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公共关系

政府公共关系

综合练习一一、填空1.公共关系主体传播与沟通的媒介主要有媒介和媒介。

2.是公共关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点,也是评价公共关系工作的实践标准。

3.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沟通为手段。

4.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是一种行为,是一种与公众关系的艺术,是一种工程,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5.政府公共关系具有主体的和权威性。

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具有和。

6.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具有和。

7.政府公共关系是一门的艺术。

8. 公共关系职业的创造人在1905年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全面地阐述了他的思想和宗旨。

9.使公共关系由一门职业活动变为一种科学理论,开了公共关系理论化、系统化先河的是。

10.1952年,卡特·利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性的公共关系著作《有效公共关系》,提出了的公共关系模式。

11.人们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与的发展、的兴起及的进步密切相关。

12. 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要求包括三方面:、、和。

13.政府公共关系的任务主要是提高的问题,即树立“创新、强干、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

14.根据公众之间的决定性区别,可将公众划分为公众和公众。

15.按公众的发展过程,可以将政府公众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公众和公众。

二、判断题(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政府工作具有权威性和政策性,从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关系的“小环境”来看,都必须建立在社会民众依赖政府的基础之上。

()2.公众不等同于人民大众和人群。

公众和公共关系主体必须具有相关性和互动性。

()3.政府形象,是指政府及工作人员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大小,是政府获得公众欢迎、接纳、信任的程度。

()4.行政管理一般来说是一种硬性管理,效果直接;政府公共关系也是现代管理的一种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硬性管理手段。

()5.人际关系是从个体的“私”的角度出发,服从服务于个体的利益,是一种“个体型”的社会关系。

()6.所谓独立公众,是指对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持赞同态度并积极支持的公众,他们是推动政府机构发展的基本公众。

()7.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惟一性和权威性。

()8.政府公共关系人员是指与政府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9.政府公众是指在政府公共关系部门或机构中专门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各类人。

三、名词解释1.公共关系2.政府公共关系3.公众四、简答题1.公共关系的职能有哪些?2.公共关系的特征有哪些?3.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有哪些?4.按公众的发展过程可将公众分为那些类型?五、论述题结合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谈谈我国大力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必要性。

综合练习二一、填空1.传播一词的含义至少应包括:(1)信息。

(2)信息的。

(3)信息。

2.公共关系传播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容;另一类是内容。

3.政府公共关系传播媒介有两类:一类是媒介,另一类是媒介。

4.非语言符号媒介一般分为媒介和媒介两种。

5.影响传播效果的受众要素主要有、、、和等。

6.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四个最基本的环节是:、、、和。

7.政府公共关系,既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起点,又贯穿于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全过程,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8.是政府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9. 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和。

10.社会环境调查一般包括四个指数体系:、、、和。

11.政府内部公共关系的沟通目标是:、、和。

12.行政文化具有、、、和四大功能。

二、判断题(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是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和信息交流过程。

()2.公共关系的传播侧重于以思想和观点的灌输为主要特点的宣传性传播。

()3.全员公关,就是说要使政府的全体公务员都来关心、重视并自觉地投人到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中去,共同为树立政府良好的声誉和形象而奋发努力。

()4.政府公共关系调查是指政府机构和政府公共关系人员为了实现塑造政府形象这一基本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确定的需要解决的政府公共关系问题和宏微观的条件,谋划设计出相应的政府公共关系战略,并制定出最优行动方案的过程。

()5.政府公共关系策划,是指社会组织根据某种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为准确地收集有关信息而进行的专项活动。

()6.政府公共关系调查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起点,又贯穿于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全过程,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四个基本环节之一。

()7.以采集信息、舆论调查、民意测验为主,目的是通过掌握信息和舆论情况,为政府组织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是征询型政府公共关系。

()8.从政府内部公共关系的组织与公众来看,公共关系学意义上的组织和公众的界限不明显,组织既是公共关系主体,又是公共关系客体,是公众。

同时,政府内部公共关系具有全员公共关系的性质。

()9.行政组织形象作为政府自我设计与公众期望、政府行为与公众感受的统一,其在公众心目中形象的好坏,最终取决于政府的自身行为。

三、名词解释1.政府公共关系调查2.政府公共关系策划3.舆论障碍4.征询型政府公共关系四、简答题1.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有哪些特点?传播的障碍有哪些?2.政府公共关系沟通传播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原则和程序有哪些?4.简述政府公共关系的六种活动模式五、论述题1.政府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及一般程序是什么?《政府公共关系》综合练习三一、填空1.舆论在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

2.影响行政形象的主要因素有:价值观、政策、、、和。

3.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在开展新闻宣传是要注意以下原则:、、和。

4.政府公共关系的广告的作用有:、、和。

5.按照广告本身的内容和目的来分,可以分为、、、和。

6.处理突发事件必须坚持的原则、的原则、分级负责的原则和安定团结的原则。

二、判断题(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政府内部公共关系的构成包括政府与政党、政府与人大、政府与政协、政府与企业事业单位、政府与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等。

()2.人大是直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关中居于首要地位。

政府则从属于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3.社会舆论较之法律的制约力富有弹性而不那么严厉,而且这种制约力往往是借助于道德、宗教、习俗等力量,通过社会压力实现的。

()4.行政组织形象是公众对政府加以综合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政府的整体印象和基本评价,是政府行为在公众心目中的客观反映。

()5.行政组织形象是公众对政府加以综合认识以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是通过政府许许多多具体而又客观的活动作用于公众的思想感情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的综合印象。

()6.行政组织形象作为政府自我设计与公众期望、政府行为与公众感受的统一,其在公众心目中形象的好坏,最终取决于政府的自身行为。

()7.行政组织形象的核心内容是领导者的整体形象。

()8.策划新闻事件,是指政府的公共关系人员,为了达到宣传该政府机构的良好形象的目的,而精心策划能达到新闻媒介关注并为之传播的虚构事件。

()9.政府公共关系人际交往不同于一般的私人间的人际交往,它具有职业性、参与性、灵活性和持久性等特点。

()10.所谓服饰礼仪的TPO原则,是指服饰要因时间(T)、地点(P)和目的(O)而变化。

().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对象既包括消费者,更包括国际、国内的社会各界公众。

(不包括消费者)()11.226. 宴请是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最常见的公共关系活动之一。

()12.在开展政府公共关系的活动中,我们要奉行廉洁为公的宗旨,杜绝一切宴请活动。

()13.在处理突发性事件时,政府工作人员要坚持分级负责、安定团结的原则,处理好危机三、名词解释1.行政组织形象2.政府公共关系广告3.危机处理四、简答题1.政府内部公共关系的障碍及消除对策2.影响行政组织形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特点和基本原则?4.政府公共关系新闻宣传策划的原则和怎样选择时机?五、论述题1.试论述行政组织形象系统管理的基本框架??2.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政府公共关系》综合练习四综合题型(论述题12分,案例分析题18分)分析类例题(仅供参考,主要提供答题规范)试论述行政组织形象系统管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一)政府总体形象设计:是政府决策者在掌握关于行政组织形象评估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公众的期望和政府的战略目标,为政府设计的综合性的、长期的形象。

包括行政组织形象定位、确定行政组织形象目标、确定行政组织形象标识等。

(二)政府工作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是指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质量。

质量保证体系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明确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二是严格的质量责任体系;三是设立专职质量管理机构;四是设立高效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

(三)政府政策形象管理。

要做到:一是在政策中制定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二是促进政策制定形式的民主化、参与化;三是改进与优化政府政策制定体系;四是强化政府政策反馈评估系统。

(四)政府公务员形象管理。

公务员形象是行政组织形象人格化的体现,是行政组织形象活的载体,直接影响行政组织形象。

要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落实行为规范、加强勤政廉政建设。

(五)政府环境形象管理。

(就这一点,我个人不同意书中的观点。

政府应该是廉洁高效的政府,不能过于关注其所谓的环境形象,整洁、俭朴就好,他们所有的花费都是纳税人的钱。

恰恰相反,当下政府组织的办公场所豪华、气派、园林式,造价高昂,为百姓所诟病,此风不可长)(六)政府传媒形象管理。

这里指作为政府的代表或发言人在大众媒介特别是在电视传媒上的形象。

要做好传媒亮相前的准备,注意采访时的言语技巧及形象要素。

(七)政府危机管理。

一是政府危机的预防,要树立危机意识,对危机进行预测和监控,制定政府反危机战略规划。

二是政府危机处理,要采取以下策略:强化政府领导集体的权利控制能力,强化领导者个人的权威,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沟通,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关于这点,我并不完全同意本书的观点。

应该这样做:一深入现场,了解事实;二分析情况,确立对策;三安抚受众,缓和对抗;四联络媒介,主导舆论;五多方沟通,加速化解;六有效行动,转危为机。

另外要坚持将公众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从而实现维护自身声誉。

)(二)案例分析题(字数不少于350字,18分)以下例题的案例评析仅供参考。

可见仁见智,言之有理即可。

案例1假如我是广州市长广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举办过直接为市长作参谋的“假如我是广州市长”征文活动(后定名为“市长参谋活动”),为政府职能部门出谋献策的“房改方案千家谈”、“菜篮子工程千家谈”等“千家谈系列活动”,讨论广州市风和广州人精神的“羊城新风传万家”和“羊城居委新形象”等大型公众活动等等,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动员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参政议政,各抒已见,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提高了政府对市民的凝聚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