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太史公自序》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太史公自序》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14
• 四、风格朴拙浑厚,刚 柔相济,有感情、有气 势、有震撼力。
2019/6/3
15
• (1)气魄宏伟,笔力千 钧。《史记》体大思精、 包罗宏富,表现出广阔 的胸襟和卓然不凡的史 胆、史才、史识和史德。
2019/6/3
16
• (2)内容奇伟,惊心动
魄。《史记》中的历史
人物大都有不同寻常的
气质、轰轰烈烈的事业
论《诗》、《书》 整理 则学者至今则之 把……当作准则。 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 为动用法
余为太史而弗论载 编辑、记录
2019/6/3
39
史记放绝 汝其念哉!
史记:史书的通称。 可要,祈使语气词
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
论:编辑。次:编撰
次:按次序编列,排列
2019/6/3
40
论
•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和瑰异的操行,具有强
烈的传奇色彩。
2019/6/3
17
• (3)气势凌厉,一泻千 里。爱用排比、夸张和 重字迭句。
• 以人驭事
• 因事及人
2019/6/3
18
• 一、地位:《史记》是 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
之作,也是我国传记文 学的开端。
2019/6/3
19
• 从史学方面 1、实录精神。“皆称迁有良 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 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 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 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
3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 司马迁编写的一部历史著作《史记》是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 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 称“前四史”。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 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 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 书的统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 由史书的统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 专称。
• 每与臣论此事。——诸葛亮《出师表》
• 衡量;评定
• 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 判罪;判决
• 说;陈述
• 无论魏晋。——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研究
2019/6/3
41
• 通“纶”。治理 ,整理,编辑
2019/6/3
42
石室金匮: 国家收藏图书、档案的地方。
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 朔旦:旧历每月初一。
2019/6/3
69
好处是: 1、借评述孔子写《春秋》来说明自己创作 《史记》的目的,表示自己要做孔子第二, 通过论述历史,评判是非,褒善惩恶,为天 下仪表。 2、从写作手法看,作者采用汉初学者常用 的问答体形式,以问答结构全篇,一方面使 问题醒目,一方面使论说集中,行文生动活 泼,增强了可读性。
2019/6/3
43
2019/6/3
44
司马迁叙述了自己年轻时的 哪些生活经历?这些经历日后起 了什么作用?
2019/6/3
45
年轻时的经历主要是三件事: 一是生于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年十岁诵古文; 二是二十岁始,离开家乡进行 了一次壮游; 三是奉使巡视西南地区。
2019/6/3
46
• 司马迁少年时的学习经历为他日后的创 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7
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故:缘故。渐:渐进。
守经事而不知其宜
经:常
必陷篡弑之诛 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惩罚
被:遭受。 空言: 指责。辞:辩解
夫君不君则犯
犯:被冒犯
臣不臣则诛
被诛杀
2019/6/3
58
夫礼禁 (恶) 未然之前, 法施 (恶) 已然之后 然:这样
2019/6/3
59
礼义之大宗也
垂空文以断礼义 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小子何敢让焉 辞让,推辞 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何为:宾语前置
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害:嫉害
壅:阻塞
2019/6/3
54
孔子知言之不用 不用:不被采纳。被动句
道之不行也
道:政治主张
是非二百四十二年
是非:褒贬。以是为是,以非为非
以为天下仪表
标准
以达王事而已矣 达:达成。
2019/6/3
55
善善恶恶 奖善惩恶。前一个形容词意动用法 贤贤贱不肖 贤贤:尊崇贤能,后一个形容词作
47
司马谈的临终嘱托说了哪三 层意思?
2019/6/3
48
三层意思是: 1、写信史是司马氏祖传的家业,自己 现在难以完成,要求司马迁完成这一使 命,强调这是“孝亲”的表现。 2、告戒司马迁要以孔子为榜样,通过 写史,规范社会道德。 3、汉兴以来有许多值得记载的史实, 自己未能论载要求司马迁完成自己的遗 愿。
65
司马迁认为孔子作《春秋》,是为了 褒贬从鲁隐公到鲁哀公242年间的历史是非, “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替天下人 树立行为的标准和规范,以“达王事”。 认为无论是人君,还是人臣;是人父,还 是人子,都必须通《春秋》之义。司马迁 还强调孔子作《春秋》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政治行为,“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 秋》”。
2019/6/3
20
• 2、批判精神。 3、人本精神。
2019/6/3
21
• 从文学方面
•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二、影响:《史记》是后世史 学和文学学习的范本,产生了 经久不衰的影响。 古文创作的典范。
2019/6/3
22
• 戏曲创作上的影响。 • 我国古典诗歌的影响。
2019/6/3
23
• 我国古代小说在纪传体格局、
34
学 习 第 4—6 段
2019/6/3
35
2019/6/3
36
耕牧河山之阳
河山之阳:黄河之北,龙门山之南
二十而南游江、淮 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讲业齐、鲁之都 讲业:研讨学问
于是迁仕为郎中 出来做官,名词作动词
奉使西征巴、蜀以南 名词作状语
不得与从事 与:参与 从:跟随,跟从
而子适使返
适:恰巧。 使 :出使
• 为“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 立传
2019/6/3
12
5.《史记》的文学成就
• 一、创立了以人物为本 位的文学和史学结合的 纪传体体例,同时也开 创了文学上的传记文学 传统。
2019/6/3
13
• 二、在实录的基础上刻 画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 物形象。 三、结构和语言特点明 显。
2019/6/3
2019/6/3
66
司马迁评述孔子作《春秋》的 目的的用意是什么?
2019/6/3
67
司马迁对孔子作《春秋》给予如此 高的评价,实际上是在暗示自己创作 《史记》的目的,是在对《史记》作自 我评价,同时也在提醒世人注意《史记》 的作用。
2019/6/3
68
作者用一段较长的文字记叙了他 与壶遂的问答辩难,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
富于传奇色彩、塑造性格复
杂的人物、历史演义题材及
熔史才、诗笔、议论于一炉
等方面,都继承了《史记》
文学特征。
2019/6/3
24
学习课文1—3段
2019/6/3
25
2019/6/3
26
命南正重以司天 司马氏世典周史 相中山 去周适晋 晋中军随会奔秦 使错将伐蜀,遂拔 因而守之
司:掌管 典:掌管 相:当---相 去:离开 适:到
• 二十岁的第一次壮游,给了司马迁实地 寻访文化遗迹、收集历史资料的机会, 开阔了他的眼界,培育了他的历史观。
• 奉使巡视汉朝新开辟的西南地区,是司
马迁深感荣耀与自豪的一件事,在这次
出使过程中,司马迁考察了西南少数民
族的历史、民俗以及当地的山川物产,
后来也写入了《史记》,这就是《西南
夷列传》。 2019/6/3
名词用 贱不肖: 鄙视不才 ,形容词作名词用
故长于风 风:讽喻。
《乐》乐所以立 《书》以道事 《诗》以达意,
乐:快乐 指导 表达
所以:……的根据
《易》以道化 说明 《春秋》以道义 引导
2019/6/3
56
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指:要旨
弑君三十六
弑:臣杀君、子杀父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所以:原因
2019/6/3
• 世家,有功之臣、贵族王 侯等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
• 列传,社会不同类型、 不同阶层的人物,及部 分少数民族的历史。
10
• 表,各个历史时期的大 事。
• 书,关于天文、历法、 水利、经济、文化等各 类专门事项的记载。
11
• 4.《史记》的创作宗旨: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变”“成一家之言”,
2019/6/3
49
2019/6/3
50
司马迁叙述自己年轻时候的 生活经历和接受父亲的临终嘱托。
2019/6/3
51
学 习 7---10 段
2019/6/3
52
2019/6/3
53
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死
绍明世,正《易经》,继《春秋
绍:继承 正:辨正 继:接续
本《诗》、《书》、《礼》、《乐》、之际 本:以……为本,以……为根据。
2019/6/3
30
司马迁说自己的祖上曾做史官,以此欲说明 修史是自己祖传的家学,创作《史记》是自己义 不容辞的责任。除了世典历史的史官外,司马迁 祖先中还有一些军事家。《史记》中有大量的战 争描写,不仅文辞优美,而且角度把握准确,叙 述有序,显示出了作者丰富的军事知识和卓越的 战争观,这不能不说受到了作为军事家的那些先 祖的影响。《史记》中还有两篇涉及经济问题的 文章——《货殖列传》、《平准书》,司马迁能 写出这样的篇章,应该说与先祖的经济工作实践 也是分不开的。
宗:根本。 垂:流传。空文:著作。 论:撰述。明: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