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工程课件PPT课件

网络工程课件PPT课件


解答:数据报在进入第二个局域网之前, 必须经过路由器分片。第二个局域网所能 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 1200bit,该长度即数据报片的长度(包含 160bit的首部)。因此,该数据报片的数 据部分=1200-160=1040。 所以所分的片数=(3200/1040)=4, 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的数据长度 为:4*160+ 3200=3840bit
11、源地址 4个字节
12、目的地址 4个字节
协议字段指出应将数据部分交给哪个过程处理
常用的一些协议和相应的协议字段值
协议名 ICMP IGMP TCP UDP OSPF EGP
89 8
10、首部检验和 16 位 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不包括数据部分。 因为数据报每经过一个结点,结点处理机都要
重新计算机一下首部检验和(一些字段:如生存 时间、标志、片偏移等都可能发生变化)。如将 数据部分一起检验,计算的工作量太大。
首部
字节0
首部1
1400
首部2
2800
3799
首部3
字节0 1399
1400 2799
2800 3799
IP数据报首部中与分片有关的字段中的数值
总长度 标识
DF MF 片偏移
原始数据报 3820 12345 0 0
0
数据报片1
01
0
数据报片2
0
数据报片3
0
IP数据报首部中与分片有关的字段中的数值
总长度 标识
DF MF 片偏移
原始数据报 3820 12345 0 0
0
数据报片1 1420 12345 0 1
0
数据报片2 1420 12345 0 1
175
数据报片3 1020 12345 0 0
350
例题:一个3200bit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 ,加上160bit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下面 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 来。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 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bit。因此,数据 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请问第二个局 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bit的数据(这里 的数据当然指的是局域网看见的数据)?
7、片偏移 13位
它用来指出:较长的分组在分片后,某片在原分 组中的相对位置。即相对于用户数据字段的起点, 该片从何处开始。片偏移以8字节为偏移单位。因 此,每个分片的长度应是8字节的整数倍。
例题:一数据报的数据部分为3800字 节长(使用固定首部),需要分片为长 度不超过1420字节的数据报片。因固定 首部长度为20字节,因此每个数据报片 的数据部分长度不能超过1400字节。于 是分为3个数据报片,其数据部分的长度 分别为1400,1400,和1000字节。
所以,MTU值是IP数据报所容许的最大长度 (总长度=首部+数据)
不同链路层协议的最大传送单元MTU值
协议 令牌环(16Mb/s) 令牌环(4Mb/s)
MTU(字节) 17914 4464
FDDI 以太网 X.25
4352 1500 576
PPP
296
5、标识 16位, 它是一个计数器,用来产生数据报的标识。但
6、标志字段占3bit
目前只有前两个比特有 意义 。
•标志字段 中的MF字段(More Fragment)。
MF=1 表示后面“还有分片”的数据报。MF=0 表示这已经是若干数据报片中的最后一个。
•标志字段 中间的一位记为DF(Don’t Fragment),
意思是“不能分片”。只有当DF=0时,才允许 分的
1.1.2 OSI参考模型中各层的作用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标识
DF MF 段偏移
固定 首部
寿命(8) 协议(8位)
首部检验和
源站IP(32位)
目的站IP(32位)
可变
长度可变字符
数据
IP报文格式
1、版本: 4位,指IP协议版号,目前为4
2、首部长度: 4位,表示首部长度最大15个单位 (4字节为单位),首部长度最大值: 60字节 当IP分组的首部长度不是4字节的整数倍时,必须 利用最后一个填充字段加以填充。
8、生存时间 8bit,
表示该IP数据报在网络中的寿命。生存时间 建议值:32秒 最大:255秒
9、协议:8位,
指出该数据报携带的数据是使用何种协议, 以便是目的主机的IP层知道应将数据部分上 交给哪个处理进程。
运输层
TCP
ICMP 网络层
首部
IGMP 数据部分
IP数据报
UDP EGP OSPF
1.1.3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
数据接收端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DATA
AH DATA

PH AH DATA
SH PH AH DATA

TH SH PH AH DATA
NH TH SH PH AH DATA
DH NH TH SH PH AH DATA DT 比特流
数据发送端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1.2 TCP/IP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TCP/IP 参考模型
应用层
数据段
传输层 网络互连层
数据包 数据帧
主机到网络层 比特
格式如下:
版本 首部长度 服务类型
总长度(16)
3、 服务类型:8位,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
– D:低时延
– T:高吞吐率
– R:高可靠性
– C:低费用
4、总长度:16位
总长度=首部+数据=65535字节(最大)
MTU(Maximum Transfer Unit)指MAC帧的数 据字段,不包括 MAC帧的首部和尾部。
因为IP数据报是装入MAC帧中的数据字段,
该“标识”并没有序号的意思。因为IP是无连接 服务,数据报不存在按序接收的问题。当IP协议 发送数据报时,它就将这个计数器的当前值复制 到标识字段中。
当数据报的长度超过网络的MTU而必须分片时, 该标识字段的值就复制到所有的数据报片的标识 字段中。相同的标识字段的值使分片后的个数据 报片最后能重装成原来的数据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