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草坪混播比例研究

草坪混播比例研究

草坪绿地是人工异地创建的植物群落。

生态学研究表明,群落的稳定性与其组成成分的遗传多样性之间有着高度的相关性。

因此,实际应用中草坪群落组分的构建常采用多(品)种组合配伍的方法,以增强草坪在逆境胁迫下的耐受力。

草地早熟禾与多年生草坪型黑麦草组合正是冷季型草坪草种建植组合中最常用的草种搭配方案之一。

这种组合的优点不仅表现在草坪群落色泽靓丽、坪面整齐均匀,而且高度互补的生长习性使群落具备了显著的多用途特性。

尤其是伴随着拥有耐超低修剪特性的新型草地早熟禾品种,如‘新哥来德’、‘奖品’、‘蓝宝’、‘解放者’、‘全日食’、‘橄榄球2号’等一批品种的出现,这种组合的优势在草种的适宜生长区内进一步得到了延伸,从而广泛适用于包括高尔夫球场发球区、球道区、高草区及其他各类运动草坪、休闲草坪、功能性草坪的建植。

草地早熟禾与多年生草坪型黑麦草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属、种,但是从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方面来看,这两种草种天然存在着较好的兼容配伍性。

因此,采用这两种草坪草种的合理组合建植草坪,成坪速度快,群落稳定性好,坪面整齐,富有弹性,受损草皮恢复力强,用途广泛。

然而,由于这两种草种的生长类型不同,所以二者之间包括组配比例、播种量大小、幼苗管理措施、建植时间等方面的平衡控制,是保证草坪建植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组配比例及播种星的控制草地早熟禾与多年生草坪黑麦草每克所含有的种子数量差别很大。

一般草地早熟禾每克含种子数3000粒左右,而多年生草坪黑麦草为500粒左右。

为使单位面积内的株丛数平衡,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比例。

按重量比计算,草地早熟禾与多年生黑麦草常用的配比比例应为80%:20%至90%:10%之间。

草地早熟禾2至4个品种,多年生黑麦草1至2个搭配,较为适宜,播种量每平方米15至18克。

二、萌发速率与幼苗活力的差异尽管合格种子的发芽率相近,但事实上成苗能力草地早熟禾与多年生黑麦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播种并灌溉后,多年生草坪黑麦草4至10天就开始萌发出苗,相比之下草地早熟禾则需要10至21天的时间。

其二,两者之间的幼苗活力也存在着差异。

试验表明,建植6周后的多年生草坪黑麦草已长出7至8个分蘖枝,而此时的草地早熟禾却只有1至2个分蘖枝。

因此,分蘖能力的差异可通过组配比例加以调节,从而达到成苗率的平衡。

三、成活幼苗数与早期管理由于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速度都慢于多年生草坪黑麦草,所以当存在逆境胁迫(病虫害、杂草竞争等)时,幼苗成活的风险就会更大。

研究试验表明,田间草地早熟禾幼苗的成活率只有35%至45%,而多年生草坪黑麦草却高达75%至80%。

因此,可通过科学的种子配比比例来调节和平衡两者之间田间幼苗株数。

其二,灌水情况对平衡两者的幼苗数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草地早熟禾种子尚处于水分变化极为敏感的萌发期时,多年生草坪黑麦草已到幼苗生长期,对水分亏缺有了一定适应力。

此时,改变灌水计划,将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和出苗极为不利。

其三,草坪建植的前三周,采用低修剪(1.3至1.6厘米),造成对多年生草坪黑麦草幼苗生长的阻碍,开放叶层,增加光照,有利于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以实现两者田间幼苗株数的平衡。

从1999年开始,笔者以高羊茅、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3种草坪草为主要建群种,在平地、缓坡地、遮阴地进行了不同比例的混播实验,通过几年的观察、比较、分析,筛选出几种适应河南洛阳气候条件且表现较好的混播组合和比例。

一、混播目的和原则在充分了解草种、品种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优缺点基础上综合考虑草坪所在地块的实际需要和现在的养护管理技术水平以及养护费用,草种间是否兼容,所绿化地块的档次要求,最大限度地延长绿色期,提高草地适应不良气候和抗逆能力,减缓草坪退化,延长草坪寿命。

二、混播组合和比例以草地早熟禾、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中的某一种为主要建群种,进行两种或3种草坪草混播。

该组合综合了不同属、种、品种的优势,具有广泛的遗传背景,起着粗细互补,抗病抗逆性互补,出苗时间、成坪速度互补,减少杂草侵害的效果,但该组合草坪均一性、兼容性较差。

草地早熟禾、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3种草之间混播时,由于多年生黑麦草发芽比高羊茅、草地早熟禾都快,草地早熟禾发芽最慢;因此黑麦草可提供快速覆盖并减少杂草侵害,以后早熟禾逐渐占满整个草坪。

多年生黑麦草的成坪速度最快,早熟禾最慢;高羊茅夏季生长情况要比黑麦草、早熟禾好。

因此,播种时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进行催芽处理,苗期对其采取促控措施加速生长,这样可以避免黑麦草、高羊茅快速生长而使早熟禾受抑制并逐渐退化甚至消失的现象。

1999年,在道路、广场中种植了近8万平方米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和草地早熟禾混播草坪,比例为7∶2∶1。

当时播种时没有对早熟禾种子进行处理,也没有采取促控措施,协调3种草坪草的生长。

成坪后不久,出现许多杂草。

目前早熟禾消失殆尽,黑麦草也很少,几乎被高羊茅“吃掉”了。

在一些重要地块种植草地早熟禾与多年生黑麦草的混播草,比例为3∶1,成坪后草坪质地很好,属于较高质量草坪。

2001年4月,在景观路以‘肯塔基’早熟禾、‘猎狗’高羊茅、‘黑麦志丽’黑麦草以6∶3∶1的比例混播,成坪后质地较好。

7月初混播草坪开始出现枯黄,7月下旬枯黄最严重,直至8月上旬进入雨季,混播草坪才全面恢复绿色。

这种混播草坪建植前期质地细嫩,后期草坪组成稳定且持久,退化速度较慢。

在道路两旁土质较差、要求养护水平不高的地方种植了高羊茅与多年生黑麦草的混播种,比例为1∶1,这两种草坪草在种子大小、出苗时间、幼苗生长速度方面基本一致,养护管理比较方便,混播草坪质量中等,观赏性也较高。

由于细羊茅耐阴性好,高羊茅耐半阴,与早熟禾混播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并利于早熟禾生长。

因此,在疏林地、遮荫道旁种植了草地早熟禾、高羊茅混播草坪,比例为7∶3,成坪后效果较好。

三、经验与体会1.混播草种间既有互补又有竞争,选择那些互补性强而竞争又相对较弱的品种进行混播;选择对当地环境条件适应性强的乡土草种为主要建群种,再组合一些表现优良、与主要建群种互补性强的外来品种。

2.根据各草种的建坪速度快慢、叶片质地粗细、耐热抗旱性强弱、适宜修剪高度、抗病性和草种间互补性强弱以及人们对绿地的不同需要来确定混播比例,从而体现出草坪的观赏价值和坪用价值。

如要建植高质量的草坪就应加大草地早熟禾等细叶品种的用量,减少高羊茅的用量,从而保证草坪景观效果。

3.混播品种数量不宜过多,最好不要超过4种,播种期宜在仲春或秋初。

施肥重点在秋季,春季适当追施一些复合肥和磷、钾肥。

修剪重点在春季至夏初,秋季至冬初。

4.混播草坪时应考虑草种间的竞争关系和成坪后某些草种、品种可能逐渐退化甚至消失的问题。

如果考虑不周,可能建坪不长时间,草坪观赏价值和坪用价值的就会下降。

5.经过试验和观察,适合洛阳地区气候条件的草坪草混播比例如下:(1)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6∶3∶1;早熟禾?黑麦草=3∶1,混播草坪质量优良,适合平坦向阳的地块。

(2)早熟禾高羊茅=7∶3,适合于林荫道两侧或疏林地种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