以析出晶体质量为55克—15.8克=39.2克解法二:设可析出晶体的质量为x克克克6.31110210-=x克105 x=39.2克解析4【解析5】 本题为推理判断题.考查点①对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②溶液体积与溶液质量的换算.③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本题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有一定的难度.答案:C 。
【易错点点睛】本题为推理判断题.容易错选B ,注意这里硫酸的质量分数不同,所以其密度也不一样,所以可定不等于50%。
考查点①对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②溶液体积与溶液质量的换算.③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本题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有一定的难度.【解析6】160 g溶液分为两份,每份80 g,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即变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