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汽车检测行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2020年目录1.汽车检测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 (5)1.1汽车检测行业定义及现状介绍 (5)1.2汽车检测市场规模分析 (6)2.汽车检测行业发展趋势 (7)2.1连锁更有利于降低成本 (7)2.2行业极度分散,后续将会从分散走向集中 (7)2.3二手车检测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8)2.4汽车检测设备标准化 (9)2.5汽车检测设备智能化 (10)2.6用户体验提升成为趋势 (10)2.7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11)2.8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11)3.汽车检测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3)3.1汽车检测设备的执行标准不统一 (13)3.2汽车检测设备的测试条件存在较大差异 (13)3.3行业服务无序化 (14)3.4基础工作薄弱 (14)3.5盈利点单一 (14)3.6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4)4.汽车检测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6)4.1汽车检测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6)4.2汽车检测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6)4.3汽车检测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6)4.4汽车检测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7)5.汽车检测行业竞争分析 (18)5.1汽车检测行业竞争分析 (18)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18)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18)5.2中国汽车检测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19)5.3中国汽车检测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19)6.汽车检测产业发展前景 (20)6.1需求开拓 (20)6.2延伸产业链 (20)6.3新技术加持 (21)6.4信息化辅助 (21)6.5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21)6.6汽车检测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22)7.汽车检测产业投资分析 (23)7.1中国汽车检测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3)7.2中国汽车检测行业投资风险 (23)7.3中国汽车检测行业投资收益 (24)1.汽车检测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1.1汽车检测行业定义及现状介绍汽车检测是为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的检查,它是从汽车维修技术衍生出来,由汽车维修伴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或行驶里程的增加),其零件逐渐磨损、腐蚀、变形、老化,以及润滑油变质等,致使配合副间隙变大,引起运动松旷、振动、发响和漏气、漏水、漏油等,造成汽车技术性能下降,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检测维修作业。
我国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须运用汽车检测诊断设备来完成和实现,通过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来进行不解体减压和测试。
目前我国汽车检测诊断的主要内容为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
我国汽车检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引进技术、设备到自主研制开发推广应用,目前我国的汽车检测已基本形成了制度化,检测站根据汽车运输管理部门制定的管理制度对车辆进行车辆登录和性能检测。
汽车检测的项目分类主要有安全性检测、可靠性检测和动力性检测。
由于我国汽车检测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问题较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比汽车维修,汽车检测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但重要性日益凸显。
与汽车维修不同,汽车检测在查找判断汽车故障原因、恢复汽车正常运行等方面,效率要高很多。
并且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需求的提升,我国汽车检测行业依旧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未来将会向高品质、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呈现品种增多、消费多元化等新趋势。
中国汽车检测产业链的参与主体不断丰富,产业生态逐渐健壮。
1.2汽车检测市场规模分析中国汽车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速,中国汽车保有量增长速度较为迅猛,致使全国汽车检测站检测汽车量不断攀升。
截至2019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26150万辆。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汽车检测系统市场规模约为306.5亿元左右,2019年,我国汽车检测系统市场规模约为346亿元。
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直接带动了汽车检测量的提升,受疫情影响,我国私人汽车需求量将有所提高,汽车监测系统市场规模增速加快,预计未来,行业的收入规模将会进一步提升,2020年我国汽车检测系统市场规模增速约为13%左右,我国汽车检测系统市场规模约为391亿元,随着疫情的结束,我国民用汽车需求量增速将逐渐放缓。
到2025年,我国汽车检测系统市场规模将超过700亿元。
2.汽车检测行业发展趋势2.1连锁更有利于降低成本连锁经营有利于降低成本;对于连锁经营而言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将人员进行缩减,在设备和升级方面会有更好的折扣以及赊账条件,有利于降低成本。
与此同时连锁经营基于规模效应可对检测站设备进行升级,对流程进行自动化改造,进而可省去很多人工。
由于研发需要资金投入对于小作坊来说基本是没有可能的。
从收入角度看,连锁经营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影响检测服务收入主要是频次与客单价。
2.2行业极度分散,后续将会从分散走向集中早期极高的盈利能力导致不需要管理,为类牌照业务,行业非常分散。
目前全国范围内最大的个体中检汽车(安车拟并购)也仅仅有20多个站,呈现极度分散的状态。
随着竞争加剧,检测站需要比拼运营,获客等各种能力,一定会从分散逐步走向集中。
目前各地都在推汽车检测项目建设,类型也比较多。
一般当地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会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智能化,如果没有基础比较好的项目基础,当地就会打造出新的汽车检测项目。
随着各地汽车检测建设风生水起,中国汽车检测建设已经在地域分布以及建设模式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在地域分布上,中国汽车检测建设已经初步呈现出集群化分布,且有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拓展的特征。
有报告分析,从国家级汽车检测项目建设情况来看,已经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
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其雄厚的工业园区作为基础,成为全国汽车检测建设的三大聚集区;中部沿江地区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势头,大力开展汽车检测建设;广大西部地区依据各自建设特色,也正加紧汽车检测建设。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中西部地区汽车检测建设或将迎来全新的建设浪潮。
从目前情况来看,各地打造的汽车检测水平参差不齐,有好有坏。
总体来说,一般东部发达地区的汽车检测相对来说会更加成熟一些。
但目前中西部汽车检测打造势头也十分强劲。
2.3二手车检测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目前我国的机动车检测市场主要以强制性检测为主,但随着我国汽车金融、二手车交易等行业的发展,对汽车残值、工况的具体评估需求将会稳步上升。
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将促进非强制性检测市场容量的扩大,预计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产业链环节的不断完善,非强制性检测的市场占比将会逐渐提升,并成为主要机动车检测的主要细分市场。
中国二手车交易的检测评估费用容量目前有60亿元的空间,且这一数据将随着二手车交易市场金额与交易量的扩大而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年有望超过80亿元。
2.4汽车检测设备标准化在汽车检测诊断作业中,为了获得诊断参数测量值,检测人员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表、仪器或设备,组成检测系统,在一定的测量条件和测量方法下,对汽车进行检测、分析和判断。
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检测有一整套的标准,判断受检汽车技术状况是否良好,是以标准中规定的数据为准则,检查结果是以数字显示,有量化指标,以避免主观上的误差。
国外比较重视安全性能和排放性能的检测,如美国规定,修理过的汽车必须经过严格的排放检测方能出厂。
除对检测结果有严格完整的标准以外,国外对检测设备也有标准规定,如检测设备的检测性能、具体结构、检测精度等都有相应标准。
对检测设备的使用周期、技术更新等也有具体要求。
由于检测制度、技术的标准化,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也保证了检测质量。
2.5汽车检测设备智能化汽车智能化检测系统一般是指以微机为基础而设计制造出来的一种新型检测系统。
它是以微处理器作为控制单元,能把系统中各个测量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赋予了微机所特有的诸如编程、自动控制、数据处理、分析判断、存储打印等功能。
智能检测系统一般由传感器、放大器、A/D转换器、微机系统、显示器、打印机和电源等组成。
智能检测系统与一般检测系统相比具有自动零位校准和自动精度校准、自动量程切换、功能自动选择、自动数据处理和误差修正、自动定时控制、自动故障诊断、使用方便等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外汽车检测设备在智能化、自动化、精密化、综合化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应用新技术开拓新的检测领域,研制新的检测设备。
2.6用户体验提升成为趋势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倒逼汽车检测行业的软硬件环境进一步完善,而行业软硬件环境的完善又必然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这种良性机制,有效提高了行业用户粘性,必然成为外来汽车检测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
2.7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汽车检测行业在产品与服务的过程中,具有完善的内容生产、渠道建设、商业化落地等各个层级的协作。
未来进一步的行业协同整合,有利于提高行业竞争力,并促进行业持续良性发展。
2.8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1)内生发展闭环,对外输出价值当汽车检测行业的社区化运营属性越来越强,关联产业开始聚集时,就需要谋求内生发展,汽车检测需要打造一个服务平台,对内是一个合作协同的生态闭环,对外有开放统一的接口和品牌输出,即能引导资源的有效流动,又能促进产业规模效应,聚集人才和知识,进而提升供应链效率。
2)开放平台,共建生态汽车检测行业服务平台方,不再是单向地控制和输出,而是要借助技术手段搭建基础在线平台,通过规则引导企业产出优质的内容和服务,激活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挖掘更多产业链上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配套服务并引导资源有效配置。
这样的平台才能够进行思考和迭代进化。
3.汽车检测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3.1汽车检测设备的执行标准不统一现阶段,我国汽车检测行业中所采用的汽车检测设备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国产的,另一个则是进口的,由于汽车检测设备的进口国不同,这也使这些汽车检测设备在检测原理、检测工艺、检测标准及条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我国所生产的汽车检测设备基本上均是以国外的产品作为基础而研发出来的,虽然在相关标准上我国也同样做出了一些改进,但这些检测设备的检测原理则并不存在区别,这也使国产检测设备与进口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所执行的标准很难得到统一。
3.2汽车检测设备的测试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在汽车检测行业中所使用的汽车检测设备有很多种类,来源也各有不同,如便携式、流动式、车载式等,这也使这些汽车检测设备在测试条件上有很大差异,从而造成对相同项目利用不同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时,其检测结果也往往千差万别。
此外,由于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外部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其操作方法的各不相同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检测结果常常和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甚至还会发生检测错误的情况。
3.3行业服务无序化➢汽车检测行业标准不成体系。
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业人员等个人能力,难以形成规模化管理与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