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去世,查士丁尼成为唯一 的君王。查士丁尼野心勃勃,精
力过人,在位38年的全部施政方
针的目的,在于复兴一个强盛的 罗马帝国,重振皇权的威势。为 此,查士丁尼在内政、外交和军 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查士丁尼及随从
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查士丁尼对内政策的主要组成部
分是编纂法典。罗马帝国分裂之后,
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查士丁尼出生于马其顿托莱 索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到君 士坦丁堡投奔充当禁卫军首领 的舅父(一说伯父)查士丁, 受到良好的教育。查士丁称帝
后(518—527),将查士丁尼
收为养子,并被指定为继位人。
查士丁尼一世 (483—565)
527年被授予“奥古斯都”
尊号,与舅父共同执政。同年,
(4)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1.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 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2.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 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3.它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罗马民法大全》
收集历任罗马皇 帝颁布的法令, 剔除其中矛盾的 条例
《查士丁尼法典》
历代罗马法学家 • 《法学汇纂》 有关法律问题的 论文和著作汇编 • 《法理概要》 而成 指导学习 法律文献
课堂小结
《 查拜 士占 丁庭 尼帝 法国 典和 》
查士丁 尼及其 法典
• • • • 《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 《法学汇纂》 民法大 《法理概要》 全》 《新法典》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 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文化特点:兼收并蓄、独具特色
随堂训练
1.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 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 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 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 典》( ) 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 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5、拜占庭帝国文化传播的影响
1. 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 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 造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 重大影响。
2.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 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它对东 欧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
拜占庭文化特点:兼收并蓄、独具特色
D
2、下列关于《查士丁尼法典》说法错误的( A.它是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的 B.它是2世纪以来罗马皇帝颁布法令的汇编 C.《查士丁尼法典》历时6年才完成 D.《查士丁尼法典》就是《罗马民法大全》
D)
3、被誉为欧洲民法基础( A.《查士丁尼法典》 B.《法学汇纂》 C.《罗马民法大全》 D.《法理概要
法制体系比较混乱,不利于帝国的统
治。528年,查士丁尼任命大法官特 里波尼安建立一个由10名国内著名的 法学家组成的专门委员会,着手将罗 马历代皇帝的法令和敕令汇编成集。
查士丁尼法典
探究《查士丁尼法典》
阅读教材,探讨下列问题: (1)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 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抵御外族入侵的措施: 入军队
2.军事将领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
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2、十字军东征
原因:长期的对外战争 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结果:不仅没有给予拜占庭 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 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 的大部分地区。
3、帝国灭亡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亲率大军和 几百艘战船,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土 军用重炮轰城,但因城防坚固,金角湾 又有铁链封锁,一筹莫展。后来,用木 板铺路,涂上油脂,把七十多艘战船从 木板路上运入金角湾。然后,迅速架起 浮桥,从海路两面同时攻城,经过鏖战, 君士坦丁堡陷落。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导入新课
东罗马帝国, 也叫拜占庭帝国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君士 坦丁堡为首都,因此又称拜占庭帝国,简称拜占庭。
希腊 亚洲西部 非洲北部
这些地区有的农业比较发达,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 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C
)
4、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灭亡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长期的对外战争 ②外族势力入侵 ③奥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 ④帝国财政枯竭,内部人民起义不断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新法典》
查士丁执政 时期的法令
《 罗 马 民 法 大 全 》
《查士丁尼法典》
收集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剔 除其中矛盾的条例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 文和著作汇编而成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执政时期的法令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作 用
1.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2.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3.它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4、帝国灭亡原因
1、穷兵黩武,四处征讨,财尽民穷。 2、外族势力入侵。
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
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 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 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 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 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于信奉伊斯兰 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从拜占廷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概况:
查士丁尼继任皇帝后,组建了 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 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 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 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 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一世 (483—565)
(3)查士丁尼法典》和哪三部法律一起 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历史地位:欧洲历史上
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
文献,对后世的立法产
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565年查士丁尼死后,通过战争征服来的西部领地又 逐渐再度丧失。 随着阿拉伯人的兴起,7世纪末,北非的埃及等地也
相继落入阿拉伯人之手。查士丁尼梦寐以求的匡复帝国
的计划终于破灭。
1、长期对外战争
1.行省改为军区,自由农民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