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建立国家首脑定期互访机制 妥善解决国家边界问题
确立国际问题磋商机制
• 2005年6月2日,中俄两 国外长互换《关于中俄 国界线东段补充叙述议 定书》批准书,作为争 议土地,黑瞎子岛约一 半归中国所有。
2、安全互利,确立睦邻相处机制 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的深入发展
签署《中俄睦邻Leabharlann 好合作条约》3、军事经济互补,不断拓宽合作领域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苏关系
钱其琛外长曾把这段历史概括为“四个十年”:
二、中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1917年以后-1991年)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苏关系
1、结盟走向破裂(1949年-1969年)
二、中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1917年以后-1991年)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苏关系 2、激烈对抗走向正常化(1969年-1991年)
中俄关系的历史划分
1、中国与沙俄之间的关系 (1917年以前) 2、中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 (1917年以后--1991年) 3、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 (1992年至今)
一、中国与沙俄之间的关系(1917年以前)
中俄曾经不是邻居
请记住这样一个事实: 17世纪以前中国不与俄罗斯接壤
近代沙俄的拓张: 俄国是找上门来的邻居
戈尔巴乔夫访华
三、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1992年至今)
三、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1992年至今)
第一阶段:“互视为友好国家”(1991.12-1994.8) 第二阶段:建设性伙伴关系(1994.9-1996.3) 第三阶段;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6.4至今)
1、政治互信,构建新型国家关系
二、中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1917年以后-1991年)
(一)新中国成立前民国政府与苏联的关系
•帮助中国创建共产党 • 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促进国共合作,帮助创 办黄埔军校,支持中国国民大革命和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苏联从道义上、物质上给予中 国很大援助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二、中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1917年以后-1991年)
(二)中俄关系未来走向
2、挑战:
①“中国威胁论” 影响着中 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②中俄双方在某些问题上仍缺 乏相互信任; ③中俄经济关系滞后于政治关 系,双方经贸有待进一步加强; ④美日等因素对中俄关系仍然 产生着一定影响。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在两国民众的大力支持下, 一定能够不断的挖掘中俄关系的巨大潜能,推动双方各 领域合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得更多实际成果。
中俄关系的 回顾与展望
俄罗斯的历史由来
•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 四世自称“沙皇” ,改 国号为“俄国”. • 1689年彼得一世亲政, 开始改革. • 1917年10月革命建立了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 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 12月30日苏联成立. •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俄罗斯联邦独立.
推动科技、军事技术等领域合作 以能源战略促进经贸合作
人文交流
小结:中俄关系的历史启示和未来走向
中俄关系的四种模式:1、欺压 2、结盟 3、对抗
4、正常关系
中俄关系:广度、深度和复杂程度要超过很多其他大国关系
(一) 几点启示
• 第一,国家关系必须遵循平等的原则。 • 第二,不能以意识形态划线来确定国家关 系。 • 第三,维护国家利益应该成为发展国与国 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 • 第四,正确对待历史问题。
思考题
• 1.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谈谈你对中俄关 系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 • 2.试述影响中俄关系顺利发展的因素,并提 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The End,Thank You!
关系原则:不对抗 不结盟 不受意识形态影响 不针对第三国
(二)中俄关系未来走向
1、有利条件:
①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②制衡西方,共同应对美国霸 权压力; ③在经济上都需要一个和平、 安宁的周边环境,都需要利用 对方的资源、资金和技术等方 面的优势来促进自身经济的发 展; ④中俄两国在许多国际事务中 持相同或相近的立场。