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过关测试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部分(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50分)(一)基础知识1、下列字形字音全对的一项是()A 骸.骨(hái)潜.行(qián)狩.猎(shǒu)匀称.(chèn)B 轻.盈(qíng)河干.(gān) 篡.夺(cuàn)铁锹.(qiū)C 躯壳.(kē)喑.哑(yīn)喧嚣.(xi āo)静谧.(mì)D. 窸窣.( sū)嗉.囊( sù)湮.于(yān) 溯.流(s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丝丝缕缕测隐之心心无旁骛更胜一筹B、昂首挺立莫衷一是不记其数海枯石烂C、获益匪浅一叶孤舟遥遥在望两全齐美D、津津有味弱肉强食开膛破肚惊慌失措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看到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
C.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4、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一霎间:一会,形容时间很短。
B.弥漫:布满充满相顾:互相照顾C. 静谧:安静骸骨:尸骨D.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惊慌失措:害怕慌张得不知道怎么办好5、填入横线,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它发着美丽的银光,。
A.它在飞船的上方静静地悬着 B.它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C.静静地悬着,就在飞船的上方 D.静静地悬在飞船上方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南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
B.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C. 最近,他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D.通过最近一段的努力,我的作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7、关于课文的表述错误的是()A、《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一首科学诗。
吟,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B、《绿色蝈蝈》是一篇科普文。
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我国读者非常熟悉他写的一部书《昆虫记》。
C、《河中石兽》的作者纪昀,字晓兰,他是清代文学家D、《看云识天气》是一片科普散文,文中大量比喻的使用使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8、下面一组句子里的空格内,哪句里可以用问号:()A.安排工作了吗()这批转业来的同志?B.1958年,到处放“卫星”,人家问陈永康一亩地能打多少斤水稻()他老老实实地说,只能产1100斤,多一点不行。
C.她的大名叫凤英,还是个团支部书记呢()D.“这是什么意思()”觉民半惊讶半玩笑地问,“你将来不也是绅士吗?”9、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如人和。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0、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管理②治理③昨天④推测⑤汉语⑥应该⑦清楚⑧宽阔⑨减少⑩懒惰A. 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B. 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C. 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D. 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二、阅读(一)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
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阋③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④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⑦闻之。
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注释】①干:岸边。
②圮(pí):倒塌。
③阅:经历。
④棹(zhào):船桨,这里作动词用。
⑤柿fèi:木片。
⑥颠:颠倒、荒唐。
⑦河兵:治河的士兵。
1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A、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只)B、二石兽并沉焉(合并)C、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毕竟)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二石兽于.水中乃取一葫芦置于.地B、以为..顺流下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D、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则移其民于.河东13、对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③一老河兵闻之④果得之于数里外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C、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②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③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④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⑤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⑵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①)天气的情况。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了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②)的,外层是(③)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日晕和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
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
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出现朝霞,表明(④);出现晚霞,表示(⑤)。
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6、下列句子中加粗词删去后意思仍不改变的一项是()A.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C.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D.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17、(1)文的中心句是()A.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D.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8.(1)文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比喻、排比、拟人、对比 B.夸张、比喻、引用、对比C.比喻、排比、引用、夸张 D.排比、拟人、借代、引用19、说明方法有误的一项是()A、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下定义)B、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打比方)C、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做引用)D、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
(下定义)20、第二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2分)A、总——分B、分——总C、总——分——总21、对下面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
“一”和“就”这对关联词,说明“雨层云”是雨雪很快来临的标志、预兆。
B、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这句话使用比喻说明的方法,突出卷云轻盈和洁白的特点。
C、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这两句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揭示了“晕”的特点。
D、日晕和月晕常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预兆。
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作者引用谚语说明云的形状的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②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③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④肉体虽早巳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⑤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向近代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