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课堂PPT)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课堂PPT)


瓦 特
19世纪晚期,科学技 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 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 电力广泛应用,电灯亮起 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 燃机取代蒸汽机,汽车跑 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 工业生产跃上了一个新的 台阶,人类从蒸汽机时代 进入到电气时代。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灯泡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对“电”的认识
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泰利斯发现并记载了 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 到了十六世纪中期,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证 实,琥珀经摩擦后,会产生静电,玻璃等其它物体 也可以摩擦生电 。 十八世纪,英国科学家格雷首次发现有些物体 能传电,有些则不能,这样,就把导体和绝缘体区 别开来了。他发现金属能传电而丝线则不能。他还 注意到尖端放电,从而想到电火花和雷电是不是一 样的东西。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 出新型内燃机。
交通工具的新动力——内燃机
内燃机工作示意图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液体(石油) 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所产生的燃气直接推动活 塞做功。其显著特点是体积小、效率高。
奔驰车标
“汽车之父”
卡尔·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
卡尔·本茨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出了第一台轻内 燃机。1885年,本茨制成用内燃机驱动的三轮汽车。尾部有一台 单缸四冲程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时速13千米/小时,是第一辆 投入实际使用的汽车。后来中国人根据本茨姓氏的译音,译为 “奔驰”,巧妙而恰当地表现出汽车的特征。
电力应用于生活领域
电车
有轨电车(西门子) 无 轨 电 车
电力应用于生活领域
新的 一种工具,能说出它 的名称吗?
早期的电话
19世纪末,电讯技术兴起。美国成为最早 进入“电讯时代”的国家。
1876年,美国人贝尔获得发明 电话专利,专利证号码NO:174655。 图为1876年贝尔在演示使用电话。
奔驰西姆皮勒克斯旅游车——1907年制造, 开始采用箱型车身,最高时速80公里/小时。
汽车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汽 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 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课本127页“动脑筋”
老:“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应该积极发展 汽车工业。” (老人看到了汽车工业的积极作用,忽略了消极影响。) 少:“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 通事故等许多问题。因此,应该停止发展汽车工业。” (小孩看到了汽车工业的消极影响,但过于偏激。) 综合:他们说的话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够全面。应 该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 消极后果;同时加强科技研究,用科技成就来趋利避 害,满足人类需要。
1908年9月17日莱特兄弟为美国军方进行飞行表演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飞机
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航空之父”——冯如
1910年10月,冯如驾驶他的飞机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 演大获成功。后在一场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在中国 共产党空军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冯如被尊为“中国的航 空之父”。
电力的应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19世纪六十到七十年 代,德意志人西门子等人 研制出实用的发电机。电 力开始用来带动机器,并 逐步取代了蒸汽动力,得 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早期发电机
早期电动机
电力应用于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
发电厂 机械能 发电机 电能 电灯、电话、 电车、电报 等电器设备 生活领域 电动机
人类对“电”的认识
1、人类认识电的过程
摩擦生电——雷电——电磁感应——电 池的发明
2、电能的利用
手摇发电机——电动机——自激式发电机
电是如何发明的?电力又是怎样进入实 际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的呢?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请认真研读教材第 124 — 125 页“电气 时代的到来”一目课文,根据知识结构图, 找出本目知识点,比一比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确。4分钟后检查自学效果。
原理:电磁感应
机械能
电动机械设备 生产领域
“电气时代”的到来(十九世纪70年代)
发 电 机 电 动 机
电 磁 感 应
电 力 应 用
生产领域 生活领域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 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 具有哪些优点?
电力干净、方便、安全、价格便宜、 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 送、按户按需分配能量。
早期的电话
1876年3月10日, 贝尔就是通过这个话 筒实现了电话的第一 次通话。其经典名句 是贝尔喊出的“瓦特 森先生,快来,我需 要你的帮助。” 1876年的液体电话筒
“电话之父”
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 贝尔第一个试音:“喂,芝加哥”,这一历史性 的声音被记录下来。
1904年的法国巴黎电话总局
课本125页“动脑筋”: 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夜晚漆黑 一片,许多家用电器打不开等等。 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 哪些方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那时人们多使用煤油灯、煤气灯、蜡烛来 照明,照明范围较小,亮度差,不利于广泛 使用。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有两大发明,造就了 20世纪的石油世界。下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 的世界石油产量。你知道这两大发明是什么吗?
发 电 机 电 动 机
VS
蒸 汽 机
为什么在19世纪的 最后几十年能够发生重 大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 命?
①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政治保障) ②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基础) ③ 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技术条件) 如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等 ④ 市场的扩大(市场条件) 如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等
“冯如一号” 实现了中华飞天梦
飞机问世的意义
1、把人类在天空翱翔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2、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开 始 的 标 志 ︓ 电 力 的 广 泛 应 用
生 产 领 域
英国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电力的 广泛应用
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电力取代蒸汽成为机器主要动力
充足而廉价的电力,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发电厂
输电网
“发明大王”爱迪生 (美国)
你认识这些早期的家用电器吗?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迪生(1847~1931)是举世闻名的 发明数量多:正式注册的有 1300种 美国电学家,科学家和发明家,被誉 为“世界发明大王”。他除了在留声 机、电灯、电报、电影、电话等方面 最伟大的发明:电灯(1879年研 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 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 知灼见。爱迪生及公司员工一生共有 约一千多项发明创造,为人类的文明 著名发明有:留声机 、活动电影机 、 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一架实用打字机……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资本主义 的两个发 展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 展的最高阶段。其基本特征是:垄断组织不但 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而且参与政治事务, 甚至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和政治、外交事务。
此动力机械的发明 具有什么划时代的 意义?
1871年的英国伦敦电报总局。
电力应用于生活领域
家用电器
1882年,美国霍伊拉 最早发明电风扇。
1874年,美国人比 尔布莱克斯发明了 第一台洗衣机。
1906年美国人德雷斯 特发明真空电子管,是真 空管收音机的始祖。
1910年世界上第一 台的家用冰箱在美国问 世。
各种电动生产工具和家用电器产品的出现,引起 了对电力的大量需求。1882年法国德普尔发明远距离 输电法,以发电站为起点的电力网络出现了。
汽车和飞机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这是什么汽车的标志 ?
奔驰汽车的创始人 德国奔驰专利 1号车 卡尔·本茨(德国)
在 19 世纪 80 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 之后,在 1885 年他试制的汽车成功,并于 1886 年 1 月 29日立案获得专利。他也被人们称为“汽车之父”。
交通工具的新动力——内燃机
最早使用机器发动的空中交通工具
20世纪初,人们制造出飞艇。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维伯尔•莱特 奥维尔•莱特
开始把人类翱翔天空 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1903年12月17日进行的试飞实验
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在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飞上了蓝天。这架飞机 被叫做“飞行者—1号”。莱特兄弟的第一次有动力的 持续飞行,实现了人类渴望已久的梦想,人类的飞行 时代从此拉开了帷幕。
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超乎
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以及集体的力量

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创造
性思维。
有人称赞爱迪生是“天才”,他却回答说:“天 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怎样理解这句话? 所谓“天才”,虽然比常人聪明,但是更比常 人勤奋。青年学生要想成才,首先必须具备勤奋的 品格。 爱迪生的所说所做,对你有何启迪?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科学家那种勇于探索、 敢于创新、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的到来
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
开始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发电机和电动机)
理论基础: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
产生影响:生产领域:电力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
生活领域:众多的家用电器产品,极大地 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主要国家: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列
中国早就发明了避雷装置,并在实践中应用。 据《后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就开始使用避雷装 置,建筑的屋脊上大多安装了金属瓦饰,有的是龙、 有的是飞鱼和雄鸡。 大约在三国时期,工匠们已经意识到接地的重要 性,他们在建造远远高于一般建筑的古塔时,顶部安 装了钢铁制造的“葫芦串”,用于避雷。 1688年西方传教士马卡连来华,在《中国札记》 上写道:“中国有些建筑物的屋顶上有一种叫做龙的 装饰物,它头部仰向天空,张着嘴。这些怪物向上伸 出的舌头是根尖端的金属芯子,另一端和埋在地下的 金属相接,能让雷电跑到地面去而不伤害建筑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