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林业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较系统的、必需的林木种苗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和生产实践作业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苗圃建设及林木种苗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等综合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苗圃的选择条件、苗圃区划和耕作方法。
2.种子园、采穗圃及母树林建立的基本方法。
3.种子的采集、调制、贮藏和检验的方法。
4.播种苗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5.扦插苗、嫁接苗、分株苗和压条苗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6.容器育苗、穴盘育苗的基本知识。
7.大苗培育的基本知识。
8.中耕、除草、施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二)技能教学目标1.进行园林苗圃设计和组织施工。
2.能进行园林树木种子的采集、调制、贮藏和检验。
3.能较熟练地进行播种、苗木移植和管理。
4.能较熟练地进行扦插、嫁接和大苗整形修剪操作。
5.能较熟练地配制培养基和进行接种操作。
6.能较熟练地进行容器育苗营养土的配制、装袋置床和管理。
7.能进行大棚的建造和大棚育苗的管理。
8.能进行苗木调查和出圃操作。
9.能合理使用除草剂。
10.能开展育苗项目管理。
(三)思想品德教育目标1.具备辩证思维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
2.具有严谨的学风,稳固的专业思想和创新精神。
3.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4.具有良好的职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理论教学部分绪论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熟悉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2.了解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3.了解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4.熟悉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参观经营较好的苗圃和造林现场,加深对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及其在造林绿化和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第一章苗圃的建立与耕作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苗圃的建立熟悉苗圃施工和苗圃技术档案的内容。
掌握苗圃地选择的条件、苗圃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苗圃设计步骤。
2.苗圃地的耕作熟悉苗圃地耕作的环节及苗床规格和作床技术要求。
掌握作床、土壤处理及施肥和菌根菌接种的方法。
教学建议1.重点讲授苗圃地选择的条件、苗圃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和作床技术要求。
2.结合实例进行苗圃地面积计算课堂练习。
3.教师可据实际需要给学生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苗圃设计范本资料。
4.结合实训巩固整地作床、土壤处理及施肥和菌根菌接种的知识。
第二章林木种子生产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种实的采集了解林木结实的一般规律。
熟悉种子成熟的相关概念和种子成熟特征。
掌握确定采种期的原则和采种方法。
2.种子的调制掌握各类果实的调制方法。
3.种实的贮运熟悉安全含水量的概念和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因素。
掌握种子的贮藏方法。
4.种子的品质检验熟悉样品的基本概念、取样方法和要求及分样方法。
掌握净度、重量、含水量、发芽率、生活力、优良度、病虫感染度的测定方法。
教学建议1.重点讲授种子成熟特征、确定采种期的原则、各类果实的调制方法、种子的贮藏方法和种子品质检验方法。
2.结合演示进行种子贮藏和种子品质检验教学。
3.结合实训巩固种子采集、调制、贮藏和品质检验的知识。
第三章播种育苗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播种前的种子处理熟悉播种育苗及种子休眠的概念、原因和防鸟害、鼠害的处理方法。
掌握种子消毒及水浸、层积和酸、碱化学药剂催芽的方法。
2.播种熟悉播种时期、播种量控制和播种方法。
掌握播种操作技术。
3.播种后的管理熟悉播种后管理的内容和应用。
掌握遮荫、间苗补苗、追肥、病虫害防治和苗木防寒技术。
教学建议1.重点讲授种子消毒及催芽的方法、播种操作技术和遮荫、追肥、苗木防寒技术。
2.结合实训巩固种子消毒、催芽、播种和管理的知识。
第四章营养繁殖育苗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扦插育苗了解扦插成活原理。
熟悉扦插育苗的概念和影响插穗生根的因素。
掌握扦插育苗技术。
2.嫁接育苗熟悉嫁接育苗和亲和力的概念及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掌握几种常用嫁接方法的操作技术。
3.分株育苗和压条育苗熟悉分株育苗和压条育苗技术。
教学建议1.重点讲授影响扦插、嫁接成活的因素和扦插、嫁接育苗技术。
2.结合演示进行剪穗、扦插、嫁接的教学。
3.结合实训巩固扦插、嫁接育苗的知识。
第五章组培育苗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组织培养概述熟悉组织培养的概念。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类型和应用。
2.组培室的建设熟悉组培厂的建设。
3.组培育苗技术熟悉组织培养的整个过程。
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材料的接种和培养技术。
教学建议1.重点讲授培养基的配制、材料的接种和培养技术。
2.参观组培厂,熟悉组培全过程和组培厂的建设。
3.结合演示进行外植体处理和接种的教学。
4.结合实训巩固培养基配制、材料接种和培养的知识。
第六章设施育苗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容器育苗熟悉容器育苗的概念和容器育苗的意义。
掌握容器育苗技术。
2.塑料大棚育苗了解大棚的特点及大棚建造、大棚育苗的管理技术。
掌握大棚育苗的管理技术。
教学建议1.重点讲授容器育苗技术及大棚育苗的管理技术。
2.参观大棚育苗设施,熟悉大棚的建造。
3.结合演示进行容器育苗的装袋和移苗教学。
4.结合现场教学和实训巩固容器育苗及大棚育苗的管理的知识。
第七章第七章苗木移植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苗木移植的作用了解苗木移植的作用。
2.移植次数和密度熟悉苗木移植的次数要求和密度控制原则。
3.苗木的移植掌握苗木移植技术。
教学建议1.重点讲授苗木移植技术要点。
2.结合实训巩固苗木移植的知识。
第八章苗木出圃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出圃苗的规格熟悉苗木质量要求和各类苗木的规格要求。
2.苗木调查熟悉标准地法、标准行法和抽样调查技术。
3.苗木出圃熟悉苗木出圃的各个环节。
掌握起苗和包装技术。
教学建议1.重点讲授苗木质量、抽样调查技术及起苗和包装技术。
2.结合演示进行苗木包装教学。
3.结合现场教学和实训巩固抽样调查及起苗和包装的知识。
第九章化学除草剂的应用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化学除草的优缺点及杀草原理了解化学除草的优缺点及杀草原理。
2.除草剂的种类与剂型了解除草剂的种类与剂型。
3.影响除草剂选择性的因素熟悉影响除草剂选择性的因素。
4.除草剂的使用技术熟悉使用除草剂的注意事项和除草剂混施的原则。
掌握除草剂的选择、使用方法及确定用药量的原则要求。
教学建议1.重点讲授影响除草剂选择性的因素和除草剂的使用技术。
2.可结合现场教学进行除草剂使用技术的教学。
实践教学部分第一章苗圃的建立与耕作1.苗圃规划设计。
包括有关设计图表和苗圃设计说明书。
2.苗圃地耕作。
包括耕地、耙地、作床(或作垄)和土壤消毒。
第二章林木种子生产1.种实的采集。
包括采摘法、摇落法和地面收集。
2.种实的调制。
包括球果类、干果类和肉质果类的调制。
3.种子的贮藏。
包括普通干藏、密封干藏、室外埋藏和室内堆藏。
4.种子品质检验。
包括净度、重量、含水量、发芽率、生活力、优良度和病虫感染程度7个项目。
第三章播种育苗1.播种。
包括种子消毒、催芽和播种全过程。
2.苗木管理。
包括遮荫、松土除草、灌溉、追肥、间苗和补苗、病虫害防治等项目。
第四章营养繁殖育苗1.扦插育苗。
包括选条、剪穗、催根、扦插和插后管理全过程。
2.嫁接育苗。
包括芽接和枝接,要求练习当地常用嫁接方法,如“T”形芽接、嵌芽接、方块芽接和劈接、切接、插皮接。
3.压条与分株。
包括低压法、高压法和灌丛分株法或掘起分株法、根蘖分株法。
五、教学模式和考核要求1.教学模式本课程是林业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不宜提前。
重点内容要根据区域特点有所侧重,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将重要内容讲深讲透。
在教学组织上,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多的安排参观和实训。
实践教学部分的一些内容应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加强督促,注重实际成效。
2.考核要求(1)成绩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部份,两部份考核均必须合格。
(2)理论成绩评定包括理论考试、作业情况和考勤情况三部分,各部份确定一定的比例,满分为100分。
考试方式可灵活多样,不只限于闭卷考试。
(3)实践考核应根据当地实际确定考核的项目和标准,依考核项目特点单独考核或分组考核。
成绩评定可采用100分制,也可采用等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