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内科学课件-痹证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课件-痹证PPT课件

如:“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之。”“风 寒湿
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病因病机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 着痹也。”——分类 “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 ——病机演变
2020年10月2日
5
一、概述
《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及《金匮·痉湿暍病脉证并 治》:为后世的辨证论治打下了基础。 如:“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 温欲吐者,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2020年10月2日
9
一、概述
清: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湿温》对热痹的辨证有 一定的发挥,并新加了“宣痹汤” 等重要方剂。
《医林改错》强调了瘀血在痹证的发病中的作用, 新拟“身痛逐瘀汤”,扩充了治疗痹病方剂的类型。
2020年10月2日
10
一、概述
综上,由《内经》→《金匮》→隋→ 唐宋→明清, 痹证的辨证论治渐趋完善。
2020年10月2日
6
一、概述
隋:《诸病源候论》:强调体虚感邪是引起痹证的主要 因素。
《诸病源候论·风湿痹候》:“由血气虚,则受风湿 而成此病。”
唐宋:出现了许多常用有效方剂 如:《千金要方》独活寄生汤 《济生方》蠲痹汤
2020年10月2日
7
一、概述
明:《景岳全书·风痹》:指出了痹证的寒热阴阳属性。 “若欲辨其寒热,则多热者方是阳证,无热者便是 阴证,然痹本阴邪,故惟寒者多 而热者少,此则 不可不察。”
2020年10月2日
8
一、概述
明: 《医宗必读·痹》:“治外者,散邪为急,治藏者, 养
正为先。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 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 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之害也; 治着痹者,利湿为先,祛风解寒亦不可缺,大抵参 以补脾补气之剂,盖土强可以胜湿,而气足自无顽 麻也。”
17
二、病因病机
注意: 1. 风寒湿热往往相互为虐,方可为病。 风为阳邪,开发腠理,又具穿透之力;寒借风力内 犯,风又借寒凝之势,使邪伏其病位,而成伤人致 病之基;湿邪借风邪的疏泄之力,寒邪 的收引之 能,风寒又借湿邪的粘着、胶固之性,最终导致经 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绌急而痛。
2020年10月2日
❖ 病因:主要是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 ❖ 病机:外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以致肌肉关节
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而形成痹病。
2020年10月2日
13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内因:素体不足,正气偏虚,腠理不密,卫外不固。
⑴ 禀赋不足:营卫气血不足,脏腑经络组织功能 低下。
⑵ 劳逸过度:劳:劳力,劳神,房劳;逸:久卧 伤气,久坐伤肉。
2020年10月2日
16
痹病病因病机总图
风寒湿邪 风湿热邪
乘虚侵入人体 留注经络关节
素体阳胜或阴虚有热
风邪偏胜——行痹 寒邪偏胜——痛痹 湿邪偏胜——着痹 风寒湿邪郁久化热 热邪偏胜——热痹
感受热邪,邪从热化
反复发作
津血不畅 伤耗气血
日久不愈
复感于邪,
邪气内合
痰瘀阻络 气血亏虚 脏腑痹
2020年10月2日

21
三、诊断要点
3.舌苔脉象: 舌质红,苔多白滑,脉象多见沉紧、沉弦、沉缓、 涩。(本条与临床不尽相符)
4.辅助检查: 实验室和X线等检查常有助于痹病的诊断。
第一课件网网站
痹证
第一课件网网站
2020年10月2日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痹病的定义和范围及研究进展。 2.熟悉肢节痹病的病因病机及病理转归。 3.掌握肢节痹病的临床证候特征,诊断依据
及与痿证的鉴别要点。 4.掌握肢节痹病的证治内容。
2020年10月2日
2
一、概述
(一)定义 1. “痹”字的含义:闭也,闭塞不通之义。指阻闭,突
18
二、病因病机
2. 体质不同又有所偏颇: 内湿:脾胃虚损,水湿内停
湿 外湿:雾露之气,雨湿之邪 外湿引动内湿,二湿相合,愈伤阳气, 湿邪又为阴邪,必伤营络之血,营伤则 卫气不行, 血伤则阳不行气 ,邪气流 注关节,脉络失养则绌急而痛。
阳胜或阴虚之体,则易患热痹等。
2020年10月2日
19
二、病因病机
3. 肢节痹病的概念:肢体经络为风寒湿热之邪所闭塞, 导致气血不通,经络闭阻引起肌肉、筋骨、关节发生 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 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中医治疗疗 效佳。
2020年10月2日
4
一、概述
(二)源流
《内经》:设痹论专篇进行论述。论述了痹病的病因病
机、证候分类及病机演变等内容,奠定了痹病的基础。
出本病主要是因经络阻闭,气血不行所致特点。 2. 痹病的含义: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
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闭阻,引起相关系 统疾病的总称。痹病有广义、狭义之分。 《内经》广义痹病: 内痹:五脏痹、六腑痹、奇恒之腑痹 外痹:五体肢节痹(狭义)——肢节痹病
2020年10月2日
3
一、概述
第一课件网网站
2020年10月2日
11
一、概述
(三)范围 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属本病的
范畴。 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
柱炎、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硬皮病等以肢节痹病为主要临床特征者,均可参照本节 辨证论治。
2020年10月2日
12
二、病因病机
3.本病大多预后良好。
2020年10月2日
20
三、诊断要点
1. 发病特点: 不分年龄、性别,但青壮年、体力劳动者、运动 员及体育爱好者易患,同时发病及病情的轻重与 寒冷、潮湿、劳累及天气变化、节气有关。
2. 临床表现: 突然或缓慢地自觉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 为肢节痹病的症状学特征。
2020年10月2日
⑶ 病后、产后:营卫气血阴阳的不足。 ⑷ 饮食失调:饥饱失常
2020年10月2日
14
二、病因病机
2.外因: ⑴ 风寒湿热之邪:久居湿地,汗出当风,冒雨涉水, 气候剧变,冷热交错等。 ⑵ 药物所伤:治疗不当,久服祛风燥湿,散寒清热 之品,误治或久治不愈。
2020年10月2日
15
二、病因病机
(二)病机: 邪气阻络,经络闭塞,气血不通,脉络绌急是肢节 痹病的病机所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