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材料作文“晒”导写与作文评析 (1)

新材料作文“晒”导写与作文评析 (1)

新材料作文“晒”导写与作文评析【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晒”,在广东方言里有“炫耀”的意思,如:晒命:向别人吹嘘自己的身世。

“晒”,也有“公开”的意思,如:权力必须晒在阳光下,必须加强监督。

“晒”,在网络上流行就是本着“分享你的一切,晒出你的一切可以晒的东西”的指导思想,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资源、与人分享等,如:晒心情,日记;晒房子,晒衣服;晒摄影作品,晒旅游心得等等。

当然也有一些人把他人的隐私也晒到网上,美其名曰“光明磊落地暴露”。

一个“晒”字,内涵丰富,能够引发我们许多联想和思考。

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晒”的看法。

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由导语引出写作话题”的作文题目。

作文题目由导语和要求两部分构成,导语部分既解释了话题“晒”的多种含义,又起了引出话题的作用。

要求部分包含三层内容:第一层“一个‘晒’字,内涵丰富,能够引发我们许多联想和思考”,主要作用是启发考生作文要联想和思考,即作文时要联想那些属于“晒”的种种具体现象,并对具体的“晒”的行为进行理性思考、分析,得出自己明确的认识或思想。

第二层“谈谈你对‘晒’的看法”,既明确了话题是“晒”,又提出了作文要求“谈看法”,即要通过作文表达自己对“晒”的观点态度。

第三层“三自”“三不”原则,是常规的作文要求,提示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又要懂得作文的限制。

“晒”是一个动词,导语解释它有“炫耀”、“公开”、“展示”、“暴露”等不同含义,显然是把它界定为人的一种行为,谈对“晒”的看法,就是谈对人的或“炫耀”、或“公开”、或“展示”等行为的认识。

对于人的某种行为,我们要用全面、辨证、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晒”这种行为,我们当然也要这样。

比如,“晒”成绩,可以肯定这种行为,认为这是展示自己的努力或实力,这是给自己增加信心,这是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也可以否定这种行为,认为这是“炫耀”,这是“骄傲自满不思进取”……比如对网络上“分享你的一切,晒出你的一切可以晒的东西”的“晒”,我们应该看到,这种“晒”能用来展示生活美好,分享生活快乐;也要看到,这种“晒”让一些人做出了晒人隐私、晒一些违法行为的勾当。

“晒”作为一种人的行为,就关系到主体和客体双方,而且,这种行为的实施还要借助网络、公开场所等公共平台,因此,它除了影响主客体外,还会影响他人影响社会。

“谈对‘晒’的看法”,就要求作文时要考虑和“晒”有关系的这多种因素。

作为一种行为,总有产生的原因,也必然会有某种结果,还会产生某些影响,“谈对‘晒’的看法”,就可以从“什么是‘晒’”、“为什么‘晒’”、“‘晒’什么”、“怎样‘晒’”等不同方向展开思考,得出具体的看法。

“晒”是一个动词,是人的一种具体行为,关涉主客双方,是主体有一定目的主动行为。

因此,作文时就要把这个动词转化成生活中一件件“晒”的具体事情,面对这些具体的事情,我们才会产生具体的看法。

比如,由胡斌炫富驾车肇事到一些“富二代”网上“拼爹”,由“艳照门”到“晒”明星隐私,由广州144个部门晒财政计划到白庙乡行政办公开支在网上公开,由扬州“偷地案”到上海的“钓鱼执法”等,当我们面对这些具体的能反映“晒”的材料时,对“晒”的看法就具体了。

这些材料可以让我们谈“应该晒什么,不应该晒什么”,“晒有什么意义”,“晒要注意什么问题”等。

切不可脱离具体的材料空洞地谈“晒”,因为任何认识都不应是抽象的,任何道理都是相对的。

确立作文的角度要充分利用好导语。

因为许多同学对“晒”这种行为缺乏了解,不知什么是“晒”,所以命题者特意加上了导语。

这次作文的导语不但解释了“晒”的几种含义,而且还举了属于“晒”的现象,通过这些现象我们对“晒”的理解就会变得比较具体了。

作文要求中明确提出了“自定立意”,作文时就要有明确的立意。

“晒”可写的角度很多,可写的具体内容更多,选择从什么角度写,写哪些具体内容,就要服从于立意的需要。

而立意的确定又取决于我们联想到的具体材料。

如我们对王家岭矿难、南平残杀学生事件等恶性事件的及时公开报道有深切感受,我们就可以此为内容,写政府不隐恶的勇气和积极意义,以此来表达“晒”可以明真相、聚民心的意义;也可以以此来表达“晒”的原则和方法,推动政府公开行政。

有无明确鲜明、积极向上的立意,对作文的得分影响非常大,要高度重视。

“晒”在今天的生活中很流行,“晒家世”、“晒分数”、“晒收入”、“晒经历”、“晒政绩”、“晒权力”、“晒豪宅”、“晒靓车”、“晒隐私”、“晒发票”……林林总总,应有尽有。

以此为作文题目,命题的立意非常明显,就是要考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

这种贴近生活的命题是值得肯定的。

同时,作文的角度多,为考生写作提供了较广的思维空间和选择余地,能比较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深度。

但这道作文题作为考试题目也有不足,就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晒”的情况,那些经常上网的学生可能比较熟悉“晒”,而相当多的学生是不上网或不经常上网的,对于现今社会上流行的“晒”风缺乏感受和思考,这样他们就难以找到具体的作文内容,从而感到作文很难。

巧妇难为无米炊,一大批学生因为不了解作文题目关涉的内容而不能发挥作文水平,与考试的检测目的也就相悖了。

而且,从考试的公平角度来看,这样也造成了客观上的不公平。

【考场作文的主要问题】这次作文比较突出的问题有:1、不能很好地把握作文的题目,找不到作文的具体角度。

作文要求“谈谈你对‘晒’的看法”,这个要求规定了作文要围绕“晒”来立意,围绕“晒”来组织具体内容。

作文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你对于“晒”的观点态度而不是其他的。

比如,不少同学写“晒权力”这个内容,就不是通过这个内容来表达对“晒”的看法,而是写成了要对权力怎么样了,这样实际上就变成是以“权力”为写作对象,而不是以“晒”为对象了。

更有甚者,直接把导语对“晒”的含义的解释内容当成了作文对象,如《谈炫耀》、《这样的炫耀要不得》、《要学会分享》、《学会分享,共同进步》、《政府需要人民的监管》、《生活中离不开有益的公开》……这些文章写的是对“炫耀”、“分享”、“监管”、“公开”的看法,不是写“晒”。

导语的解释是启发考生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认识“晒”,从这些角度来写“晒”,不能把写作角度当成认识对象。

还有部分同学理解题目出现了错误。

题目的“晒”指的是主体的一种活动,要谈的是对这样的活动或行为的认识,不是分析“晒”这个汉字,但一部分考生却大谈“晒”这个字怎么样,如《一念之差,天翻地覆》,开头写中国拥有庞大的文字宝库,每一个文字都有不同的含义,如何精妙地运用中国文字,是一个难题。

结尾说:我们不应该执着还原每一个字的原意,只要其别的字义是让大众接受和认知的,这也已经成功地为这个字添加了另一件华美的衣裳,晒字也如此。

文章显然是理解错题意了。

而找不到角度的同学,显然是不懂得导语具有启发思维、提示作文可以切入的角度的作用。

2、不会展开联想,找不到具体的内容,作文空洞。

对一个笼统的“晒”,是无法有具体的看法的。

而如果联想到“晒财富”、“晒家世”、“晒色相”、“晒成绩”等的一些具体的材料后,对这样的“晒”我们才会有明确的看法。

连对象都没有,就不会有看法,没有看法,作文当然就不可能写好。

导语对怎么联想有提示作用,但相当多的学生忽视了导语的这种作用,也就不知道要联想什么了。

再就是不少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平时不关心生活,不关注新闻,心中装的只有书本上的用来应付考试的知识,这样同样不会联想。

3、立意意识淡薄,立意能力不强。

尽管作文明确要求“自定立意”,但仍有为数不少的考生作文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文章的立意,而是罗列堆砌一些与“晒”有一定关系的内容,凑够篇幅就算完成作文了。

一篇作文写完了,可能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作文要表达什么,要给读者什么样的影响,写这些内容有什么用。

如《晒与不晒,这是一个问题》,文章围绕导语对“晒”的不同含义的解释,分别阐释了“晒”是炫耀,“晒”是公开,“晒”是分享,“晒”是暴露等,文章没有一个中心,也不知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思想。

还有部分同学知道立意,也很注意文章的立意,但立意能力不强,常常是不顾具体内容,不顾事理,硬贴一些所谓“积极意义”。

如《晒出您的价值》:身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我们需要朋友,需要关心与爱护;身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我们需要理解,需要家人朋友的支持;身在各种灾难之中,我们需要人民的关心、资助……这时,我们就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能帮上忙,就勇于伸出援助之手,“晒”出自己的价值。

然后上升到“灾难无情人有情”的结论。

再如《晒出美丽的人生》分别写了“晒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晒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晒让我们的祖国走向世界”、“晒让中国变得更加强大”“面向世界,我感受到了晒的力量”,后结论:“让我们一起晒出那属于我们的美丽人生”。

这样的立意虽然光亮,但却是生拉硬拽,牵强附会。

《晒的哲学》:“晒是对自我的肯定,是一种进步的体现”,然后举例柳宗元、苏轼晒豪情;“晒是一种品格,是对别人负责任的表现”;“晒有时也不能过度——晒出自己的风格”。

从题目来看,文章在追求立意的高度,但写出的内容却让人无法明白其立意。

4、不能扣住题目作文。

考场作文评分时首先看的就是作文合不合题意,合题意的起码在二类评分,不合题意最多放在三类。

这次作文不合题意的超过了30%,有的学校、有的试室甚至很难找到一篇合题意的文章,说明这个问题非常突出。

从下面这些作文题就可以看出是不合题意的。

《晒出生命“之书”》、《晴空,希望艳阳》、《晒出柔和之光》、《三“晒”生活》、《扒了羊皮之后》、《晒到最后,才晒得最好》、《晒得有德理》、《你再敢杀》、《公平正义的阳光更有温暖》、《寂静的春天》、《横看成岭侧成峰》、《晒高考》、《晒得好,迟来的好》、《晒出政府》、《晒之韵》、《让阳光照耀大地》、《阳光下的征服》、《学会分享》、《莫让人生悔——晒》、《让心灵接受阳光》、《实现网络文明》、《懂得分享才能永远快乐》、《吹嘘就是自欺欺人》、《理性地展示》、《晒·公开》、《“门”的风波》、《让权力在阳光下滋润》……再看下面这些开头:“古有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

但是喜欢他的却是本身默默深居的陶潜,自然他们看花带有自身色彩。

其实,花天生各自便有自己的习性,人不应将自己情感注入其中。

我认为牡丹霸王之花,非世俗而是它在这场比‘晒’中脱颖而出……晒是人的本性,我们不能扼杀这种张扬个性,我们应该晒出风格晒出水平”(《晒——痛并快乐着》)。

“‘我家搬家了!’‘搬哪啦?’‘就是XXX’,‘喔,那里啊,天啊,你家好有钱啊!真厉害……’”(《你在干啥》)。

“‘晒’在广东是炫耀,也有‘公开’之意,在人众的网络上多指为分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