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形杀》:一部有关“人肉搜索”的聪明电影

《无形杀》:一部有关“人肉搜索”的聪明电影

《无形杀》:一部有关“人肉搜索”的聪明电影
〈〈无形杀》乍一看是讲网络婚外情,再一看是悬疑片、警匪片,继续往下看,《无形杀》所反映的深刻社会问题也值得思索。

近些年,“人肉搜索”成为了热门词汇。

人肉搜索的定义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

几年中,各种案例层出不穷:“虐猫” “华南虎”“史上最毒后妈”……愤怒的网民发挥各自能力,凭着各种细枝末节提供的信息追根溯源,找出当事人的真正身份,公布其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址乃至亲朋好友的手机号码,以达到让当事人身败名裂的地步。

把“人肉搜索”聪明地装进类型片
电影《无形杀》不是一部普通的悬疑片。

它利用悬疑的壳子,为观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抓捕行动中,海岛刑警队长张瑶意外地抓获了一个使用假身份证的嫌疑男子高飞。

从他的供词得知,原来作为魔兽玩家的高飞在一次网友聚会中认识了美丽的少妇林燕,两人开始网下约会。

林燕
的丈夫程涛在一天夜里无意中发现妻子与高飞的热辣网上对话,盛怒之下,程涛在网上发表了匿名信。

始料未及的是这件事备受关注,网友对他开始“人肉搜索”,以至高飞和林燕的个人信息被全部披露在网上,同时对高飞和林燕下达了网上通辑令。

于是,高飞全家的正常生活完全失控。

为了保护家人及自身的安全,丢掉工作的高飞被迫使用假身份证躲到了这个岛上。

咼飞离开警局后,张瑶接到报警,码头上发现了一具无头女尸,这具无头女尸是谁?又是谁杀死了她?随着故事的展开,林燕、程涛和参与人肉搜索的网站记者和愤怒网民进入警官张瑶的视野……
〈〈无形杀》讲的是看不见的杀戮。

杀戮不再指向某个凶手,而是无处不在的互联网。

故事的主人公在游戏《魔兽世界》中认识了女网友,一桩平常的网络婚外情变成了一宗残忍的凶杀案。

高飞既是犯罪嫌疑人,同时又是人肉搜索的受害者,高飞吃饭的时候,家里玻璃被无数砖头砸烂。

躲在暗处的网民既是无处不在的“监控头”,又是站在道德高地的“上帝”。

目前,国家还没有为人肉搜索立法。

这种充满争议的搜索形式在民间力量、道德监督、窥探隐私、不满有关部门不透明操作和纯泄私愤的情绪上不断变种。

“人肉搜索”为一宗单纯婚外情内容填充了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故事的可能性。

谢晓东,这个乍听起来跟著名歌手同名的制片人,同时也是这部电影的编剧。

《无形杀》是他拍摄的第四部现实题
材影片。

《梦之队》《一年到头》《业主奏鸣曲》《浅蓝深蓝》等多部在内容上极具特点的小成本电影为他提供了很多经验。

谢晓东认为,现在中小成本电影主要是拼剧本,电影成本越低,剧本的智商含量就要越高。

《无形杀》乍一看是讲网络婚外情,再一看是悬疑片、警匪片,继续往下看,《无形杀》所反映的深刻社会问题也值得思索……对于谢晓东,缝合各执一词的智力故事是整个剧本最困难的地方,《无形杀》前前后后写了一年的时间。

他手上目前还有两三个这样的剧本,其中一个《我是植物人》预计将在10 月份开机。

他把这些经验总结为:小成本电影必须是把深刻社会问题装进类型片的“聪明剧本”,才能让不同层次的观众找到乐趣。

他希望《无形杀》可以成为中国版的《雪花膏离奇命案》。

成本控制与新技术带来的惊喜
无形杀》带给业界的另外一个可以借鉴的经验是在成
本控制方面。

《无形杀》在技术上的亮点在于它是国
内首次使用“ Red one”’摄影机拍摄的影片。

这种
名为“红一”的新设备刚刚从美国引进。

整套设备价
格在人民币三十万元左右,其画面效果,尤其是景
深,几乎可以与胶片相媲美。

以前,人们所说的数字
电影是用M9000 拍摄,这其实是一种标清摄像机,
而非摄影机。

“红一”的清晰度可以达到4K,这套设
备无疑大大降低了成本。

一些业内人士甚至预言,
Red one 会成为胶片的终结者。

虽然《无形杀》在后
期部分, 花了很大精力在让Red one与国内现有设备
相匹配,但回头看看,其中曲折都为Red one的应用
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演员方面,谢晓东说,越是小成本电影,越不能没有
叫不出名字的明星,不然影片在发行上的困难将是双重的。

在《无形杀》中,观众可以看到的演员阵容包括李易祥、印小天、汤女燕。

李易祥在喜剧《鸡犬不宁》《我叫刘跃进》等多部小成本影片中有出色表演,是一个在电影票房上有号召力的演员。

他扮演的丈夫的情绪始终非常激烈,令人印象深刻。

但实际上,李易祥的戏份并不多。

高飞的扮演者印小天很早在“海岩剧”里就出名了,他与在《集结号》中蹿红
的汤女燕,有着尺度颇大的激情戏,拍戏中间还传出汤女燕因为激情戏尺度过大而罢演的新闻
冯波:一个不怕真警察的女刑警
其实,整部电影在表演上难度最大的角色是女刑警张瑶。

为什么难演?是因为张瑶既是一个刑警,又没有特别激烈的动作。

刑警张瑶的扮演者名字叫冯波。

她在演戏之前被导演王竞要求看科恩兄弟的《雪花膏离奇命案》,里面一个女警察怀了孕,几乎所有的表演都靠面部表情完成。

那一年,女演员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凭借此角获得了奥斯卡
奖。

冯波为了演好女刑警,在江苏某警队重大命案组体验生活,她甚至从头到尾跟完了一起真正的谋杀案。

冯波是个白白净净的姑娘,而重大命案组里没有女人。

冯波刚来的时候,那些刑警对影视剧里的警察形象颇为不屑:“没一个像真的!”冯波一开始很不理解,随着观察的深入,她慢慢发现,重大命案组刑警天天跟杀人犯打交道,他们没事的时候状态比民警和防暴警察更松弛,甚至在奥运反恐演习中都能随时拿起一张报纸来看,根本不像电视剧中演得那样,永远跟打了鸡血一样。

在体验生活的最后,冯波遇到了一个真正的女刑警,不过那个女警察已经当了警察局长,不在抓捕前线了。

冯波给她拍了几张照,拿给导演一看,王竞头都大了,冯波显然太漂亮了。

一个长期战斗在第一线的女刑警,每天面对的是穷凶极恶的杀人犯,状态显然不是冯波现在的样子。

后来,冯波自己提出来,利用化装的方法,把自己的脸画黑,变粗糙,还在眼睛下面点了无数黑斑。

第一天拍戏在海上,冯波与罪犯“黄毛”对峙。

按照剧情需要,冯波拿着照片逼问黄毛。

一天戏演完,第二天开工之前吃饭,冯波没有化装,她发现那个演黄毛的演员一直盯着她猛看。

冯波很奇怪,她虽然不难看,但也没有这么高的回头率啊。

两人一直对视,后来那个演员实在憋不住了站起来问:“您是昨天跟我在船上演戏那个演员吗?”那一刻,
冯波觉得自己成功了。

《无形杀》是冯波主演的第二部电影。

在做演员之前,冯波拉了15 年小提琴,自嘲在“拉琴的里算是漂亮的”。

她自己拉琴,也教学生,是南京当年的“明星教员”,有些家长甚至不求孩子们学到什么,只是为了接受冯波拉琴时美好仪态熏陶,也要硬把孩子塞进她的班。

上大学以后,冯波改行做了演员。

她第一部
主演的电影叫《业主奏鸣曲》,在里面她演一个小提琴手,那是她太熟悉的生活了。

那部电影的许多工作人员以前跟她合作过,并不知道她会拉琴。

导演喊“开始”的时候,冯波“范儿”巨正地从琴盒里拿出小提琴,如泣如诉地拉了起来,把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说起这段儿,冯波有着小小的得意:“小提琴不像钢琴,往琴凳前一坐,摆摆样子,配上音跟真的差不多,小提琴光学会姿势就得大半年!”问及改行的原因,冯波说拉琴是一种大部分时间对着四堵白墙的生活,如果能坚持拉到三十岁,对音乐会有不同的理解,但她更喜欢表演,因为表演不需要童子功,而且可以把自己对复杂社会的理解放进自己的表演中。

在第二部电影《无形杀》拍摄之前,冯波体验生活的时间长达两个月,她给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演出刑警的侉劲儿、狠劲儿和聪明劲儿。

在影片里,冯波一会儿装小姐,用高跟鞋踩犯罪分子的脸,一会儿
把用假身份证的高飞吓唬得小孩似的,一会儿又跟犯罪分子斗心眼儿,不费一枪一弹,把杀人犯连骗带吓弄到警察局冯波对
记者说,她演的张瑶,是不怕真刑警来看的。

本文图片由北京众道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提供责任编辑/ 冯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