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燃烧学 PPT课件

消防燃烧学 PPT课件


燃烧的本质
四、燃烧的本质
(三)燃烧条件的应用
1、防火措施 (1)控制可燃物
在可能的情况下,用难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材料;对工厂易产生可 燃气体的地方,采取通风等。
(2)隔绝空气 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过程,应在密闭设备中进行;对有异常危险
的要充入惰性介质保护等。 (3)消除点火源 在易产生可燃性气体的场所,应采用防爆电器;同时禁止一切火种等。
燃烧学的发展简史
一、燃烧学的发展简史
(一)燃烧的燃素说
(二)燃烧的氧学说
1774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列 在空气中发现了氧,在此基础上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大量的 实验,提出了燃烧的氧学说,并 于1777年公布于世。其中心思想 是:燃烧是可燃物与氧的化合反 应,同时放出光和热。
17世纪,德国的斯塔尔提 出燃素说。他认为:(1)火 是由无数细小而活泼的微粒构 成的物质实体,由这种火微粒 构成的元素就是燃素;(2) 所有可燃物都含有燃素,并且 在燃烧时将燃素释放出来,变 为灰烬,不含燃素的物质不能 燃烧;(3)无视在燃烧时之 所以需要空气,是因为空气能 吸收和富集燃素。
燃烧学的发展简史
现代化学表明,燃烧是可燃物与 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 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可 见,燃烧的氧学说距离现代燃烧学说 只有一步之遥。
燃烧学的应用
二、燃烧学的应用
(一)提高能效方面
现代社会的动力来源,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 。如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工厂的工业用蒸汽、各种交通 工具的发动机等,都是以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的燃烧 产生的热能为动力;在冶金、化工、玻璃、化肥、水泥 、陶瓷、石油等生产过程中,都以燃料的燃烧来提供热 源;人们生活空间的取暖,人们日常的食物制作 ,都以 燃料的燃烧作为热源。
四、燃烧的本质
(三)燃烧条件的应用
2、灭火方法 (1)隔离法 (2)窒息法 (3)冷却法 (4)抑制法
燃烧的本质
燃烧的本质
四、燃烧的本质
(三)燃烧条件的应用
2、灭火方法 点烧防火线是通过烧除林区尤其是林缘可燃物来预 防火灾发生和减缓火灾蔓延的一种手段。它是现在世界 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森林防火措施。我国从上个世纪 50年代开始采取点烧防火线这一措施,目前已形成明 确的操作规定和技术要求。这种"以火防火"的方式在很 大程度上预防和减缓了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也是现 有条件下最为省时、省力、有效的森林防火方式。
燃烧的本质
四、燃烧的本质
(四)燃烧产物
定义:由于燃烧而生成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物 质。
分类:(1)完全燃烧产物 (2)不完全燃烧产物 (3)离解产物 (4)烟
燃烧的本质
四、燃烧的本质
(四)燃烧产物
碳粒子生成的影响因素: a.氧气供给情况: 氧气供给充分,碳粒子生成少,或不生成碳粒子。氧气供给不充分
2、助燃物(氧化剂) 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 如:空气(氧气)、氯气、氯化钾、高锰酸钾、过 氧化钠等。
燃烧的本质
四、燃烧的本质
(二)基本条件
3、点火源 凡是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点火 源。如明火、高温表面、摩擦与撞击、自燃发热、 化学反应热、电火花、光热射线等。
可燃物和助燃物要有一定的数量和浓度,点火源有 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能量。
,碳粒子生成多。 b. 可燃物分子中碳氢比值: 可燃物分子中碳氢比值不同,生碳能力不同,碳氢比值大的生碳能
力强。 c.可燃物分子结构: 环状结构的芳香族化合物生碳能力比直链的脂肪族化合物高。
四、燃烧的本质
(四)燃烧产物
毒害作用: 1.缺氧、窒息作用 2.毒性、刺激性、腐蚀性 CO、SO2、HCl、HCN、NOx 3.高温气体的热损伤
以上这些领域,均对燃烧过程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因此,如何高效、经济地控制燃烧过程,是燃烧 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燃烧学的应用
二、燃烧学的应用
(二)减少损失方面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火灾发生的频 率和火灾造成的损失也令人焦虑地快速增长着。预 防和减少因火灾造成的生命、财产和资源的损失, 也给燃烧学的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
上;死亡、重伤20人及以上;受灾50户及以上;烧 毁财物损失1000万及以上。
2、重大火灾。死亡3人及以上;重伤10人及以 上;死亡、重伤10人及以上;受灾30户及以上;烧 毁财物损失100万及以上。
3、一般火灾。不具备以上条件的火灾。
火灾的定义
三、火灾的定义
(一)分类
★按起火直接原因分类 1、放火。2、违反电气安装安全规定。3、违反
燃烧的本质
四、燃烧的本质
(二)基本条件
1、可燃物(还原剂) 不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也不论是金属还 是非金属、无机物还是有机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 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均被称为 可燃物。如:氢气、乙炔、酒精、汽油、木材、纸 张、硫、磷、钾、钠等。
燃烧的本质
四、燃烧
四、燃烧的本质
(四)燃烧产物
1948年10月27日早晨,浓浓的烟雾覆盖着美国多诺拉工业小镇,而且烟雾 越来越 稠厚,几乎是凝结成一块,地面正处于死风状态。午后,情况仍没有好 转,视线仅仅 能看到街的对面,除了烟囱之外,所有工厂都消失了。人们在烟 雾之中匆匆忙忙地工 作着,虽然有人开始呕吐,但空气中的刺激性怪味没有引 起他们的注意。
电器使用安全规定。4、违反安全操作规定。5、吸 烟。6、生活用火不慎。7、玩火。8、自燃。9、自 然灾害。10、其他。
燃烧的本质
四、燃烧的本质
(一)本质
所谓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 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从本质上讲,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但其 放热、发光、发烟、伴有火焰等基本特征表明它不 同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
火灾的定义
三、火灾的定义 (一)分类
★按燃烧对象分类 1、A类火灾。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而引起的火
灾。 2、B类火灾。一切可燃液体和可熔化的固体物
质燃烧引起的火灾。 3、C类火灾。可燃气体燃烧引起的火灾。 4、D类火灾。可燃金属引起的火灾。
火灾的定义
三、火灾的定义
(一)分类
★按火灾损失的严重程度分类 1、特大火灾。死亡10人及以上;重伤20人及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